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avatar
Winkrypto
4年前
本文约27105字,阅读全文需要约34分钟
9 月 17 日「开放金融大会——厦门站」,6 场主题演讲和 7 场圆桌对话,数十位等嘉宾围绕当下最火热的开放金融话题展开了深刻的探讨及讨论。

编者按:本文来自 链闻ChainNews(ID:chainnewscom),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

2020 年是产业区块链尝试更大规模实验的一年,「新基建」的概念再一次使人们思考区块链技术的用武之地。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产业价值的塑造?区块链又将如何协助实现产业生态的协同创新?在产业发展的路途中,区块链的未来机遇究竟在何方?

得益于 2020 中国零售商大会在厦门举办的契机,2020 下半年中国区块链行业焦点当属厦门:9 月 16 日至 9 月 18 日,由福建省区块链协会指导,熵链学派、厦门会展思尔福展览有限公司主办,链闻 ChainNews、Winkrypto 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厦门)国际区块链+商业未来发展峰会》,将作为本次大会的的平行分论坛举办。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本文为 9 月 17 日「第三届中国(厦门)国际区块链+商业未来发展峰会」分会「开放金融大会——厦门站」的核心内容记录。

全天活动包括 6 场主题演讲和 7 场圆桌对话。在今日的日程中,Neo 创始人达鸿飞、NEAR Protocol 联合创始人一龙、红枣科技 CEO 何亦凡、火币去中心化事业部运营负责人高潮、Nervos 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吕国宁以及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曹寅等数十位等嘉宾针对当下最火热的开放金融话题展开了深刻的探讨及讨论。

以下为今日精彩内容集锦,内容有所编辑。

主题演讲|开放新金融范式:现在与未来

演讲嘉宾:Neo 创始人达鸿飞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在主题为「开放新金融范式:现在与未来」的演讲中,Neo 创始人达鸿飞表示,传统的金融范式的本质是跨时空和主体的资金调配。在对新范式的定义上,其认为新范式具备以下五个特征:1、全新的资产类型;2、全新的交易匹配模式,从“点对点”到“点对池”;3、全新的市场公平机制:4、基于链上公开信息以保证市场公平;5、全新的可组合性;全新的制衡模式:社区治理。Neo 具备低磨损交易市场、较大的资产规模以及由社区驱动的开放生态,将为开放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土壤。

此外达鸿飞指出,在目前的 DeFi 市场中,资产提供多样性与规模性、市场提供流动性、资金则是计价单位。本次由 Neo Global Development 孵化的 Flamingo (flamingo.finance)是行业第一个实现低磨擦在多链环境下资产双向流动的 DeFi 协议,旨在整合多链资产,并且保证无私募,无预挖,无团队分配,同时提供超级流动性。据达鸿飞介绍,Flamingo 的挖矿神器 Flamincome 将于 9 月 21 日上线,Flamincome 使用复用先行收益器的成熟策略保证资产安全;其次可在以太坊和 Neo 上同时挖矿确保收益加倍;最后 Flamincome 可为其他公链提供新的跨链通道,提供了 DeFi 行业的跨链新范式。Flamingo 的跨链资产锻造通道 Wrapper 将于 9 月 23 日上线。9 月 25 日,随着一站式资管中心 Vault 上线,为期 5 天的 Mint Rush 将正式开启。

主题演讲|从开放金融到开放网络

演讲嘉宾:NEAR Protocol 联合创始人 一龙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在主题为「从开放金融到开放网络」的演讲中,NEAR Protocol 联合创始人表示,开放网络参与者通过通证经济和治理促进各种角色之间的自由互动,其中开发人员负责构建开源软件、创作者负责创作新颖的媒体和商品、用户使用产品,消费媒体、市场参与者提供流动性,金融工具和市场发现、企业家发现,开发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

此外其还指出,ETH-NEAR 彩虹桥是一个跨链互操作性桥,旨在实现资产和应用在 Ethereum 和 NEAR 区块链上的自由流动。同时具备无需信任、去中心化、快速且通用等特点。

圆桌讨论|BSN 开放联盟链

  • 主持人:刘锋 链闻联合创始人 总编辑

  • 嘉宾:

  • 红枣科技 CEO 何亦凡

  • 火币 去中心化事业部运营负责人 高潮

  • Nervos 基金会 联合创始人 吕国宁

  • IRISnet 联合创始人 曹恒

  • Neo 生态发展总监 王佳超

  • NEAR Protocol 亚太地区 BD 负责人 Breeze Liu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主持人(刘锋):我们今天要讨论是开放联盟链新的概念,BSN 是一个专门做区块链相关基础设施的服务商,我首先想请何总,BSN 联盟的理事,同时也是红枣科技的 CEO,跟大家讲讲到底什么东西是开放联盟链?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一个听上去好象有点冲突的概念?

何亦凡:首先我先说一下开放联盟链不是一个新东西,一直以来实际上有一个开放许可链的概念。另外,在国内区块电首先推出是蚂蚁开放联盟链,所以从监管机构相对已经比较认可的一套模式。首先从区块链的角度来分,从权限的机制上来讲实际上大头分为区块链和公有链。但是这样智能合约的编写运行的基本逻辑还是一个公链的逻辑。它实际上跟刚才说的许可链上的框架,传统的联盟链是每个应用有自己的记帐的节点,自己搭节点自己连成一个链,数据是完全自己的。开放联盟链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调用,数据基本上是融合在所有的大节点上。所以说,从技术体系来说,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技术体系。

但是为什么在中国会有开放联盟链的事情发生?首先,肯定是国内的监管机制,就是说在这种监管下公有链不管从信息管控角度以及金融管控角度在短期之内不会放开,但是确实公有链的生态体系是全球性的生态体系,就是说中国不能脱离这个体系,不能说过了五年之后就完全脱离世界技术的进展,这个也是为什么我们 BSN 是作为一个区块链技术的大融合,包括我们在海外公链的集成,包括在国内联盟链的推动,在 BSN 上是支持所有的技术。将来 BSN 上的开放联盟链有几十个专业团队在中国推广,因为是完全的联盟链,很多政府、企业会去使用,企业在中国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对数据隐私要求不高就用开放联盟链,如果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记帐节点,那还是要走传统的区块链的框架。所以说,基本上开放联盟链在 BSN 体系又增加了一个形态,我们叫做传统联盟链、开放联盟链以及公链,当然在 BSN 核心就是沟通,这样的话,将来这三种类型实际上做到了完全互通,除了是给大家提供更多的产品,同时让我们国内的开发者和生态不要完全脱离公有链,全世界在快速推进的技术体系和生态体系不要完全脱离。中国在区块链行业至少不比别人差。这个是整个开放联盟链的构思和基本逻辑。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主持人:火币也是数字资产相关的集团,但是也成为 BSN 的联盟商之一,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怎么看这个事情以及能不能提供更具体项目的路线图?

高潮:我是曾经在圈内行业的创业人到现在在火币做 DeFi 的事,盼了四年的时间终于可以在中国可以合规合法的使用公链技术,这是非常重磅的消息。技术实际上是无国界的,以太坊的技术也证明在全球范围内有极大的的应用,但是如何应用到企业里,如何用到项目里,如何在中国的各个场景落地,我也发现实际上以太坊也一直在做这件事情,以太坊本身也在做联盟链。我们希望这件事情核心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能够用一种合规的途径,我们可以把所有现在可以看到在另外的一个世界里构建的这种技术,构建的应用和美好的金融或者这些应用能够在中国的范围内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并且能够构建应用,这是非常伟大的事。而且能够把这些建设的基础设施搬到中国来,让更多的人使用,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事。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主持人:四位来自头部公链上的企业,你们怎么看 BSN 开放联盟链这个新的项目,你们觉得机会在哪里?

