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avatar
Wenser
3小时前
本文约499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7分钟
IP囊括一切的未来,Story的故事徐徐展开。

原创|Odaily星球日报(@OdailyChina

作者|Wenser(@wenser 2010 

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近日,Layer 1 IP 区块链 Story 官宣项目白皮书正式发布,其中提到:“Story 致力于构建一个可编程的知识与创意市场,让所有知识产权资产能在具有可自定义参数的通用账本上注册。这一资产都配备了可组合接口,可被任何软件应用程序或人工智能模型调用,实现知识产权在互联网上的使用和变现。Story 的原生代币 IP 将协调所有价值流动,贯穿整个点对点知识产权系统。”

凭借约 1.4 亿美元融资与a16z、Polychain、Hashed、DAO5 等一众明星资本的站台支持,Story 再次将“IP+Crypto”的赛道天花板大幅抬升,也为创作者经济、知识产权链上生态打开了想象空间。

正值 Story TGE 前夕,Odaily星球日报将于本文对该项目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读者认识该项目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注:本文仅为观点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DYOR。

畅想未来:一个 IP 吞噬一切的世界

随着 AI 的快速发展,内容以一种超乎所有人想象的速度爆发式增长——因为,这是一种完全超越过往历史规律的增长范式,在 LLM 大语言模型越发成熟的现在,AI 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乃至数十秒内生成数千乃至数万字体量的对应内容,形式涵盖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介载体。

换言之,我们即将进入的,是一个内容高度丰富的媒介世界。

但与此同时,随着 AI 对人类信息社会的逐步渗透,假新闻、抄袭、洗稿、模仿式内容等等问题也将越发严重,而 IP(知识产权)的概念以及价值反而越发重要。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够达到 IP 的高度,就像并不是所有人写的书,都能成为传世经典。

届时,IP 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文化价值:IP 承载不同范围内的共识

一个好的故事是 IP,一个优秀的应用是 IP,一部广受欢迎的电影是 IP。可以说,IP 就是不同范围、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系统的文化共识载体。包括超人、蜘蛛侠、漫威宇宙等在内的一系列超级英雄相关题材的 IP 之所以受到世界范围内的热捧,正是由于其凝结了普世价值中对未来的想象、对希望的期待、对善良的追求以及对邪恶的抗争。一个好的 IP 不仅能够激发人们心中的共识,而且能够将这种共识传播到更广范围内。毫不夸张地说,IP 的共识感染力可以增长到无穷大。

经济价值:IP 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相关数据,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贡献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 GDP。以美国为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 2019 年贡献了 7.8 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占其 GDP 的 41% ,产业人员超 6300 万人,占美国总就业人数的 38.2% ;2022 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 14.3 万亿元人民币,占 GDP 比重为 11.97% ;著作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也超过 8 万亿元人民币;根据欧洲专利局 (EPO) 和欧盟知识产权局 (EUIPO) 的联合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在 2017-2019 年间为欧盟贡献了超过 47% 的 GDP,价值 6.4 万亿欧元。未来,IP 相关的直接经济价值还将进一步增长。直观来看,IP 相关产业是社会经济的润滑剂,在社会创新、就业机会、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治价值:IP 或将塑造政治格局

随着 AI 浪潮的逐步推进,IP 的价值还将进一步扩散至政治领域。无论是此前的 Tiktok 禁令风波,还是近期 Deepseek 引发美国政治、商业领域的恐慌,甚至出具最新法案“将下载 DeepSeek 定为犯罪,最高判监 20 年并罚款 100 万美元”。IP 的背后,往往代表着技术知识产权、资本交易、政治标准等多重话语权的争夺。正如二战时期的那句经典发言:“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未来,IP 或许没有国界,但创造 IP、交易 IP、创新 IP 的人却有不同的政治立场以及国籍,而这往往会对政治局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技术的发展,IP 的价值以及影响力将有增无减,由此,一个“IP 吞噬一切的世界”正在逐渐成型,Story 瞄准的方向正是如此。

