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跨链双雄的肩膀上,Kira想要走得更远

avatar
Azuma
4年前
本文约273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4分钟
KEX 24小时大涨逾70%。

如果要总结过去一年加密货币市场的关键词,DeFi 无疑是大热候选。

随着牛年的到来,锁定在 DeFi 应用程序内的资产总价值已突破了 500 亿美元大关,尽管上升势头不减,但一些限制 DeFi 进一步发展的痛点却已经显现。

除了老生常谈的底层性能问题外,缺乏互操作性也是 DeFi 当前面临着的一大困境。如今,各大公链之间的生态仍然处于割裂状态,链与链之间很难互通,缺乏互操作性导致一条条区块链形成了一座座孤城,城池之间横亘着难以逾越的高墙。

跨链,正在成为市场真正的刚需。

站在跨链双雄的肩膀上

环顾市面上所有以跨链为主题的项目,并称“跨链双雄”的 CosmosPolkadot 显然最具代表性。

Cosmos 和 Polkadot 分别于 2019 年和 2020 年正式上线主网,二者有着验证逻辑截然不同,但构架却很相似的双重结构,在 Cosmos 内是 Hub 和 Zone,在 Polkadot 内则是中继链(Relay Chain)和平行链(Parachain)。

我们此番要介绍的主角,则是近期在二级市场上有着相当亮眼表现(截至 2 月 18 日 10:45,KEX 报价 2.16 美元,周涨幅已高达 288.5%)的跨链赛道新秀 Kira Network。 

站在跨链双雄的肩膀上,Kira想要走得更远

Odaily 星球日报此前曾采访过 Kira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Milana Valmont。根据 Milana 的描述,Kira 是一个支持多种资产流动性质押的开放型 PoS 区块链,Kira 独创了多重质押权益证明(MBPoS)机制,支持用户通过质押所有不同链上的资产,包括 BTCETHERC-20 代币NFTs 乃传统世界的金融资产(如数字发币)来赚取收益。与此同时,Kira 会通过 1:1 发行衍生代币的方式来释放质押资产的流动性,允许用户在赚取质押收益的同时于 Kira 网络内自由交易或使用 DeFi 应用。

简单概括下,Kira 主打的两大概念是跨链交互+质押资产的流动性释放,其希望为所有不同链上的资产提供一个开放的跨链交互环境,且通过流动性质押的模式来解决 PoS 共识机制对质押资产流动性的限制问题。

Kira Network 的在跨链的设计上吸收借鉴了 Cosmos 的 IBC 跨链协议以及 Polkadot 的 XCMP 协议的跨链 DeFi 项目,推出了自己独有的的链间交易协议 IXP。从构架上看,Kira Network 也采用了类似于跨链双雄的 Hub + Zone 双层结构,由于 Kira Hub 会负责链内所有信息的最终验证,因此从逻辑上讲更加接近中继链会承担验证功能的 Polkadot。

想要比“巨人”更远

去年冬季,Kira 曾完成了一轮 2597.18 ETH 的公募,随后很快又上线了 Uniswap 并开启了流动性激励计划,在当时曾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各家媒体的报道中,Kira 被描述为一款跨链 DeFi 项目,然而,与那些兼容多个底层公链的所谓“跨链 DeFi 项目”不同,Kira 本身并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一款 DeFi 应用。从愿景来看,Kira 想要做的是与 Cosmos、Polkadot 同一层级(即 Layer 1)的事情,甚至在某些内容上要比跨链双雄更加丰富。

以 Polkadot 为例,正如上文提到的 Kira Hub 和中继链会负责链上信息验证,Kira 网络内的许多设计都能找到与 Polkadot 的相似之处,但细看之下却能发现 Kira 做了大量的改良工作。

首先是共识协议层面,Polkadot 和 Kira 都对经典 PoS 共识进行了改良,分别采用了 NPoS 和 MBPoS 机制。Kira 认为,所有 PoS 共识的安全性均取决于质押资产的总价值以及验证节点数量的多寡,因此无论是 Polkadot 的 NPoS 还是 EOS 的 DPoS,这些仅支持单一资产的网络的安全性始终会受到单一代币总价值的限制。反观 Kira,MBPoS 将支持 BTC、ETH、ERC-20 TokensNFTs 等所有类型代币的质押,然后再通过治理来调配不同代币在网络内的治理权重,因此可以从理论上打破安全性上限,随着网络内部各种各样的资产的质押总价值不断提升,Kira 网络的安全性也可以无限提高。 