吕国宁:我们认为 BSN 不管在全球公链的节点计划还是 BSN 开放开放联盟计划当中都做一件事,就是对开发者的开发体验或者接入体验做优化,这件事情其实是所有公链在技术推广中非常看中的。如果我们通过 BSN 开放联盟链的计划,我们作为公链技术方想要做好一件事,因为我们知道 BSN 对开发者在做优化,我们只要对 BSN 做优化就相当于我们通过 BSN 也在对开发者做优化,这对我们想要服务广大开发者群体来说是一个最大的好处,这是最底层的核心价值之一。其次,公链为了解决各自的问题和技术创新点,这些技术创新点在 BSN 开放联盟链当中也能找到特别好的场景和机会,把这些技术的优势和价值体现出来。第三,我们看到因为同时又这么多家的公链都同时在 BSN 的开放联盟链这样的项目当中以开放联盟链的方式运转,我们就有更好的机会可以让公链当中可以互联互通,这种方式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场景和更多新的服务形式,我们对这样的一个可以在技术层面上交流互通和给未来的开发者和用户带来新的可能性抱有巨大的期待。所以这对我们来说是特别好的发展契机。

曹恒:在过去这么多年,公链技术从比特币第一代技术开始进行了非常快速的迭代,在现代许多第三代区块链其实已经具备了能够支持复杂分布式应用的计算基础。但是如果支持高价值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分布式应用一定需要做到合规的,是需要知道服务的对象是谁,也需要做到金融合规。那么在以前,公链系统是没有办法完成合规的要求,所以当时就搭一个联盟链,联盟当中自己来维护这个张本,然后进行张本共识的验证,这个对于应用搭建实际上是有比较高的门槛。现在我们有了这样开放联盟链其实是在 BSN 提供了合规的框架,让这些复杂分布式商业系统他们甚至能够利用公链高效的计算基础,享受底层的信任的服务。但是能够非常专注的在自己的业务层进行实践,所以可以大大加快应用的实际落地。同时我也认为通过开放联盟链这个形式也可以让公链支持更多以前没有办法支持的全新的丰富的应用场景。

王佳超:合规这件事情可能不仅仅是在中国大家需要面对的事情。包括在欧洲、日本、韩国其实大家都需要符合当地的监管。那如何和当地的政企进行合作,如何和当地的项目进行合作,我们需要明确的框架才可以走进去,所以现在基于 BSN 做的开放联盟链的概念,帮助包括像 Neo 这样的公链来讲的话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方向告诉我们说我们未来如何去和中国本土的企业或者中国本土的开发者更好的做一些融合。Neo 本身对于两件事情是非常在意,第一件我们希望在未来可以支持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第二件是非常希望把我们的开发者社区做的更大,因此在之前不论在日本还是欧洲我们其实跟很多大的企业已经有过很多的合作了,当然是在符合当地监管的前提下,现在通过 BSN 的开放联盟链的方式,在未来其实对于如何让 Neo 拥抱中国的市场以及中国的开发者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大门。通过这扇大门,我觉得对于加入开放联盟链的公链来讲的话他们其实都可以分享到在中国这些开发者的资源以及去进行一个更加合规和有效的创新。

Breeze Liu:现在传统企业对于区块链的应用还是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甚至连区块链前提可能 5% 都没有释放出来。联盟链有一些问题可能就是没有办法互相之间进行通信,所以开放联盟链这个概念特别好,可以让联盟链从独立分开的状态下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通信,这个其实和我们的私有分片的概念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我们对于 BSN 的执行能力也认可,所以希望在未来能够把私有化分片作为一个基础设施融合到 BSN 的开放联盟链当中,然后再进行更多的合作。

圆桌讨论|数字资产合规的全球视角

  • 主持人:孔维国 PROPS 中国社区负责人

  • 嘉宾:

  • ZING - 首席合规官 王漪嘉

  • CyberX - COO Harry

  • Magic Circle - 曲明

  • 汇管车 - 张文东

  • Republic - 亚太合伙人 曹真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主持人(孔维国):数字资产合规的全球化视角,现在合规一个全球化的趋势,每个国家也会有不同的政策,这个问题想问一下大家你们是如何看待项目合规和全球化监管之间的关系以及合规未来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王漪嘉: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全球合规是特别宏大的问题,中间涉及到每个地方的监管政策不一样,所以从我的角度,只能说从美国的合规给大家一些意见和建议。我认为从美国财政部来管辖整个数字货币相关合规,是分省管辖,是一个牌照,你要做相应的业务,比如做数字货币相应的业务要获得相应的牌照,对于持有这张牌照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比如对外公开信息,必须要每一笔做相应的收集,对接第三方的开发机构等等。当你变成一个正规军或者合规化了之后会在业务上给你更大的优待,有更多大额的支付和转帐和结算的能力等等。这是美国对数字货币监管上的思路。反观到中国,中国没有所谓的合规,没有相应的立法,或者告诉你如何实现合规。但是从美国的路径上来看,我认为正规军或者牌照会是未来监管的趋势,因为很难在有生之年对于数字货币在中国形成一套完整的立法,这个是很难的。但是,我觉得从实操的角度来说,过去有各种金融等等,其实在每个行业往前走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对混沌的时间,从牌照来实现国内的合规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Harry:从交易所和券商的角度来讲现在更多面临的情况还是在亚洲来讲更多是野蛮成长的环境。说几个数据,如果我们从 2013 年到现在来看,2013 年到现在从数字货币的数量到现在将近有 8 千多种数字货币,交易所也将近有 1300 多家。所以整个行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监管的发展速度,相当于在一个非常野蛮生长的阶段。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从一个纯合规的角度上来讲,成熟的合规市场体量非常少,整个行业在这三年里面,外来的资金、新入场的资金相当有限。因为我们成长的空间和速度和行业成长的空间和速度是相关的,所以更多还是一个行业本身的成长在倒逼整个监管的体制包括政府机构的升级。比如说可以看到在美国有比较完善牌照的制度,也是源于整个区块链在美国成长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有很多案例的借鉴,同时在金融市场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亚洲还有一个比较领先的国家是日本,在日本接受时间也比较早,通过这些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事件倒逼日本政府在 2017 年就出台了日本交易所牌照,到目前为止发了 20 家交易所的牌照。如果一旦是像比较技术革新的技术的行业的话往往会倒逼政策的改变,所以我们是非常期待看到政策的落地,特别是有一些指引,这样的话整个行业才可以嫁接资金的入场。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曲明: 其实合规不复杂,主要关注三个部分,第一发行人的合发行主体要很明确。第二,发行的产品,发行一个什么样从金融可以定义的产品,不是说对一个产品要很复杂才可以完成合规。第三个合规交易和发行交易行为的合规。如果这个方面不加以规范的话,我们任何一个好的项目或者说在一个传统的商业,这种环境下,都是没有办法健康的生长出来的。所以作为合规的第三步就是发行要遵循一整套发行流程,同时交易要在持牌机构做,所以在日本这些主要的金融中心有正规的金融机构申请牌照帮助交易。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合规基本三个部分。更重要的一点合规到底是合当下的规还是未来的规。发行人、交易者对合规性的一些了解和认同,同时监管者对于合规和合规进一步的宽容以及创新这两方面的结合就会给市场激发很大的活力。

张文东: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建构一个以帮助运输行业更快的数字化转型的产业互联网公司。这个产业是帮助建设一个产业互联网,帮助货物的托运车队、个体卡车司机以及卡车后市场的产品的供应者比如加油站、轮胎这些厂商,最后一个是为整个生态提供公链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怎么样在这样的生态里能够快速的进行数字化的运营。这个过程中,整个物流运输行业一年德交易大概有一万亿美金,我们大概要从当中收取大概接近两千亿美金的税收。所以怎么样合规也是我们一直在帮助做的事情,整个传统行业非常需要金融支持,这个金融支持如果不合规,根本是玩不下去。所以,整个这么大的行业,这个行业卡车司机就有三千多万人,其他大概将近一千万人在这个行业里面工作,他们是没有能力去简单生成像数字化升级的,所以希望我们产业互联网、产业区块链帮他们升级,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必须保证他们在升级当中是合规合法的。

曹真:作为一个合规的融资,需要走两个渠道,一个是进行证券的资产注册,这个是比较烦琐的,要去申报很多财务上。另外一个是满足相应的获免权,其实是为了降低投资人进的门槛。这是为什么在 2017 年的时候大家为什么要参与区块链,因为降低了投资人的门槛,有了一个经济的正循环。我刚才提到平台的初衷确实是为了降低投资人的门槛,我们也知道像美国的 ICAC,不管是从合规的门槛,在降低的方面还是从申报人申报的这些证券发行方,这些项目方融资的门槛也会从一百万美金提高到 500 万美金,这样的话一些优质的 B 轮就可以融资,之前是局限在天使轮、A 轮,这样门槛降低,让更大的资金量进来,提供更加公平的资本市场。所以我们现在是一个平台的形式来把门槛降低。

主题演讲|CCFOX:DeFi 发展对中心化交易所的挑战与机遇

嘉宾:CCFOX 联合创始人 Vic Ma

CCFOX 是一家专注于衍生品的金融平台,主要是做衍生品业务,团队来自于传统金融和货币公司。今天讲的主题是 DeFi 发展对中心化加以所的挑战与机遇。

在我们看来,最近最流行的 DeFi 这个词就是去中心化金融,我们自己的理解,自己掌握私钥,以数字货币为主体的金融业务。在我们看来,我们有一个更大的概念就是开放金融的概念,DeFi 是属于开放金融的这一部分,开放金融是基于分布式的金融,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核心业务是在链上完成,包括登记、结算、交割等,当然这不完全是数字层面,还包括其他的一些传统金融上的资产。第二就是业务的统一的无缝连接,第三就是开发,包括数字货币、证券和一些另类资产。这个是我们 CCFOX 对于去中心化金融的理解,我们认为是开放金融的一部分,开放金融包含中心化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我们认为开放金融应该数据的可信度,让金融更加好的开发,同时成本更低,效益更高。

现在 DeFi 很热,大家自己都在挖矿,做一些事情。我们认为用户视角的 DeFi 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私钥自己保管,自己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另外就是我们现在市场红利下的超额收益。当然 DeFi 对于普通用户来讲的话还是有一些痛点,这些痛点包括门槛非常高。第二就是项目众多,安全性,包括审计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第三是需要极大的精力搜集信息,甚至需要专门的团队或者研究小组一起探讨。第四就是链上面抵押的资产不能交易,这是大家的垢病。