团队揭秘:一个 IP 改变世界、拯救创作者的念头

时间指针回拨到2013 年,Story 这个如今炙手可热的“IP 故事”,离不开一个名为“盖茨比”的男人的贡献。

Story 起源:一个盖茨比式的创业故事

彼时,Story 联创 SY Lee 创立了一个名为 Byline,其同窗好友盖茨比(Seung Soo,中文译为成秀)也加入其中,担任首席运营官,这是一个旨在拯救被谷歌和 Facebook 等巨头吞噬的广告驱动型新闻行业的新闻众筹平台,但随着网络广告的越发火热,该项目很快陷入困境。不得已,SY Lee 采用类似模式,于 2015 年创立了 Radish,旨在为创作者的 IP 作品保驾护航,为费尽心血创作故事的作者们提供可持续收入。但一开始,市场同样并不看好这一平台。在 Radish 距离重蹈 Byline 覆辙仅剩几周时间的时候,盖茨比挺身而出,拿出了凭借个人信用贷款得到的 20 万美元支持项目继续运作。

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盖茨比本比与 SY Lee

就这样,Radish 得以支撑到 2017 年,拿到了一笔 3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且投资方包括 Greylock、Lowercase Capital、软银集团旗下媒体创新基金 Next Media Innovation Fund、联合艺人经纪公司(UTA)、贝塔斯曼数字媒体投资公司(贝塔斯曼集团母公司拥有企鹅兰登书屋)、Sherpa Capital、ITV 总裁 Peter Bazalgette、前微软高管 Charlie Songhurst、Nicolas Berggruen, LendingHome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Matt Humphrey、BDA China 创始人 Duncan Clark、Jeremy Yap 以及美籍华裔知名作家谭恩美等人。而 Radish 建立的“读者免费试读、付费阅读,作者获得收入的同时还保留内容版权”的模式也逐渐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在实现平台、读者和作者三方共赢的基础上,在随后收获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一度被誉为“网络小说界的 Netflix”。

2021 年,韩国移动社交巨头 Kakao 旗下娱乐子公司 Kakao Entertainment 以 4.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9 亿元,约合韩元 5000 亿元)造价收购 Radish,当时其拥有超 1 万个网络小说 IP,月用户数量超过 100 万人,年销售额约为 230 亿韩元。

就这样,SY Lee、盖茨比积累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而他们的目标,也放到了更为宏大的愿景之上。 

Story 发展:将目标瞄准 AI 内容世界

在结束 Radish 的创业之旅后,SY Lee 与谷歌 Deepmind 实验室最年轻的产品经理 Jason Zhao 于 2021 年相识,在经历了一系列沟通之后,二者一拍即合,决定“将 IP 的生意进行到底”,而这次,他们选择的领域既熟悉又陌生——处于人文社科与理性技术交叉地带的“区块链与 AI 世界中的知识产权”。

在经历了处处碰壁的初期不顺之后,SY Lee 与 Jason Zhao 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人脉以及其他敲开了风投巨头 a16z 的大门。SY Lee 彼时扬言:“我想要彻底改变存在了 400 年的、没有复杂的法律文件和专业律师就无法运作的整个版权系统”,此外,由于此前曾被 a16z 合伙人 Andrew Chen 评价 Radish 平台缺乏网络效应,Lee 还对领导此次投资的 a16z 合伙人 Chris Dixon 表示:想在内容业务中创造网络效应。

而他们提出的解法是:借助区块链网络及协议,搭建属于内容产业的“IP 乐高”,直至将其建设成为一个“IP 宇宙”。

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Story Protocol 团队成员合照(是的,他们那时候还只是 Protocol)

2023 年 5 月,Story Protocol(后续品牌升级为IP 链 Story)完成 293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a16z Crypto 领投,参投方包括 Hashed、Foresight Ventures、Samsung Next Fund、Two Small Fish Ventures、DAO 5、Berggruen Holdings、Mirana Corp 和 SLVC 等。

