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巧
编辑/独秀
锌链接作为首个提出产业区块链的机构媒体,一直积极推动产业区块链落地。通过深度报道直戳行业痛点,通过分享会聆听行业声音,通过周报呈现行业大观,通过评论展现独特产业观察视角。
本周,第四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名单公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出现在备案名单中;10月30日,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对公支付平台——“通银”平台的成果发布暨签约仪式在河北保定举行,标志着“通银”平台在京津冀三地正式落地试点,京津冀地区实现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新突破。
以下是2020年10月30日-2020年11月5日的产业区块链要闻汇总。
产业资讯及评论
国办印发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健全产品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强设计、制造、测试验证等全过程可靠性技术开发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发展战略,以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品牌建设。(中国政府网)
评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在逐渐扩大,各类硬件软件也在不断提升,新能源是趋势。而区块链的加持,能够解决新能源汽车在供应链管理、汽车后市场以及各类数据传输中难题。
全国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超千个,上市公司布局区块链提速
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第四批共285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据了解,此前国家网信办已发布3批次共730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至此,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已达1015个。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走向常态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出现在备案名单中。
以第四批为例,至少有10余家上市公司上榜。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用友网络、远光软件、山大地纬、广联达、飞天诚信、高伟达等14家上市公司备案了区块链服务,涵盖供应链金融、版权、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区块链在助推实体经济降本增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各行业的领跑者,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布局区块链具有天然的资金资源优势,将在数字经济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证券日报)
评论:虽然区块链备案仅是登记,并不代表着监管对其服务的认同。但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走向常态化,是整个行业规范的前提。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与华为签署协议,将推进自然资源领域运用区块链等技术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与华为公司在深圳签署“智慧自然资源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双方表示,将共同推动5G、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在自然资源领域的运用,加快推进广东省“智慧自然资源”建设,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治理效能,提高资源保障和便民惠民利民水平。(财联社)
评论:在地质灾害、海洋监测及预警服务和不动产登记领域,区块链能够提升自然资源数据服务管理技术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对公支付平台正式发布
10月30日,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对公支付平台——“通银”平台的成果发布暨签约仪式在河北保定举行,标志着“通银”平台在京津冀三地正式落地试点,京津冀地区实现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新突破。
据悉, “通银”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不可篡改、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机制,有效解决了交易各方的信任问题,可以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移动支付、分期支付、安全支付,为企业资金划转提供了新型方案。平台具有即时支付、拆分支付、多业务场景支付等功能,是全新的企业对公支付工具。(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评论:通银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中的不可篡改、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机制,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便利安全的支付方式,也为企业资金划转提供了新的方案。
人物·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积极运用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将数字化融入城市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街道方林村党委书记方中华表示,要聚焦生产经营、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以及公共文化四大方面,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数字化更好地融入城市管理。(人民日报)
银保监会郭武平:应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等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发文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主体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越来越重要,持牌金融机构与新兴科技公司应取长补短、相互竞合。因此,一方面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消费者体验。另一方面,要支持金融科技公司继续探索创新,紧扣金融消费者不同于其他消费者的特点,降低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真正使科技为金融赋能。同时,加强金融支付和信用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更好服务广大金融消费者。(银保监会)
央行邢毓静:数字人民币红包为数字人民币更深更广研发应用打下基础
11月2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长邢毓静表示,40年来,深圳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金融机构,形成了金融与科技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创新型金融生态体系。“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闪亮登场、反响热烈,为数字人民币的更深更广研发应用,乘势而为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打下了先发优势的实践基础。(上证报)
易纲:数字货币仍在起步阶段,需更完善法律框架
11月2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于香港金融科技周时指,数字人民币已完成结构设计,目前开始测试阶段,会先在试点地区应用,未来北京冬奥亦料会试行。他指,到目前为上,试验阶段运作顺畅,于试点下逾1.2万个地方使用,有超过400万宗交易,对应逾20亿元人民币。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以替代流通现金作为起步,易纲相信,现金和数字人民币在未来日子于中国并存。不过他指,相关目前于数字货币试点计划仍在初期,仍需要一个相当复杂和完整的法律框架和法规,及强调计划的透明度,未来会与国际央行及监管部门,就框架以及货币稳定性进行讨论。(新浪财经)
工信部信息服务业处史惠康:加快区块链等优势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11月1日,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主办,人民网、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支持,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AIsino World·智慧生态创新峰会”举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信息服务业处处长史惠康在致辞中表示,实现信息技术产业跃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应重点抓好“五个持续”。一是持续推进创新理念的贯彻。二是持续推动平台战略的落地。三是持续引导信息技术向行业的深度融入。四是持续提升关键基础信息技术发展的自驱动能。五是持续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推广。进一步推动技术攻坚和工程攻坚的双轨并进。加快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优势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探索在数字经济时代服务于社会治理、工业发展等方向的新路径、新实践。(人民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目前区块链监管框架已基本成型
在2020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表示,随着区块链产业的蓬勃发展,监管工作不能滞后,目前区块链监管框架已基本成型,其指导思想是以链治链,核心思路是实名制、备案制和实时监管节点。(每日经济新闻)
报告: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专利多集中在顶层设计等4方面
11月4日,新浪VR发布的探索央行数字货币报告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研究所申请的22项专利(占 23%)都集中在2016年3月25日,非常集中;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两家研究所申请的与DCEP相关的专利最少,共有10 项(占 10%),但是时间跨度较大,在2016-2018年间都有覆盖。
从功能分类来看,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专利多集中在顶层设计(11 项)、用户层面上(34 项),其中交易兑换15项、钱包设计19项,占到了总专利数量的69%,还分别有两项设计和银行间结算、区块链相关,还有一些专利与身份管理等技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