我们在 6 个方面,拥抱开放金融,这是我们的态度与决心。另外开放金融我们会做下面这几件事情,除了传统衍生品和云服务这个业务之外,目前很快会首发标准矿机现货与衍生品产品,另外今天已经在做了,很多媒体都会出来一个信息,就是我们做了 CCFOX Finance 这样的金融产品,还有 PB 业务。这个是我们的首发标准矿机现货与衍生产品的交易界面,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两天我们全力的推广 Finance 这个业务,我们讲一下我们中心化提供的服务特点,我们主要是三个特点,一个就是去发行这个相当于基金份额,然后共同在精选的项目会共同的挖矿,另外可以将类资产去抵押,然后进行交易,这样就可以解决目前资产被链上锁定之后不能交易的痛点。另外我们还会根据大家持有的数量带进行排比,解决了市场上大家对交易需求和 DeFi 所应用的特点,包括增强收益结构性优化的事情。我们会降低准入门槛,使用更方面的获得 DeFi 的收益,获得一些平台 TOken 的收益曲线,另外抵押 CIF 来获得交易。

圆桌讨论|走出以太坊:开放金融的全新可能

  • 主持人:潘致雄 链闻研究总监

  • 嘉宾:

  • ETC 亚太 - 社区经理 Christian Xu

  • Neo - 生态发展总监 王佳超

  • Wing 项目发起人- Nick Zhang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主持人(潘致雄):以太坊上现在已经变成非常昂贵的金融结算层,现在也变成很多开发者或者用户在上面进行各种金融实验最大的场所,所以我们今天也邀请了 ETC、Neo 和 Wing 来分享在以太坊可以捕捉更多的用户,可以触及原本用户碰不到的地方。以太坊的成功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图灵完备的项目,有去中心化的程度,它的社区、开发者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请问一下各个项目方和公链,你们认为 ETC、Neo 已经做好相关的准备了吗?各位的公链会和以太坊哪些程度做差异化的考虑?

Christian Xu:潘老师已经把以太坊发挥的作用总结的非常清楚了,第一个就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以太坊是第一个图灵完备的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然后在以太坊有非常丰富的便于开发者能够使用的一个区块链开发的工具,再接下来在以太坊上有非常丰富的资产,能够支持它去达成 DeFi 完整的生态。最后就是以太坊的社区非常的完善,有非常多的开源社区的代码贡献者和各种各样的爱好者和投资者。其实从 ETC 区块链来说,第一从技术层面,我觉得 ETC 和以太坊比较好作,因为 ETC 和以太坊本来就是同源的,ETC 现在和以太坊从技术底层和能够达成的功能性上是完全一模一样,从开发者工具上来说,现在 ETC 的开发工具和以太坊的开发工具第一是能互相使用,第二也是各有千秋。比如以太坊上有非常好用的开发工具,ETC 上也有一套非常好用的开发套件,可以跨语言的支持区块链的标准协议开发。但是跟以太坊社区想法,现在 ETC 需要提高的一个问题,就是 ETC 区块链上的资产不是什么丰富,应该说所有其他的公链和以太坊相比,链上资产都是没有以太坊那么丰富。ETC 现在链上差不多有 60 多个代币,但是 ETC 目前也有一个方法是可以和以太坊互相交流的,现在 ETC 和以太坊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资产巢,包括还有可以跨链的资产桥,能够把以太坊和 ETC 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话能够实现可以在 ETC 抵押 ETC 的代币在以太坊得到跨链的资产,另外可以让以太坊上各种各样的代币通过智能合约锁定到 ETC 这块内容上,从另外一个角度丰富了 ETC 区块链上的资产。另外在社区方面,其实 ETC 的社区起步比较晚,ETC 真正开始运营开发者是从 2018 年开始,但是也可以看到两年多的时间 ETC 的社区有一个茁壮的成长性,包括现在没有那种稳定酬劳的开源代码的开发者,也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长,包括社区里的爱好者,包括投资者也是比之前有了非常大的飞跃,包括 ETC 现在一个信念,就是和不同区块链项目进行合作,进行社区的运营。

王佳超:总的来说,这一波 DeFi 看下来即使是在去年,像 2019 年的时候比较火,我们看数据以态坊的生态是最健康,当时它的 DeFi 活跃度已经占到全网的活跃度一半以上,不像其他链条上面也很活跃,但更多的是一些博采类的游戏撑起来的,以态坊是一致非常健康,且有大量开发者的生态。对其他来讲,是否还有机会,或者相对优势是什么,我们反过来看,你看的是以态坊相对的劣势是什么,一切事物都是双刃剑,大家会说以态坊上面很活跃,以态坊的速度慢,交易最高,这个是大家普遍讲的事情。我个人觉得,它只是因为活跃,所以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并不能代表其他链上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单纯讲 TPS 等,我们并不可以直接说是某链上的优势。有一个核心的是,以态坊的资产在整个区块链资产里面,它并不是占了 100%,或者没有占到 90% 以上,在未来各个链上的资产在整个世界里面占比还是非常高,去掉 BTC,可能也还有 20% 到 30% 的资产,未来这一部分也不会永远消失掉。对其他供应链的机会,要做到不同链上的资产进行互通互联,这个是非常关键,这个也是我们目前在做的事情。首先以态坊在未来会有一个溢出效应,这个溢出效应哪些供应链能否更好地去承接这些溢出的流量,以及像因为地域性的差异,比如大家去韩国,大家用的可能是当地的某一个供应链,可能在中国,中国也有自己这边比较流行的供应链的技术,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低于性质幸得差异,因此,基于每一条供应链地域性的优势或者是社群的优势,我觉得从这一点上,如果能把资产之间的互通互联做好,我觉得是未来的方向。

NICK:刚才几位讲以态坊的劣势比较多,我偏向于从本体的角度出发讲一下,DeFi 的热潮让以态坊的一些问题暴露得非常明显,本体作为一个老牌供应链的代表有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撑,我们有包括去中心化和基于区块链数据的身份等,这些都是我们本体的技术优势,同时可以运用到 DeFi 的生态中来 VING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已经开发应对比较高频的交易,这些都是本体所为 DeFi 生态所能搭建的非常坚实的基础设施。从资产角度来讲,基于本体,我们跨链技术也已经完成,包括以态坊在主流资产的映射,从 DeFi 这个分析来说可以实现生态和资产的同步引流,WING 这个项目同时支持挖矿,也可以主持主流资产包括以态等主流资产进行挖矿。从开发角度来讲,懂技术的朋友已经发现了,WING 这个项目是基于本体开发的,这是一个在技术方向比较大胆的尝试,确实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这个技术团队也发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比如精度,外部以来库等本身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虚拟机在处理智能合约业务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们也希望通过之后长期的技术创新来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用的开发工具。从社区角度里讲,目前有 29 个语种的社区,同步在进行拓展。上个月本体激励计划从 1.0 升级到 2.0,这个是重点激励一些 DeFi 开发者,相信大家也最近了解到不少开发的 DeFi 项目,我们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开发者能够到本体链上进行尝试。同时对优质的项目也提供包括技术、市场、商务等多方面的支持。

圆桌讨论|探索波卡 DeFi 新机遇

  • 主持人:曹寅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 董事总经理

  • 嘉宾:

  • Acala Polkawallet CEO Acala 全球社区核心贡献者姜富耀

  • Darwinia CMO Bree

  • ChainX CMO Kristen

  • Bifrost Co-founder CEO Lurpis

  • Zenlink 中国区负责人 郭涛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主持人(曹寅):如果大家关注以太坊,以太现在这个网络非常堵,同时发现以太有很多新的问题,比如以太 2.0 11 月份上线,上线也仅仅是主网上线,并不代表 2.0 全面上线。大家都是波卡的开发者,你们怎么看待在未来以太坊的 2.0 升级过程中波卡和以太坊上的 DeFi 资产或者你们在做的波卡 DeFi 和以太 DeFi 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大波卡和整个大以太两条公链主网之间的合作关系。

姜富耀:我之前一直是关注波卡生态的,所以我说一下波卡生态为什么在针对波卡生态有特别大的深耕。第一方面是从 2017 年的时候就已经全部从无论是精力上或者是物质上全部都关注波卡这个生态。到后来对整个波卡生态的团队方面以及愿景和发展的方向的肯定,到后来我深入参与它的社区,在 2018 年的时候深度参与它的社区,我就会发现它经常会在推特上发一些任务,我就帮他做各种各样的任务,感觉这个社区是相当好的社区。后来,在遇到了各种开发的问题,我不断去问开发贡献者,都会得到一个快速的回答,所以说他们的技术支持也是相当到位,所以我才会不断的在波卡生态当中进行深耕。波卡生态对 DeFi 有什么好处呢?其实在开发的过程当中有几点特别适合创新的点,第一,以太坊堵塞之后重要的系统级的数都传不到系统当中内,再比如说,传统的以太坊需要交手续费,我们的手续费就采用一个价值更稳定而且更灵活。怎么做,通过修改底层的机制,直接在交易所当中进行转化,向平台币进行更灵活的收取手续费心所以它的底层机制可以做更多的修改,特别特别的灵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以及对以太坊生态的扩充。