2023 年 9 月,Story Protocol (后续品牌升级为IP 链 Story)已累计完成 5400 万美元融资,a16z领投,Hashed、Endeavor、Samsung Next、dao 5、Insignia Venture Partners 等参投。

2024 年 8 月,知识产权区块链 Story 核心贡献者团队 PIP Labs 完成由 a16z crypto 领投的 8000 万美元 B 轮融资,Polychain 作为战略投资者参投,其他投资者包括 Stability AI 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成员 Scott Trowbridge、K 11 创始人 Adrian Cheng 以及数字艺术收藏家 Cozomo de'Medici、No Capital 等。新一轮融资使 PIP Labs 的总融资额达 1.43 亿美元,估值也来到了 22.5 亿美元,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

完成最新一轮融资时,Story 开发者生态系统已有超过 200 个团队,为超过 2000 万个 IP 开发服务,涉及 IPFi(IP 金融)、人工智能和消费市场等多个领域。(如于 2024 年 12 月完成 31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的 Sekai、时尚领域生成式 AI 平台 Ablo 等)。彼时,Story 联创 Jason Zhao 表示:“Story 将追求创作者和 AI 产业的‘双赢’,我们试图在 AI 历史上创造转折点。”

Story 高潮:TCP/IP 与白皮书发布

2024 年 2 月,Story 发布可编程 IP 层。

2024 年 8 月,Story 第一个公共测试网 Iliad 正式上线;

2024 年 11 月,Story 最终测试网 Odyssey 上线,近 100 个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参与构建。

2024 年 12 月,Story 正式发布“让 Agent 能够相互交易 IP 的实验性框架” Agent TCP/IP。通过该框架,Agent 将可以交易它们的训练数据、创意风格、投资策略等,以开启智能经济的新时代。

2025 年 1 月,Story 开发者主网上线,开启公共主网上线前最后阶段;基于 Story 的 IP RWA 协议Aria Premiere Launch在 9 分钟内达 700 万美元购买上限。

2025 年 2 月,Layer 1 IP 区块链 Story 正式发布白皮书,白皮书题为《Story:一个点对点的知识产权网络》,发表人署名为 Story Foundation。

正如 SY Lee 在此前推文中提到的那样:“为内容创作者对抗大科技公司提供解决方案迫在眉睫,AI 的出现正将整个互联网文化置于危险境地。互联网背后的经济契约——内容创作者提供供应和内容分发商提供需求——正被 AI 的普及所颠覆,Story 作为可编程 IP 基础设施有望应对这一挑战,以 IP 乐高的形式保护 IP 主权,允许创作者设定许可和版税分享条款。”

在不远的未来,一个基于 AIGC 的 UGC MMORPG 世界已经初现端倪。

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而这也正是 Story 项目白皮书中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IP 之难:一座由 IP 连接 UGC 与 AIGC 的桥梁

作为一个前知识产权行业从业者,不得不说,在笔者个人看来,Story 选择的赛道充满了诸多挑战。除了前文中提到的 AI 生成内容、数据以及科技公司的 IP 专制等等以外,IP 本身就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

现实困境:链上与链下的囚徒法则

以往的 IP 之难,主要难在“确权”二字。

如何证明一部作品、一个应用、一套技术的著作权是你的?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类具有独特思想或专利技术的思想结晶及理论成功的所有权、原创权的认定逐渐聚焦于殊途同归的一种方法——即,一致性证明。

一条路线是公信力路线,即将 IP 的确权环节转化为依靠个人、组织或政府机构的公信力认证。无论是私人之间的担保,亦或者公证处的公证,本质上都是依赖信用、信誉作为 IP 认定的权威力量,存在诸多“人为隐患”。

另外一条路线,则是技术路线,即通过技术手段对 IP 进行确权,以明确归属、证明效力。无论是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时间戳技术,本质上都是通过文件记录生成的一串 Hash 值的不可篡改,以实现一个 IP 文档的最初记录,借此完成确权。

