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Rui
最近市场很无聊,就大概做个总结吧。 1、大币,就是BTC、ETH、SOL、BNB,BTC比较独立行情;ETH完全跟着纳斯达克走,还比纳斯达克更弱;SOL在解锁开始+MEME熄火之后也基本上歇逼;BNB走的最稳,BSC+Wallet只要有角度就会涨。大币现在自己没方向了,需要宏观好+美股好+微策略融资到位才会有新的一波。 2、新币就是新上线的博弈,币安相关PVP已经从所内不断的前置,大家都知道会上线现货就没有什么溢价了。IDO这里成了比谁快的游戏,上线浇不如上合约浇,上合约浇不如干脆开盘就下班,BR作为IDO的第三个其实日子最好,有前两个的预期,市场买盘强想干嘛就能干嘛,虽然没上现货但估计链上就把能做的做完了。到了KiloEX就是开盘就下班,我相信项目方没出货...因为估计真没什么买盘。至于七子夺嫡,只能说币安已经尽力了(想唱一首你还要我怎样)。Myshell和BMT就只能看项目方有没有良心了(说实话这俩我都还有点)。 Nil和Parti这俩我觉得很神奇,在我看来都是被市场拖累定价偏低了,因为社区其实都还行,也有买盘,往下去把自己做垮了对项目方没啥好处,一个月后再来看吧。GPS我只能说...向上和向下的时候都是神盘,这才是真的大开大合。 Bybit上币的基础定价从100M-50M了,项目方不努力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下班。OIK闹出那么大的一个Drama吸引了大量关注但还是没外部买盘,项目方只顾着撕逼也是真不管社区...比较好奇按照社区说法大家都锁仓项目方在护盘那谁在砸盘呢?其它一些的新项目开的也都不好。老项目里面向下的神盘Flock已经跌破投资人成本了,小飞碟上了波Bithumb之后也快速下班,万幸还没跌破最低点。Fuel和Avail的上币也算是给投资人了一个“交代”吧,和几个后期投进去的投资人了说后面也不知道咋办。 之前我的榜单那几个的上币更有趣,IP和Bera确实走的比较独立,无愧是S级。Kaito和Xter都没跌破发行价,也给大家赚了一波,其实已经很良心了,后面如果行情转好我觉得还有的玩儿。 3、老币(老公链,老DEFI等)。作为机构的主战场这块比较神奇,属于互道傻逼,DEFI里面Pendle、Uni、AAVE都有长线机构在进出,最有意思的是Cake,BSC热点一来机构和散户一起P画出了这么丑的K线。公链里面Sonic慢慢把生态搞起来了,ZKJ要做AI公链也是在慢速上涨合约持仓巨高。APT虽然生态拉垮但是有点跌无可跌,手上也有钱,ATOM说是要搞新的事情。这几个至少还在干活,也都有可以博弈的点。 4、拉盘币,说实话不太懂这方面,但是Auction那波确实大开眼界,梦回23年下半年那波韩所节奏,可惜现在韩国KYC越来越难,做出这样的效应更难,需要本地有大资源才行,其他的币安所内的拉盘币大多持续性不行,舔一口得赶快跑。 其实从去年开始,市场上能赚钱的交易者已经很少有看基本面的了,一派是看新闻和叙事,反正就是逻辑通了就大仓位搞,另一派是看资金费率和链上地址,本质上是跟着庄玩儿,就是看庄强不强了。没办法现货靠基本面,合约就是看情绪和数据。我是希望市场在接下来几个月能慢一点,给到一些现货的机会,类似23年底的Pendle,STX,RNDR这些,不然纯粹的合约PVP真的难玩儿。 最后过去两周市场上最靓的星我认为是Cheems,永远相信真诚是必杀技。(来源: Twitter )
03-26
CryptoCat
一个关于币圈作息的烫知识 上次统计5M-50M的 meme k线每小时涨跌对比,然后又抓了几百个新币分析开盘和高峰的时间,得出了最佳入场时间。 按A股的开盘时间交易是很科学的。 - 6点左右早起复盘夜里的金标,择机入场。 - 早上容易出金狗,7-8点开始,盯到11点半左右。避开中午缅北园区休息前的抛压。 - 13点-16点是价值币低吸的好时机。 - 避开17点-20点园区收工的抛压。 - 20点后是夜场激情PVP,看情况参与即可。 结论:早睡早起挣大钱,上午早起全力干(来源: Twitter )
03-16
蓝狐