Bree:以太坊如此拥堵但是又很贵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具有如此不可撼动的地位有三点原因,第一是资产好的流动性以及乐高的组合游戏。第二以太坊上非常丰富的 DeFi 生态,这个行业最顶尖、最优秀的创新者都愿意在以太坊这个平台进行深耕和创新。第三,一个平台对于生态项目的支持,波卡在这个三点上的表现怎么样。第一,以太坊虽然具有高流动性和组合性,但是缺少像波卡这样可得扩展性。Darwinia 希望可以把以太坊以及其他更具拓展性的公链之间的桥梁搭好,比如说波卡,延续以太坊的 DeFi 项目在一个更具拓展性的公链上神话的延续。第二,关于强大 DeFi 生态,曹老师已经提到 DeFi 已经进入到寻找新底层的阶段,波卡作为这样一个 DeFi 新底层最强有力的竞争者,比如一键发链的开发框架可以快速吸引一批行业最顶尖创新者的核心设施,所以我信心波卡生态上的 DeFi 生态也会越来越反肉。第三,关于对于生态项目的支持,Darwinia 一路走来,大家相互支持,有了今天各自特别好的发展,所以波卡生态无论从哪个方面,对于开发者支持上面等等都是非常到位的。所以在这一点我们也是非常看好波卡。

Kristen:大家喜欢把波卡和以太坊横向对比,我是持不同的观点,为什么我们选择波卡不选择以太坊,这个没有办法回答,我认为可以从三点分析,我总是讲一句话,波卡是以太坊的下一个时代,主要是总三个方面来讲,第一是愿景,其实在以太坊时代,包括我们 Chain X 没有接入以太坊之前充其量只是一个局域网,但是波卡起点就不一样,要把局域网连接起来,这就高一个级别。第二如果我们使用波卡的技术的话,我们会抢占先机,为什么可以抢占先机,在波卡出现之前其实跨链也一直在研究,以太坊之前是在研究币和币之间的跨链,以太坊出现就研究怎么样智能合约开始跨链。但是研究来研究去发现一个问题,每条链为什么没有跨,大家并没有把跨链这个事情考虑进去。所以,波卡考虑到这个问题,波卡就说你们相互之间都用我的语言,用我的代码来写,框架都是一样,所以我们 Chain X 就选用了波卡的技术,这样交流起来就非常方便。但是波卡又不止于波卡生态,波卡请了一个翻译官,在生态内叫“桥”我们可以通过 Darwinia 的桥,也可以进行连接,所以现在选择技术的话,我们连接到波卡生态以后,我们可以帮其他公链连接起来,比如说很优秀的国内国产公链都可以连接。第三技术,波卡的技术是从它的可拓展性、可治理性各方面都是优于现在市面上很多的公链。他们的技术叠加在一起也许可以和波卡媲美一下,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波卡。

Lurpis:我这边从两个方面做一些补充,第一我们为什么从技术层面现在在波卡生态做开发。首先一点是得益于框架,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可以越过跨链,第二是可以升级,第三可以随时迭代的框架。所以从这三个特点来说是我们主要选择来开发平行链的功能。我刚才说的三个特性是可以无缝的继承下来,所以对于整个波卡生态来说所有上链都具备无分差升级的特点,也具备可以从底层做异构跨链的特点。所以这些特点构成的整个波卡生态项目的护城河,其他的生态如果想进来,其实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桅杆一套技术框架。第二个方面是从 DeFi 整个生态上来说,目前来说,现在整个 DeFi 的锁仓量从今年 2 月份大概两亿多美金一直飙升到现在 90 亿美金,将近由 40 倍的增长。为什么这么钱存进来?并不是因为的技术来实现飞速的增长,实际上因为区块链提供了无需信任的机器,让市场上的钱亿做一些去中心化金融的玩法,所以那么多中间才可进来的。但是以太坊是基于智能合约做的这些事情,作为技术的底层来说,目前来说用度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所以,认为可能是更适合于接下来继承 DeFi 的技术框架。像以太坊生态上优秀的开发者目前也是急需找一些替代性的技术,把目前一些承载的业务没有办法在以太坊上很好体验的情况下可以迁移到套技术框架来。框架对于开发者只是选择的过程,核心点是技术的迭代,所以从 DeFi 的生态来说并不局限于技术,而而是发现它的真正价值技术的时候,所以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只是一个智能合约的模块,一个智能合约和一个完全自主可以定位的一条链来说成功还是庞大的。包括 DeFi 继续火热下去的更好的原因。

郭涛:我从几个方面来说,第一,以太坊的现状,就是现在 DeFi 的现状,昨天晚上我大概转了四笔账,前面转了两次失败,有一个原因因为网络的原因,还有一个是里面的价格没有实时调整过来。后面两笔转帐全部失败了。就是说现在 DeFi 的现状是普通的转帐手续费高。是属于一个富人的游戏,普通的穷人很难参与进去。我们用现在收益率最高的一个 DeFi 产品去,它的成本最起码要投入 8 千美金进去。可能这个还有一个维度,其实没有说 8 千美金放进去要多久。随着 DeFi 泡沫短期的破灭,这个成本会越来越高。第二点,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就是一个从以太来到波卡生态的一个人,现在可能是对外这一块,但是其实我对以太的了解比较熟悉,我是 2017 年加入 TOken,所以对以太的了解比较深刻。现在加入了波卡又是因为我们之前在以太里面做的很多事最后发现以太最大的问题就是顶层开发层面的推进速度过慢,这是和现在波卡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因为这个过慢所以导致在他上开放的层面,看起来基础设施很完善,但是本质上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两个谁更有一个潜力?我更希望从另外一个维度看,区块链的未来和这两者这更加接近的角度。以前我参加任何类似的会议很难静下心来听,大家昨天 BSN 何总在讲的时候非常认真的听,那个 PPT 只有 15 页,虽然说只有 15 页但是他讲了很多东西都是干货,这些干货体现在从他的角度,从 BSN 的角度或者主流社会对未来区块链展望的一个框架。所以未来一定是多链的,万物互联。其实区块链在落地的过程一定是整个现在文明世界里的各种具体的业务会进行一个整合,在整合的过程当中会发现其实不是以太坊这样的架构,一定是波卡这样的架构。比如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部门可以说是相互孤立,比如公安部的业务信息一定是孤立,然后以一定的权限给到内部使用。比如交通网这也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每一条独立的链。这样一个模型或者说这样一个概念出来之后就发现它和波卡最吻合而不是现在的以太坊。以上讲的是为什么选择波卡的法。再额外补充一点,我们现在会提到以太坊 2.0,2.0 的概念其实在 2018 年底还是 2019 年初就已经准备测试,但是真正测试网的上线是 2020 年的 8 月份,只是做一个简单的节点测试一下。从技术角度来讲这两种架构是完全不在一个层面,而且从未来对世界的耦合来讲的话,以太坊会变成非常专一的链,可能是它的天花板。第四点,我们有些会把以太坊和波卡搞的竞争关系,但是以太坊完成了他的使命,后面就是波卡来承载价值。

主题演讲|ETC:突破创新 合作共赢

嘉宾:ETC 亚太首席战略官 如初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在我看来区块链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生态,我认为任何一个生态都是是创始人和背后的人对整个社会非常大的贡献。刚才提到建设快与慢的问题,我认为没有快慢,只是每个阶段的目标不太一样,背后一定有经济平衡的问题。最后的经济其实是来源于对这个市场,也就是对每个人遇到的问题的服务。我今天所带来的这个主题就是突破创新、社区共赢,其实核心还是围绕着人,用两个字总结一下,就是突围。

其实在 ETC 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些问题,每个朋友问我你们最近还好吗?我说很好。今天我会简单从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以太坊经典,重心放在近期比较关注的问题。

从 2015 年创建了智能合约平台以太坊之后,2016 年 ETC 诞生,从今年到今年完成了三次硬分叉,真正实现了和以太坊的全部兼容以及互操作性。说到和以太坊的生态用四个字概括一下 ETC,很多人问我说,其实 ETC 最近没有什么声音,那 ETC 和以太坊区别是什么?所以我想说,我们的目标或者说我们从来不是说和以太坊对比或者说对着干,但是我们有自己非常坚定的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目标。

首先是求同存异。同,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完成的三次硬分叉,都是为了提升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为以太坊上的生态迁移到 ETC 上可以说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其次,不同点,除了以太坊即将转为 2.0,可能共识机制有很大的不同以外,我们也看一些开发成果。我们说了相同点和不同点和以太坊生态的发展,我们最终做了那么多的基层架构是为了什么?都是希望 DeFi 上的生态的一些项目能够以最高效、最低的成本加入到 ETC 生态当中。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也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布置,下一步来说,我们也会非常积极的扶持生态非常多的 DeFi 项目。关于生态,我们关于和波卡和 IPFS 的合作,关于波卡,其实以太坊和波卡之间也正在积极的建“桥”,相信我们会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做我们的生态融合。