而区块链上的 IP 确权,还需要进行链下的主体对照、权利履行等流程,才能相互联系,完成现实世界中的权利认定与资产归属明确。目前来看,正如 RWA 需要现实资产的介入与现实监管机构的接入一样,IP 产业也很难绕开这一步。

现状是,IP 产业中的原创作者与 IP 作品犹如 2 个居于链上空间和链下空间的“囚徒”一般,链上确权还需链下验证。

Story 正是为了解决这一囚徒困境并弥合链上链下之间的鸿沟而生。

匿名经济:一套由 IPFi 支撑的生态系统

在 Story 项目白皮书中,我们可以看到,Story 网络总体分为执行层、存储层和共识层三层。

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其中,执行层包括主执行核心与专属执行核心:前者主要处理所有交易及智能合约,并激活后者;后者则包括现有的 IP 核心、预言机核心(链下同步核心)与桥接核心(跨链通信核心)以及未来的 AI 核心、ZK 核心及更多专业核心组件。

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 IP 核心主要功能在于,借助 IP 图谱跟踪原始资产和衍生资产的权利、许可和货币化;

  • 预言机核心主要功能在于,验证 IP 资产和许可的真实性,包括验证创作者的社会身份,接收链下支付,并为链下使用生成法律合同;

  • 桥接核心主要功能在于,实现跨链消息传递,允许 IP 资产在不同的区块链上使用,变相拓展 IP 资产流动范围。

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存储层则借鉴了 NAND Flash 转换层(FTL)的设计理念,对性能、可扩展性、成本、证明大小和冗余性进行了有效平衡,主要为执行层及其核心提供存储 API。与此同时,还集成了链上和链下存储解决方案,如 IPFS。

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共识层则采用了 PoS 机制与 Tendermint 的现代高性能实现 CometBFT,具备容错性、活性保证、即时最终性和模块化设计等特点,借助直接的经济激励,保证节点验证者维护区块链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而为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营提供保障。

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基于此,Story 网络有望成为一个 集 IP 管理、授权、交易、收益回报于一身的一站式 IPFi 生态。而借助此前的 AI Agent TCP/IP 框架,Story 将 AI 内容也纳入了自己的“生态宇宙”,极大地丰富了 IP 内容版图与可交易标的的同时,使得 AI Agent 融于 Story 生态而又自成一派。

Story的故事:IP吞噬一切的世界

由此,一套匿名经济系统有望在 Story 网络上逐渐建立,并越发繁荣。

未来预期:一个名为 IP 的代币参与价值流动

在 Deepseek 借助算法刺破 AI 行业的算力泡沫之际,数据、内容的价值越发重要,由此,IP 的价值也得以凸显。

基于这一背景,Story 生态代币 IP 也将成为其生态内价值流动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IP 既是 Story 生态的 gas 费代币、质押代币及效用代币,也是网络交易中介;

另一方面,IP 也是 Story 基于 POS 机制运作的激励载体和回报表现;

此外,IP 还将用于包括版税分配、许可费支付和以及使用补偿等场景;还将成为 AI Agent 交易过程中的货币。

2 月 7 日晚 9 点,IP 代币即将登录 Bybit 盘前市场,届时可提前关注市场对该代币的价值判断与价格预期。

结语:数十万亿美元市场规模的 IP 产业迎来变局

可以肯定的是,在 Story 生态逐渐丰富的现在,市场规模在数十万亿美元的 RWA 赛道与 IP 产业,即将迎来新一轮变局。

至于 Story 能否通过 IPFi 体系与 AI 框架带动更多的 IP 产业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创作者带来新的“IP 交易、管理”新范式,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https://x.com/storysylee/status/1828812173675843933

https://x.com/storysylee/status/1827363197265048019

https://x.com/StoryProtocol/status/1868696340156538959

原创文章,作者:Wenser。转载/内容合作/寻求报道请联系 report@odaily.email;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推荐阅读
星球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