其次是质押资产的流动性释放,这一概念在 2020 年下半段成为了市场的一大热点,Bifrost、Stafi、Acala 等多家 Polkadot 生态内的项目也已在这一赛道耕耘良久,未来将针对节点质押以及平行链插槽拍卖锁仓推出相应的流动性质押解决方案。与 Polkadot 不同的是,Kira 在网络底层便已支持了质押资产的流动性释放,所有质押在 Kira 网络上的资产将可以直接生成 1:1 对应的衍生资产,不必再通过第二层的应用去实现。

再然后是对生态内项目的初始发行支持,Polkadot 的平行链插槽拍卖无疑是当前市场的焦点之一,与之相对应,Kira 也有着自己的项目初始发行支持方式——初始验证人发行(IVO)。想要在 Kira 网络内进行建设的项目需要先质押一定外部资产来创建一个新的节点,投资者可将资产委托给该节点,节点的交易费和节点奖励资金将用于支持项目的开发工作。

无论是平行链插槽拍卖模式还是 IVO,从代币分发的进展来看都是对 1CO 乱象的颠覆性革新,二者的共同点是,投资者无需再将资金完全交给项目方,仅需在底层网络选择特定项目锁定(委托)自己的资产即可,资产在解锁(解委托)后仍将属于投资者,且还可以通过锁定(委托)行为拿到项目方给出的代币激励。与平行链插槽拍卖不同的是,IVO 的资金委托仍然属于节点质押层面,并未单独开设锁仓模块,因此可享受前文提到的多资产质押以及流动性释放功能,除此之外,IVO 的资产解委托更加灵活,平行链插槽拍卖要求 6-24 个月的锁仓期,而参与 IVO 的投资者如果对项目进展感到失望,完全可以随时将所有资产重新质押给其他验证节点。

Kira 走到哪一步了?

2 月 16 日,Kira 刚刚宣布了另一重大进展。Kira 将整合币安智能链(BSC),未来用户将可以在 Kira 网络上质押 BNB 以及其他所有在 BSC 网络上发行的资产,此外所有在 Kira 网络上创建的质押衍生货币也将能够访问基于 BSC 的 DeFi 应用。

站在跨链双雄的肩膀上,Kira想要走得更远

加之 Kira 原生代币 KEX 最近的强势表现着实引人侧目,我们也不禁开始好奇 Kira 的开发工作究竟已经到了哪一步了?怀着问题,我们在春节期间再次联系到了 Milana Valmont。

根据 Milana 的描述,Kira 目前即将进入测试网第一阶段(Testnet Phase 1),这一阶段大概会在二月中旬启动, 主要目标是培训新的验证者,并教授他们 Kira 网络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此前,Kira 已完成了测试网第 0 阶段的测试工作,共有 231 人参与了这一阶段,并提交了 283 份改进提议。在第一阶段,满足最低硬件要求的社区成员可自由申请参与测试,Kira 方面还将向那些可在规定时间内稳定运行验证节点的测试者们发放 KEX 激励。

站在跨链双雄的肩膀上,Kira想要走得更远

  • Odaily星球日报注:在最近的采访中,Milana 提到与以太坊和 Polkadot 的打通工作可能会提前至 Q3 进行。 

在谈及主网上线问题时,Milana 强调主网的启动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因此需要等待创始验证者集熟练操作软件至少一个月后才会启动,此外也需要对网络进行压力测试,保证网络可经受 DOS 和 DDOS 攻击的挑战。

至于跨链相关工作,除了刚刚提到的 BSC 外,Milana 介绍称 Kira 已与 IBC 兼容,因此可以与 Cosmos 生态互通,预计会在 Q3 打通与以太坊以及 Polkadot 之间的跨链桥。

Milana 最后表示:“到目前为止,市场对 DeFi 的反响非常积极,我们将看到更多的独立网络,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仅仅是在以太坊上搭建智能合约。我们感到非常兴奋,因为 Kira 的设计初衷就是在上百个独立网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跨链蓝海,扬帆起航

综上,Kira 的开发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项目方也足够冷静,并未被牛市冲昏头脑以至于盲目冒进,主网上线仍在耐心等待必要的筹备及测试工作。

诚心而言,目前的 Kira 在社区共识、基础设施、开发进展等诸多层面仍较 Cosmos、Polkadot 等先行者们仍有较大差距,但横向比较后我们也可以看到,Kira 已经展现了诸多先行者们所没有的闪光之处。

跨链赛道的竞争仍处于早期阶段,市场上也没有任何一个项目可以一家独大,未来依旧充满着想象空间。在蓝海的这一段,Kira 已然扬起了风帆,正待起航。

原创文章,作者:Azuma。转载/内容合作/寻求报道请联系 report@odaily.email;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推荐阅读
星球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