我们非常注重慈善工作,我们已经和联合国儿童慈善基金会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已经完成了合作,主要在于什么?首先我们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一个解释,我们会投资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二支持联合国儿童慈善基金会下面的机构,无论是技术资源还是资金都会全面的支持他们,去解决整个世界儿童遇到的问题,相信其实每个生态都是创始人和团队对全球的贡献,我们也希望 ETC 可以这样的方式关注世界的慈善工作,把区块链技术带到与人相关的问题当中去。

未来和近期关注的问题,其实比较着重是回应一下 51% 攻击的问题,很多人说的公关问题,51% 攻击说明 ETC 核心团队工作做的不好,说造成了一定的网络问题,但是实际上我并不把这个归结为是网络问题,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可以去搜索一下关于什么是 51% 的攻击,我个人定义为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无非就是我发起这个攻击我的成本和我的收益哪个更高的问题。所以说,我们无非是在一些底层上有一部分企图违法犯罪的人觉得可以以极少的成本获得非常高的酬劳,所以我们从很多方面解决,比如加强监测系统以及扩充研发人员,我们最后也和美国正规的律师事务所联合发起了对一些平台的追诉。

圆桌讨论|流动性挖矿之后,流动性最优解往何处去

  • 主持人:Typto DAOSquare 发起人

  • 嘉宾:

  • GSR 亚太负责人 宋正鑫

  • 虎符科技 联合创始人 王春华

  • BitWell CEO Jeff Young

  • DeepCoin 创始人 Eagle Huang

  • ViaBTC 创始人 CEO 杨海坡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主持人(Typto):最近这一轮的 DeFi 市场崛起很大程度长可以认为是流动性挖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各位如何看流动性挖矿为 DeFi 生态带来的价值,这个模式还能否持续发展?无论是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理由是什么?

宋正鑫:流动性挖矿给 DeFi 肯定是带来了价值,这是不需要讨论。可是给整个区块链行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需要打一个问号,给我们创建的价值就是给 DeFi 带来了更大的注意力,告诉我们为什么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和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有一定的优势,第一就是数据的真实性的问题,中心化交易所上面的交易量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不健康的方式刷出来的,去中心化肯定是真实的数据。第二是安全性,没有被跑路的风险。为什么我们觉得不是一个革命的改革呢?就是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解决,其实有没有解决流动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问号,因为中心化平台流动性在大的主流的币上已经非常好了,激励机制有没有直接性是要看后面有没有价值,这个有点像 2017 年泡沫一样,这个需要时间才可以证明。所以我们还是在观察和认真学习的阶段。

王春华:流动性挖矿的热度以及 DeFi 的热度,我觉得问题太大了,也太多了,我们无数次接受教训有一个结果,我们可以探讨存在的合理性在哪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而不是说存在是否有意义有价值。如果价值的情况下,我不是特别了解大家有没有参与这次 DeFi 流动性挖矿的项目,去参与流动性挖矿,是否有收益。它的能够带动起这么大的能量,然后在一夜之间创造出资金量那么庞大的项目,我觉得本身就已经是它的存在的价值了。我们可以从多角度,然后站在自己的各种从业经验,还是价值认知,我们去理性的分析一下高收益背后是否有高风险。大的资金量背后是否有监管,全部去中心化之后是否存在技术漏洞。这个才是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探讨的问题。

Jeff Young:关于流动性挖矿,通过挖矿的方式可能用户参与到市场和平台,提供一个流动性来获取一些奖励,但是现在比较早期,很多项目可能他们的资产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更多是进行一个盲目的炒作,在二级市场上把价格炒的很高,更多是热钱追逐的游戏,如果是这样的项目比较不可持续,如果有部分团队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和代币资产的使用价值,同时没有进行盲目的开采,没有进行二级市场的炒作,这样有价值的项目还是有可能会持续走下去的。

Eagle Huang: DeFi 流动性挖矿到底有没有价值?我觉得其实挖矿这件事放在哪里都成立?放在中心化交易所也可以做,放在哪里项目都可以。只不过今天大家在 DeFi 里面又一次见证到它的强大的促销作用,至于说长期到底可不可持续?核心还是要看有没有创造价值,比在做中心化的交易好在哪里?这个场景能否持续的获得增长,能否因为挖矿带来大众的认知和长期的接受,这个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考验,而不只是看短期的币价。有个数据,在 6 月份到现在,DeFi 以交易所为例的话,交易的人数和次数其实只有个别项目是在增长,剩下大部分如雷贯耳的 DeFi 项目他们的用户数和次数其实是在下降的,虽然交易额在上升,虽然锁仓量在上升,但是真正的需求还需要考验。另外一个就是 DeFi 里面的治理币,很多没有形成价值的闭环,大部分都是在不断的挖出来但是没有价值闭环的形成。这样的体系来讲,就会有很大的俄罗斯套娃的风险在里面。所以长期是否可持续还是要回到价值,就是到底有没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那个意愿来满足需求,让它在 DeFi 做交易,这个才是真正是否可持续的关键。

杨海坡:讲到流动性挖矿,我先分享结论,我认为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模式。流动性挖矿要分开来看,一个是流动性,是 DeFi 协议最核心的业务场景。挖矿其实某种意义上跟传统互联网对用户补贴的做法是一致的,只是说传统的互联网市场是通过去补贴给用户,比如拼多多。在 DeFi 市场直接把股票奖励给终端用户,绕过了一些中介,并且是更直接、高效,这个是流动性挖矿的本质。第二,流动性挖矿有一些本质的存在,一开始的流动性非常小,价格容易被操控,这种情况下持续短时间的高收益率,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锁仓资金,然后更进一步刺激二级市场的操作,当然肯定会结束,一个是市场资金的参与进来,一个是未来的判断,比如 sushi 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前面嘉宾也分享了,我们还是要看代币最核心的本质是什么,价值来源?其实流动性挖矿是有人买单,是二级市场投资者买单,他们为什么这个代币,他们要看很多因素,看产品、创新力等等,这个才是最关键的我们再去设计 Bitwell 的时候,应该核心聚焦于所谓的模式,而是聚焦在产品的本身。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在流动性挖矿之后,流动性的最优解在哪里?有没有更好的其他激励方式?

宋正鑫:我们在 DeFi 平台上做的时间比较长,获取的是什么,风险是什么,都很清楚,你赚的就是价差,风险可能是交易所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所以都比较清楚。可以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流动性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我们也开始运作,给客户做一些流动性的池,然后获取手续费,手续费较高,可能是前三左右,可是你的风险对应的也高。收益率的范围也会很高。这个激励其实要做好我也比较赞成杨总说的长期持续,不要对收益率的预期不要过度的高,你的底层收益做到几个点,几十个点已经是非常好了。所以,我们要做创新,这个东西用来做什么,可以进行投票,可以支持的币种是哪些,这些是有价值,只要生态的活跃度在,有点鸡和蛋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交易量慢慢的集中在几个好的品牌上。激励机制非常重要,怎么真正的做创新,而不只是做拷贝。

主持人:大家认为在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中间是否存在矛盾呢?如何看到中心化交易所在 DeFi 热潮中的机遇,用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交易所呢?

杨海坡:第一,不管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最核心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资产,交易所不关注你的用户体验有多好,不关注你交易什么资产,包括 Token、合约,作为交易所必须提供独特的资产。第二就是流通性问题必须能够让用户任何时间可以快速的买入或者卖出。那我们怎么做?我们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构建非常强大的生态,大量的资产发行。如果放在其他链上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更关键是无须许可的,这是真正最核心的点,这意味着没有影响别人许可的情况下去看自己的代币。这是颠覆了以前所有的模式,之前是资产的发言权,现在回归到了项目方自己手上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流动性的问题,用户会非常容易衡量自己的损失,这样就扩大资金的流动性,这个是核心。最终是解决了本质的一个问题,解决流通性的问题。未来只有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来实现,这就是我想讲的为什么 DeFi 解决本质的问题和 DeFi 在过去几个月快速火热的问题。DeFi 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的是成熟的资产去进行交易和流通的问题,还有一个很了问题就是跨链交易的问题真正的跨链是中心化的解决跨链的问题,另外一个是成熟的资产或者合约或者期权等等要求更高的资产。另外就是安全性,在我看来,他们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他们面临的用户群体是不一样,更多是一个互补的关系。

王春华:我个人认为 Cefi 和 DeFi 有重合部分,本质性都是一个项目,无论是说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都是一行一行代码敲出来,最基础的概念是在服务器上,那服务器属于谁,修改很多问题我们可以不去深究但是如果深究的话会发现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现。所以选项目的时候无论是在哪里,作为一个参与者或者一个用户来讲他不在意,只想用第一时间用最快速的通道。只要能够让我以一百迈的速度过去就行了。其实虎符做交易所有一些时间,真正被大家所知道还是今年,虎符通过 DeFi 一波流动性挖矿走到现在,被大家广泛所熟知。我们之所以做一个概念性的产品出来,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怎么样以最快的时候走向你所有的财富密码。另外一个方向是我们想通过去中心化的项目,我们想通过主链之间的流通性的挖矿,然后 DeFi 相互之间解锁,这个才是更有意的事情。只要能做智能合约的主链都想搞很多的项目出来等等都可以去做,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我们后面的消息,去创造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出来,然后大家一起相互之间的验证。

主持人:希望五位嘉宾给我们提供一个建议,就是在做 DeFi 的时候有没有一些比较宝贵的经验,我们如何做这样的投资?