为什么加密领域现在很少人谈技术谈项目,更多是pvp或直接吸血外流? 上个周期以来,整个圈子项目通胀、估值虚胖,这些都是加密圈欠下的债,是泡沫,是债就要还,是泡沫就要破。债化了之后会重启。 甚至于外部大环境,连国家都在朝pvp路径演化,更何况是币圈这个小池塘。 当人们厌倦了过于偏左的方向,瞬间漂移到过于偏右的方向时,才发现秉持中道的可贵。不管左或是右,偏离太多就会让多数人受伤而少数人收益。pvp的丛林法则对行业只会是涸泽而渔。 一切都是轮回,宛如春夏秋冬,而不幸的是这一周期我们恰好走到了冬季。 等来年梅子熟时栀子花就开了。(来源: Twitter )
03-14
Cryptoxiao
⚠️⚠️⚠️关于浏览器扩展插件的风险警告⚠️⚠️⚠️ 近期市场上出现多款声称提供MEME KOL数据分析或网页快捷操作的浏览器扩展插件,此类插件普遍要求极高权限。为帮助用户理解潜在风险,以下从技术角度说明其权限含义及可能影响: 一、高权限插件的潜在风险说明 1. 输入行为监控: 插件可通过注入脚本监听页面内的键盘输入(如密码、私钥)及鼠标操作(点击坐标、滚动行为)。 示例场景:若扩展被注入加密货币钱包页面,可能记录用户输入的助记词。 2. 剪切板内容访问: 声明clipboardRead权限的插件可实时读取剪切板文本,可能捕获用户复制的敏感信息(如交易地址、私钥片段)。 3. 本地数据访问: 拥有storage或<all_urls>权限的插件可读取浏览器本地存储(LocalStorage/IndexedDB)。若第三方工具(如未加密的钱包插件)将私钥明文存储于此,存在泄露风险。 4. 交易流程篡改: 插件可通过脚本修改网页DOM或拦截API请求,篡改交易内容(如替换转账地址、修改金额)。 技术原理:通过注入的JavaScript代码覆盖原始交易确认逻辑。 二、风险不可控性分析 1. 开发者可信度问题: 浏览器扩展的代码开源透明度有限,用户难以验证其是否存在隐蔽的后门逻辑。 2. 维护周期风险: 即使初始版本安全(例如manifest.json初始权限没有问题),但是后续团队变更、插件转让或停止维护均可能引入漏洞或被恶意利用。 3. 权限滥用可能性: 扩展一旦安装,其权限范围内行为难以被实时监控,需依赖开发者自律与应用商店审核。 三、用户防护建议 1. 权限最小化原则: 安装前仔细审查权限声明,警惕要求<all_urls>、clipboardRead、scripting等高风险权限的插件。 对比同类工具,优先选择权限需求更低的替代方案。 2. 敏感操作隔离: 使用独立的浏览器配置文件(如Chrome“访客模式”)进行加密货币交易或私钥管理,避免安装非必要扩展。 优先采用硬件钱包等离线存储方案,减少私钥在浏览器环境中的暴露。 3. 生命周期管理: 定期审计已安装扩展,停用长期未更新或低活跃维护的插件。 通过官方商店下载扩展,避免手动加载未经验证的第三方插件。 4. 技术增强措施: 启用浏览器安全防护功能(如Google Safe Browsing)检测恶意扩展。 使用沙盒环境(如虚拟机)处理高价值账户操作。(来源: Twitter )
03-12
JeromeLoo|老王
比特币近期可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美股市场仍在大幅下跌,可能拖累比特币价格,导致短期内出现进一步回调风险,有可能测试75,000美元甚至更低支撑位。虽然这两天比特币表现出相对美股强势并率先触底反弹,尤其是技术指标(如200日均线)以及市场情绪改善方面。但还是建议采取谨慎策略:短期内可以降低风险敞口,等待市场企稳后再逐步建仓,密切关注75,000美元附近的支撑和宏观经济(如通胀、降息等政策)变化。如果有足够资金或心理承受能力,可小额尝试逢低买入。个人列了一个抄底观察列表,如果碰到极端行情从列表里选择标的抄底,仅供参考:大市值:SOL、BNB、DOGE、XRP 公链:HYPE、TAO、S、AVAX、SUI、STX 应用:AAVE、MORPHO、ENA、BNX MEME板块:TRUMP、ACT、PEPE、TST(来源: Twitter )
03-10
Haotian | CryptoInsight
