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tia空投复盘:散户翻身仗,精准的预期管理,Initia究竟做对了什么?

本文约1939字,阅读全文需要约3分钟
空投并非是零和博弈的筹码,它也不应该是收割工具,它理应成为行业的信任基建。

原文作者:冰蛙(X:@Ice_Frog666666

去年,我写过一篇《如何做好空投预期管理:项目方“大格局”的正确展开姿势》。

然而,现实却讽刺地向我展示了行业的另一面——用户预期崩塌,项目方信任破产,资本陷入恶性循环,我被迫进入维权赛道。

空投也从增长引擎沦为“收割游戏”,直到 Initia 空投的出现,它不仅验证了我的观点,更证明了一场“没有输家”的空投是可能的。

Initia 这次空投向整个行业展示了什么叫大格局:用透明度构建信任,以合理的规则管理预期,让空投不仅仅是市场营销工具,更成为项目治理的基础设施。

一、Initia 空投策略:拒绝 PUA,拒绝炫技,回归朴素的用户运营思维

去年 9 月份,Initia 的两位联创有过一次采访,核心理念是希望项目跟社区保持高度一致性和创造长期持久的财富效应,并旗帜鲜明的反对短期主义,从前边第一部分的分析和创始人的发言,你会发现从产品设计、代币经济学设计到最终的空投,项目的确是在践行长期主义。

Initia 的空投仔细分析来看,并无任何特别高人一筹的空投策略,也没有吊着萝卜 PUA 用户的骚操作,尤其是整个空投近乎于“去 KOL 化”,我称之为一种朴素但非常有效的“菜市场哲学”。无它,公平、诚信、透明,仅此而已。

1、透明:规则前置、进度透明

在空投上,项目在首个测试网任务阶段,即明确给予激励,同时在结束后,不拖延、不含糊,明确告知用户,后续没有激励。

其次在整个空投期间,测试网阶段即启动反作弊机制,而非事后修改规则,消除老鼠仓疑虑,不像某些项目,先暧昧默许机器人冲量,空投开始后再磨刀霍霍。

这就像客户去明码标价的菜市场一样,进去就能看到价目,你要不要买自己决定,而不是挂羊头的价,卖的确是狗肉。

2、公平:普惠空投,动态调节

Initia 这次空投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与传统项目围绕 KOL 和巨鲸设计的空投机制不同,Initia 创建了非常具有包容性的代币分配框架,格局非常高。

零门槛覆盖:多数用户仅需完成两条推文即可获得 400+代币,将参与权下沉至真实用户群体。

长尾激励设计:在 yap 积分上,空投覆盖 4000 名用户(远超 YAP 榜单前 100 模式),使中小参与者获得与其贡献匹配的回报。

动态调节机制:剔除 100 万低阶用户,将更多代币分配给深度参与者,形成越活跃-收益越高的正反馈

整个过程,无论你是 KOL 还是普通用户,更看重规则的公平性,而不是侧重 KOL 带货效应。

3、诚信:言出必行,拒绝 PUA

在这一点上,项目在多处均有体现,基本没有模糊的承诺,创始人发推说明要月底启动,随即月底开启 TGE。

此外测试⽹与主⽹开发基本进度⼀致, 70% 后剩余 3 个⽉时间,有着清晰的规划路线;在空投中照样如此,测试网截止时间,发推和 DC 异常明确,言出必行。

二、Initia 让用户感受到了真正的长期主义

在上述三点基础上,社区用户自发维护项目就不难理解,让用户感受到真正的长期主义,而非短期的投机博弈。这种信任的积累,使用户不再只是冷漠的“空投猎人”,而是逐渐成为项目的有机参与者,甚至主动推广、捍卫生态。当规则清晰、利益绑定、价值共生,社区的粘性与忠诚度便自然而然地形成。

Initia 证明了:去中心化世界的核心,不是 KOL,而是沉默的大多数,传统项目空投往往围绕 KOL 和巨鲸设计,导致普通用户沦为“陪跑者”。而 Initia 的策略强调普惠性、贡献量化、透明兑现,让每个真实用户都能获得匹配的收益。

从商业本质来看,Initia 的成功并不依赖复杂的“魔法技巧”,而是回归最基本的商业伦理:长期主义从不需要花哨的设计,只需要把简单承诺 100% 兑现,仅此而已。

这在现实物理世界的百年老店、菜市场的商铺经营中比比皆是,简单,但能收获持续的信任。

三、展望探讨:行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空投?

空投在这个行业到底有没有必要,我想 Initia 已经给出了答案,我相信如果继续按照这种真诚的运营方法,持续进行技术开发,这个项目的生命力和高度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这个行业,在空投上眼瞅见的越走越歪,多数项目沉迷在宏大叙事上,在空投上一片拉垮,initia 证明了,只要你能老老实实做好一份拉面,这份真诚就远比比虚构的满汉全席更有生命力,这是一种很朴素的运营哲学,但我想它可能是一个破局点。

空投并非是零和博弈的筹码,它也不应该是收割工具,它理应成为行业的信任基建,在当前的行业中,一个好的空投无非是:透明(规则可验证)、贡献可量化(公平)、收益可积累(长期主义)、价值能扩散(生态绑定),承诺能践行(诚信)。

一个更深的思考在于,项目方和资本究竟视用户是流量还是资产,如果你不把用户当作资产去运营,而仅仅是流量,那么这个对立、扭曲甚至是维权就不会停止。

加密行业仍处于冷启动阶段,空投依然是必要的市场工具。但如果只把用户当作流量,而不是长期资产,那么行业就会陷入“用户短期套利-项目方收割-市场信任崩塌”的恶性循环。行业需要的不是空投生产关系的革新,而更需要项目方、资本方对规则细节与社区保持相同的认知。

或许,我们可以说,是时候要进行空投的供给侧改革了!

Initia空投复盘:散户翻身仗,精准的预期管理,Initia究竟做对了什么?

原文链接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https://x.com/Ice_Frog666666/status/1906994250111394253,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ODAILY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推荐阅读
星球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