宋正鑫:如果看不懂就不要去玩,这个确实很复杂。现在体验不太好,钱包怎么用,流程和费用、时间各种问题,就是散户很多也找我们,这个真的很难。第二就是你的风险是什么要搞清楚。你做 DeFi 有点像做期权,因为波动率高,会有损失,你赚的是固定收益率的手续费,可是风险确实挺高的。所以要搞清楚。

王春华:第一,做价值投资不要做价格投机。第二,看清楚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如果高收益背后没有高风险那这个项目就是骗子。第三,如果说看不懂,看不明白,玩起来不是很方便,那直接来虎符就可以了。

Jeff Yong:资产具备使用价值,一个是盈利模式的项目,这个项目值得长期投资。

Eagle Huang:我可能比较直接,这个阶段尽量不要到中心化项目去买 DeFi,因为到中心化交易所内部的时候已经不知道第几手了。这是风险非常高。现在 DeFi 到底是一个交易所还是一个交易协议,我觉得这个地方是值得思考,在我看来更多是一个协议,这个协议来讲其实和中心化交易所是可以互补,比如我们如果推出其他理财产品的话,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上哪里去选。

杨海坡:不要“梭哈”。资金管理最重要就是不要“梭哈”。

圆桌讨论|如何讲好 DeFi 的中国故事

  • 主持人:Putin HashKey Hub CSO

  • 嘉宾:

  • MCDEX CEO 刘杰

  • DerivaDEX 亚太负责人 Lin

  • ForTube 联合创始人 许超

  • DeFiner 德凡 Founder CEO Jason Wu

  • DODO 创始人 代世超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主持人(Putin):非常多的 DeFi 的项目非常火,但是在链上去查的时候会发现大部分的 DeFi 项目可能就 5000 个地址,甚至是非常热门的项目可能也就在一万。所以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对 DeFi 这个市场怎么看?DeFi 真的是火了?还是说 DeFi 就是全球几千个人的皇冠?

刘杰:从几十到几千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肯定是火了。

Lin:2017 年在火币讨论过 DeFi,其实那个时候的数据比现在还要惨,那个时候大家统一的反映就是能不能火下去,这么对比的话,现在 DeFi 已经进入到了从 0 到 1 的阶段,已经到 1 了,能够活下去的模式已经验证,后面的发展要看行业的发展,而且我认为 DeFi 本质上是公链上的开放金融协议,做一个公链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做一个链上的开放金融协议是一样,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以现在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从人数和地址数来看,我们要讲一下不是全球 5 千个人可能是全球 5 千个中到大户来玩的游戏,这样就不愁有其他更多的个人用户随着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完善,比如说交易成本降低来吸引更多用户来玩开放协议。这个是我的观点。

许超:其实 DeFi 是少数人的狂欢还是大众的参与,他不重要,本身是给愿意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带来价值,任何一个商业都是这样,不见得需要非常多的人来参与。2018 年的时候我们当时就想只要有十个真实的用户可以在全球排到前十,所以时至今日,从今年年初可以明显感受到在我们身边使用的人已经变得非常多了,比如北京找一百个真正使用过,现在很容易找得到了。

Jason Wu:一个机构背后可能代表一百个用户或者一千个用户,所以这个不能代表说是一个准确的数字,中国没有几个银行有 14 亿人在用,所以不能准确说只有这几千人在用,但是可以看到它的增长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问题,比如说现在微信大家都在用,你投资它基本上已经没有一个增长的空间和潜力了,或者说这个曲线增长的空间非常大,我觉得看待问题和机会主要看变量而不是看现在的情况。所以这个领域一直在持续发展,是存在即合理,要不然的话没有必要有这个领域了。这个领域 DeFi 两年多了,我一直见证它成长起来的,还有地址数也是慢慢的增长起来的。所以说我主要从这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代世超:第一点,趋势都是缓慢增长,在相当长的时间段依旧保持缓慢增长,短期来看看不到特别能破圈的爆发点,但是就是因为缓慢增长,我们才可以抓到一些机会。

主持人:既然大家一直都看好 DeFi 的发展方向,那在市场上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声音,DeFi 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全球的 DeFi,一个是中国的 DeFi,那中国的 DeFi 项目可能一直没有去引领浪潮,而一直是以一种代码的方式来参与,这点各位嘉宾有怎样的想法和见解?

刘杰:我个人非常崇尚创新,现在大家讲所谓的中国 DeFi 和国外的 DeFi,不是打中国的标签而是这个项目是否真的有自己的思路、创新、见解。如果后面的项目更多做自己的原创和做自己的想法,才可以真正融入到这个圈子里,我相信慢慢以后不会有中国标签的事情。

Lin: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真正好的项目是不分国界,比如比特币能分什么国家的项目,很难给这样的项目下定义,所以说一个好的项目的共识一定是全球的普适的,或者说世界是中国的,中国也就是世界的。第二点,我认为最重要是看这个团队的实力和有没有基础的创新以及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这个项目给用户和行业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最后用户会用脚投票。

许超:我觉得这个事情大家可能有些误解,可能西方那边参与的比较早一点,他们的项目或者说他们的创始团队开始的时间比较早一点,但是不能说我们开始晚就落后了。另外区块链是开放的社区,彼此之间的可组合性是非常强,大家一定是一个生态、整体,每个项目做自己特有的创新,在他特有的领域做到跟别人不一样。

Jason Wu:创新都是存在的,为什么 DeFi 这波我们国内是稍微落后一点呢?是因为以太坊这个公链最开始也是源于海外,所以它从开发人员、资方、生态的积累上本来就是一个海外有优势的事情。而且 2018 年那波过后海外传统的基金,就是硅谷的那些风投还是持续在布局这个事情。所以说海外的项目才有资金和能力持续的去开发。我觉得这个不仅仅是从事这个行业里的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生态有没有,包括公链的生态,包括国内和国外投资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它的风险偏好也是不一样的。综合种种原因,才会导致现在这么一个问题,因为这就是国情,尤其是资方,现在一看到这个有落地空间,有很快的投资收益的场景在,比如代币之后这个行业才活起来,又看到了短期可以变现的场景出来,钱就进来了,有钱的话项目方面采用可以好好的干活,然后再把创新做起来,创新是没有问题,更大程度上反而是外部环境,我是这样看的。

代世超:首先第一点,这个概念创业的时候是中性化,所以不要觉得自己不行。第二点,都是开源精神,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把这个带到这个社区。另外一点为什么我们的起步比较晚或者说为什么现在头部的项目主要是西方市场出来的,这个是我们要反思的,因为 2018 年下半年一直到 2019 年比较熊市的时候,西方 VC 还愿意投钱支持,这些方面是本土市场要反思的。不过我觉得现在情况正在起变化,因为现在有效应了,所以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到社区来,我们的产品也是完全创新,也因为这点引起了国外社区和国外 VC 的关注,目前里看我们的产品两边市场发展很均衡。所以一个 DeFi 的项目也应该更权衡全球性的发展自己的社区,创建一个全球性的社区文化,同时对不动的市场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

主持人:大家进行一个 DeFi 项目的时候,觉得对公链需求是怎样的,而且这一块国产的公链什么商机或者突破点,是否能抗衡或者弯道超车,超过以太坊,大家对国产公链有没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

刘杰:第一,我觉得最重要就是你的速度,现在以太坊的交易速度比较高,所以现在公链也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就是你的生态,对于 DeFi 生态并不重要,但是资产很重要,你得有丰富的资产,这样子别人才可以在上面做各种应用,对于衍生品好一点,衍生资产作为抵押物来做,但是对于其他的借贷产品来讲的话需要衍生品丰富的资产,这个对于传统金融来讲也是如此。这个是很重要的。第三,你的开发环境是不是友好,我考察过几乎所有能用的公链,我给他们寻找下一个可以部署的平台,包括以太坊 2.0,我发现很多人技术做的非常好,也符合刚才说的这些点,但是它的供需链做的很差,没有站在开发者的角度看,在上面开发新的产品的难度一千倍,这样就没有人来用你的东西。第四,你有没有用户,肯定是希望开发者应用之后才有用户,如果说你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社区,那对于开发者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吸引力。

Lin:对于开发者和 DeFi 的项目方来说其实选择越多越好,但是我们团队是非常重视产品和技术的团队,团队成员主要是开发者,我们没有发现其他公链有特别成熟的解决方案,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其次,这个问题可以拆解为两个层面,中国的公链是不是可以在全球市场上发展很成熟,获得全球的共识和应用,另外一点公链在中国市场上的成熟壮大,这点有两个想法,第一从全球化的发展角度来讲,技术上性能是基础属性,但不是壁垒,公链最大的壁垒还是生态,以太坊的技术问题已经吐槽到现在了,所有的以太坊杀手都还没有实现到以太坊的生态的壁垒。实现这壁垒我认为公链创始人的格局和认知非常重要,本质需要创始人有点类似于教主一样的人格魅力和思考,这点目前所有的公链相对而言还是非常少的。其次,如果在中国市场发展垂直市场的话,我认为国内现在的产业区块链和联盟链方面发展非常好,甚至领先于海外,之前跟海外的一些同事聊天过程,美国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在交易方面的合规做的特别多,但是对于产业区块链的发展是不重视,重要现在非常重视产业区块链的发展,这个对于以技术和工程擅长的区块链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和红利。

许超:性能、安全都是基本的要求,核心是资产。讲到公链的生态问题,我们认为区块链本身包括 DeFi 本身是开源社区的事情,我们国内做开源社区还并不是很好。核心点是能否打造一个比较受到全球用户不管是开发者还是用户能够喜欢的生态,这个是非常重要,这个是以太坊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用户,包括开发者,包括一些项目方选择在以太坊,这些东西促成了以太坊的成功。

Jason Wu:其实很多公链也不知道什么叫区块链,因为区块链这个概念诞生很长时间,但是我是深刻体会到有些公链真不知道什么是区块链,从现在来看,区块链做一个金融底层,金融市场最重要是信任,对于以代码的信任肯定是越去中心化越好。我们最开始为什么选择以太坊,就是因为去中心化。公链我觉得有可能就是为了提高性能,一个节点的性能最高,也没有必要去搞。所以我觉得区块链还是比特币最重要还是去中心化,越社区化越好,只有把这个基础做好,才可以讨论如何增加它的寸土量和性能,如果是催生了去中心化然后去做,我不觉得是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公链。

代世超:首先公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所以第一点公链可以从两个角度看,一个是密码层面有没有创新,如果没有的话那只能是功能上的创新。所以如果密码学有创新的话,看是不是有新的可能性,如果只是功能上的创新没有什么区别,这几个方案都是牺牲安全换取更高的效率。在第二个选择上,项目方牺牲了安全,你用什么来弥补呢?所以现在来看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短期用哪些方案,这个是目前来说最现实的解决方案。

圆桌讨论|如何捕获下个 DeFi 价值投资风口

  • 主持人:Leo HashQuark CEO

  • 嘉宾:

  • Hashkey Capital Managing Director 邓超

  • SNZ 创始人 施海华

  • IOSG 创始合伙人 Jocy

  • Chain Capital CEO 李翔敏

  • SevenX 合伙人 李荣彬

区块链资深从业者围坐共议开放金融路在何方?

主持人(Leo):我们知道 DeFi 这个概念已经产生很久了,为什么到今年突然一下子爆发,能不能从投资的角度讲解一下你们理解今年促进 DeFi 突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荣彬:我先分享一个我们在去年的失误,我们从去年年中开发看项目,当时有一个非常不靠谱的判断,就是认为以太坊会完蛋,当时有几个项目是想做衍生品相关,更不想在以太坊做了,但是事实证明打脸了,当时最主要的几个原因,第一我们忽视了所谓的社区对这件事情的引领。今年火的原因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去年和前年都可以看到标杆在以太坊立起来,但是今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其他项目开始加入了这个行业,让这个乐高积木搭起来,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是第一。第二,大家可能会提到流动性挖矿的问题,昨天看到被五成套完了,极大的释放货币,向这个市场,如果你早期参与的话,在每个项目上都可以拿到不少的利润。这个造成的效应非常明显,会引来很多场外的人。今年在深圳待的时间多一点,深圳大家都知道有一些另外一圈的投资人,他们不知道 DeFi 是什么,但是知道赚钱,他们会写 18 页的 PPT 和视频到各个群进行传播,让新的人群和新的资金进入到这个行业的过程。

李翔敏:我觉得核心也是两个点,第一个是财富效应,任何一个热点从冷启动到后面火热的话,财富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出发点,DeFi 能火起来,可能从美国这边极客的团队通过社区慢慢进行扩散,但是我们还在传统的主流币,所以这些新韭菜们愿意尝试新的东西,也许未来会进一步的扩圈,这样的传递主要是前面最早参与那波人动作流动性挖矿得到回报,然后触发更多人进入这个领域。第二,包括更多资本和项目进入,整个热度就一下子提升上来。第二个点也是非常核心,从底层的协议之外,有做一些组合式的创新,包括把流动性挖矿等有机组合在一起,这样变成新的 idea,这在以前的项目里,非 DeFi 项目里是比较少见的。现在因为基于 DeFi 的成熟,很容易快速引爆市场。另外这些组合式创新对财富效应也是加杠杆,因为层层的套娃之后,底层资产就那么多,可能从最原始的抵押出来,然后一层层套,这样资产的泡沫快速的膨胀,也导致说整个收益急剧的上升,当然风险也是市场下行的时候也是连环的。所以这是今年火的因素。

Jacy:我简单分享三个点,一个是周期,一个是社区,一个是商业价值。每个周期到来的时候,整个行业的人都在疯狂,我 2012 年、2013 年买比特币,来回的波动。2015 年、2016 年为整个智能合约而疯狂。市场好不容易少数到一个爆发点,我记得 2019 年 4 月份参加一个开发者大会,十个演讲嘉宾有 60% 用的标题是跟 DeFi 相关的,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在随着早期参与到以太坊生态建设的那波人已经非常着重在建设这个生态,所以哪些人引领了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2019 年都很凶,那个时候我们还在看 DeFi 项目,它的整个创新门槛非常低,一个人两个人就可以做 DeFi 协议,我们就看到这个行业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所以经历这种熊或牛的周期仍然在这个行业延伸,我们 2019 年加入两个 DeFi 相关的 DAO,我们发现非常优秀的人,比如 WIFI 的创始人在过去一年活的非常的痛苦,他今年三四月份在社交媒体发了一个推特说觉得整个区块链社区非常糟糕,让我非常受伤,当时还在社区号召大家说以后想要离开社区,但是六七月份做了新产品,然后 WIFI 一炮而红。2017 年、2018 年美国监管非常的严,但是 WIFI 很有特点,是一个三无产品,没有投资人、没有经济价值,没有预挖,没有任何证券属性的代币,因为不会被接受监管,因此他自己开始的时候说自己是完全归属于社区的代币,这样类型的代币可能会是比特币,以这种方式,社区的号角吹响了,我觉得整个行业在快速的迭代。这个行业的迭代的方向开始有转变,就是免费的流量越来越珍贵,跟互联网一模一样,就是拿着免费的流量获取免费的 TOken,免费的 TOken 才有更多人炒作和玩。第三,我们画了 DeFi 的地图,有两个方向,我认为产业的周期都是有上中下游,我们当时说以太坊是整个商业的中流砥柱,以贷为首,构建衍生品、开发等各种各样的协议,然后在构建协议的中间层再往上又有人开发面向用户的入口,不用交易手续费的钱包,有人推出社交交易的工具,各种各样的应用在上面蓬勃发展。所以谁是 TOken 是从下往上流动,以太坊带着它流动。同时前面两位嘉宾都提到协议的流动性,我们看到协议与协议之间的组合性非常好玩,你可能在玩一个传统的金融产品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就拿来即用,DeFi 也是拿来即用的体验,让整个行业更快的迭代,可能过去一百年或者几十年的金融历史发展长河在 DeFi 里面只用了几个月或者半年就把所有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之间所有的 DeFi 创新产品跟传统金融比是有优势,不需要任何监管和牌照,长所有用户无需许可,即可准入。这是一个创新。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但是今年它能够爆发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其实认为社区的人能够回答。

施海华:接下来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不代表机构观点。我观察下来其实这次的 DeFi 的爆发源于一个事件就是挖矿的方式分配它的治理的 TOken。这样的方式其实会发现有一个巨大的话题跟网络效应,而这样的网络效应让很多的项目,不仅仅是新项目,包括很多的老项目,发现说流动性挖矿的方式可以让他们的项目实现冷启动,而同时实现一定程度的社区治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是今年,为什么是在以太坊?其实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在 2017 年到 2018 年那波航行情是以太坊资产发行的功能。今年的以太坊跟以前的以太坊是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应用还是质量包括在周边的这些应用的集成度,类似于钱包这样子都比几年前要好很多倍,所以以太坊具备爆发的潜质。从我们观察来看 DeFi 需要两个必备要素,一个是稳定币资产的体量到一定的高度,另外一个是协议的可操作性、互通性也需要到一定的维度上,这两点恰恰是以太坊独占鳌头的一些地方。与其说是今年有这么一个偶然的机会还不如说以太坊早已经准备好了,只不过正好借了疫情影响的全球量化宽松的东风,一点就来了。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观察。

邓超:我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两点,第一 DeFi 一直延续着比特币的产生开放金融的趋势,在这个大趋势下的延展,在金融民主化、自由化这些大的理念下有意义的探索,这种方式和这种规模对所有社区的人来说都是乐见的。但是我今天在厦门听到,包括我们在场所有的嘉宾分享当中我听到了一些关键词,我觉得可能如果我们社区也好,整个把区块链发展成一个行业来说可能值得我们要谨慎一点。从社区自己的角度,从 2016 年、2017 年开始到现在我们一直不停找新的方式突破,突破的方式、途径就是不停的创造新的概念,这个概念有可能是创新的,也有可能是为了给社区里面造热点而造热点,基本上社区里面一个季度左右就会创造一个热点,在 DeFi 没有大热之前,可能 DeFi 在过两个季度,我不知道是不是过于悲观了,下面新的热点是什么,但是每个热点之后会有沉淀出一些东西出来,我们作为投资机构,社区里面也有去机构化的呼声,这也是有合理性的。我们的出发点可能会更倾向于在每个热点,每个泡沫的价值之后这个泡沫里面的价值是真正,比如大家讨论比较上层的挖矿、流动性挖矿这些,在挖矿的下面我们在协议层,在数据层是不是每个泡沫之后,每个观点,每个热点之后能留下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我们想去追的热点。另外还有一点现在追热点的方式要考虑一下后面有可能产生的后果,说明白一点就是 2017 年的时候 ICO 的融资方式多好多好,但是过了两年之后,开始找这些项目的问题了。现在 DeFi 确实不需要监管,因为在 ICO 之后大家的讨论是怎么绕过监管,现在我们也一样,我们是“三无”,但是监管也是会进步,迟早会拉清单的,拉清单之后我们可以自圆其说,监管可不一定给你自圆其说的机会。所以我提醒大家理性。

主持人:各位觉得目前 DeFi 最大的风险在哪里?以及大家是怎么对一个项目进行估值的?

邓超:最大的风险可能要考虑合规监管。第二个问题,我真不知道怎么来估值,因为 Token 出来有价值,在二级市场,而且 DeFi 项目很多不给投资机构去投。

施海华:我个人觉得 DeFi 的项目确实是高风险,如果从投资人的角度要参与这样的项目,觉得可以看三个指标,如果长期的参与 DeFi 项目第一可以看项目的时间是不是足够长,第二平台上锁定的资产是不是足够的多。第三它的代码的审计是不是足够的完善。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去客观的做判断。但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的承受能力做相应的资产配置,比如放一部分在相对稳健的产品上,一部分放在中风险上,少量的资产放在高风险的项目。

Jacy:估值是难题,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很难估值,但是对有流动性的 TOken 的经济模型或者代币分发的模型,你应该有一个合适的价值模型能够支撑投资的理论,我们所有的投资可能都会被我们自己内部价值所驱动,如果一个项目我们不认同它的价值就没有办法投。说回来,在 DeFi 的项目里我们分两种,定性分析无外乎是否在合适的时间做一个合适的方向,同时还是一个合适的团队,这三个方向都满足,同时在业界是前两名或者前三名,会有什么样的合适机会。另外,协议的交付是有数量,用户的使用频率是有统计,从定量的角度来说好或不好的协议数据是非常的明白,只是说我们看的所有的数据。另外一个趋势,所有中心化交易所面临一个提币危机,很多中心化交易所每一天面临很大的提现,提到 DeFi,甚至有用户提到智能合约被锁住。所以从估值逻辑来说一定是从某个方向拿走别人的价值才能够给他增加自己的价值。所以估值这一块我认为从传统的角度分析,你可以做出一个很高的估值模型,但是这种估值模型是时刻在变化,而且 DeFi 的变化涌动是非常快,有各种各样的新玩法。

说一下 DeFi 的风险,我们机构已经不怎么投 Token 的项目,我们在做 DeFi 股权方向的研究,在协议里这一波下行有很多很难受,因为大家 SUSHI 一直涨又跌,很难受,但是对于一个好的投资品来说应该不在乎价格,你投他是可以很安心的睡觉。很多时候大家把钱锁在 DeFi 协议里还是处在一个非常不安稳的。其实很多 DeFi 的协议目前还是在没有监管或者没有审计的状态。因此,3 月份被倒的三千份 DeFi 协议,这就说回来 DeFi 的根源性问题,目前整个 DeFi 仍然是高屋建瓴,是空中楼阁,很多应用方向并没有实打实的落下来。所以我们重点看的是基于虚拟机的形式化验证工具,来提升整个 DeFi 的安全和审计。另外,跟传统绑定的 DeFi 的方向,其实协议的安全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同时在应用这个方向上怎么降低用户门槛仍然是一个很麻烦,很困难的事情。目前,整体上来说为什么我们在 TOken 这一块已经到达一个非常狂热的阶段,其实可能在下一阶段爆发的问题会让很多狂热、泡沫破散。在 DeFi 的基础设施,包括中间层和应用的入口都是非常关键的方向,在这些方向上我们机构是做长期价值,不管价格涨和跌都是放心的。而且方向不是一年半年的方向,不是比谁的回报高,这并不是长远的价值,而且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损失本金,获得 20 倍的回报,我认为这仍然是有风险。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如果喜欢玩流动性的话可以参与到一些公开平台审计而且团队已经在市场被历练了三年或者两年之久的团队。

李翔敏:先说风险,这个风险针对普通投资人来讲的话,可能我们要参与不管是流动性挖矿还是各种 DeFi 项目,我觉得可能要先做好所有本金亏完的准备,你这个钱必须完全归零,因为本身整个数字货币领域就是跟传统投资比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很高风险的行为,但是整个 DeFi 对普通投资者来讲是指数级的风险,不管是代码、合约的风险,团队也是一个风险,尤其是匿名团队,所有的信息你完全没有,归零之后你到人找人都不知道。很多诈骗犯或会这些代码的工程师可能在里面发各种热门的假币,普通的小白买的都是假的,他们反而在这轮的空投里面又继续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大家在参与的时候一定还是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跟,还是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之内进行。另外,这笔钱已经是可以承担的风险之后可以进行适当的配置,相对低风险可以纯优的得利息,中等风险是类似以太坊或者波卡,套保之后,相对的风险就能够降低。第三类就是两个币值都是非稳定的币,比如说可能某两个基于前面协议的代币,而且没有任何的合约可以做任何套保,这个部分只能配置非常少。在三方面进行配置之后,尽量选择各方面数据比较好,相对可以找到团队以及代码经过审计的,这样安全性比较好很多。但是可能还是得做好所有的资产归零的可能性,因为代码经过审计后,因为是积木式的组合,组合没有无缝链接的话还是会造成资产的损失。所以,我觉得这部分在做好配置的同时还是要做好非常高风险性的准备。

对机构来说估值确实是一个老的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对每个区块链投资机构来讲,怎么对加密数字资产进行传统估值,有各种的定律或者各种的算法,目前还是没有很好的办法去很精准,从我们来看,DeFi 相对来说类似平台币有一定价值的估值相对容易一些,但是我们发现和传统券商的估值不一样,是项目方自己监管,所以信息没有所谓的透明化或者叫做公开要求,整个有效应是很差的。比如平台币的数字基本面很高,但是币价反而是跌的,所以这个就会导致所有的估值手段是相对失灵的,在这个领域里。DeFi 最有效的方法,第一是看周期,对牛市熊市周期可以进行历史的估值的比对,另外看项目是否是头部的,尤其是国内项目或者某个生态上的项目,如果外部有一个比较好的头部,它的价格在一段时间是相对稳定的话,你作为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你可以做一个相对估值,在一段时间内可能相对定性的分析是有效的。如果对于中长期的投资,可能还是要看团队和长期数据。所以我们尽量还是选择长期靠谱的项目。

李荣彬:先从估值讲,DeFi 项目的估值不是科学的问题,是一个玄学的问题,可能有一些项目会有一些估值方法来估,零价值和无限价值都是非常有可能。比如大家熟悉的 YFII,这个项目无论用哪种估值方法估不出来大家值多少钱。我们从机构的角度来讲,我们就是取一个估值法。从中心化资本,站在台这几位都是站在 DeFi 的对立面,我们控制风险的能力就是认识团队的创始人,我们知道他未来要怎么干,这可能规避风险最好的方式。对于散户来进就是手快,而且刚才各位大佬讲了那么多的风险,大家发现最近有巨型风险,比如说 SUSHI 的问题,就是合约再好、团队再好,发现还是没有用,还是巨型风险,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讲手快就完了。对于机构来的话肯定还是要从各自不同的方法来筛选。我觉得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起到的作用我们是根据之前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历去传递一些经验和教训,一些所谓分析和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认知和看法不断的持续帮助项目。这个才是真正 VC 在未来的价值,如果这点价值都还没有的话,就真的该解散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Odaily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ODAILY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推荐阅读
星球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