我看很多人诟病这一轮市场走熊的原因是:资产多如牛毛,且还在时刻批量化生产 + 过于依赖传统资金力量入场。 没错,但这只是表因,真正的内因是Crypto市场逐渐丢失了一种“内生”的价值发现、定价、评估标准和一套市场优胜劣汰演化机制。 长此以往,真正的价值资产得不到市场共识支撑,而短期谋局的垃圾资产却靠鼓噪市场情绪拉盘始终保持活跃,行业陷入一种后续无以为继的发展混沌迷茫状态。 如何破局? 技术叙事 > MEME化资产发行叙事; 差异化PMF产品应用落地 > B端技术栈商业堆叠infra重复建设; DEX价值创造+CEX价格发现组合 >DEX炒作一波流+CEX流动性退出; ico浪潮+DeFi/NFT爆发+layer2扩容+AI Agent链上之春,这些看似纯炒作的叙事背后总能沉淀出价值来。 Crypto能走过三四轮周期,靠的正是持续源源不断的“内生”创新力量,千万不要倒在过于追求外部正向性资金接盘的错误路线上。(来源: Twitter )
03-09
Cryptoxiao
从chain到dapp的思考 VC和项目方会慢慢意识到 以前的思维惯性做链+deif重放的宣传难度因为链反而变的更难了,然后撸毛人也不接受pua了 黑客松已经变成了defi重放工厂 pump的收入已经证明了 产品才是第一位 有链反而增大了推广的难度和接受度,甚至这部分的投研成本要让做投研的人来承担 最终带来的收益还不如专注于一个链 没有必要去思考下一个SOL是什么 只需要专注人在哪里(来源: Twitter )
03-05
Yuyue
平时不太吃瓜的,但这回嗯哼的瓜我从头看到尾看出来一个道理:那就是 crypto 仍然是红利最多、机会最多,和年轻人最应该加入的行业。在区块链行业深耕三年,分享给同龄人一点感悟 这个行业有三个显著特征和机会来源: 1. 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机制,高度达尔文主义——意味着你的研究深度直接决定收益厚度 2. 精英化程度低,监管不成熟——意味着上升空间广阔,现在最头部的项目三年前可能还在车库写代码 3. 高度年轻化,年轻交易者的主战场——意味着 23 岁的 00 后研究员比传统机构在某些领域更懂资产定价 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别迷信贵人提携 说人话就是:年轻就是最大资本,因为链上和找 crypto native alpha 本就是年轻人优势最大的战场。年轻人不需要任何大佬的赏识也能混出来,链上交互记录比饭局合影靠谱得多,推特上的公开信息和深度分析就是最好的老师 混乱是阶梯,只有自己很强很懂,才对别人有真实的价值,能进行有深度和高效的交流。为什么每个版本的版本之子都不太一样?因为赛季平衡度调整之后总有版本迭代,经验在 crypto 反而有可能是最影响人在下一个版本成为版本之子的束缚 ——警惕见世面陷阱 其实很多人问过我进圈成长这么快是不是因为有什么老师带我入门。我没有一个所谓“靠谁起家”的师傅,只有很多一直支持喜欢我一起交流的朋友 富人大哥对穷比年轻人的好都是投资,有代价要还的,这就是“为什么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一直觉得接触一些和自己财富等级无关的消费行为都是毒药,见世面虽然好,但是不脚踏实地很容易就会迷失自我 ——保持饥饿,保持清醒,从自己身上获取成就感 我从来没拿过我去哪里高端场所吃饭、买什么包装逼,我只觉得我 Kaito 全球 Top50、 $TRUMP 一战终于上桌吃饭很牛逼 在我还一无所有的时候我始终保持简朴远离奢侈品和高端消费,在我已经拥有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仍然对那些高大上的酒会或者高消费爱好不感兴趣。过早的接触和自己不匹配的东西只会迷失自我,而保持初心和习惯会帮助自己克制欲望 成就感的来源是什么?对我来说这个行业最迷人的不是暴富神话(这个很迷人但不是唯一理由),而是那种「我比项目方更懂他的项目」「这项目跟我说得一样牛逼 / 垃圾」的精准预判快感。当你的认知变成可验证的收益,那种成就感比什么都带劲,做预言家的爽感不是花多少钱能买得来的……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 @0xcryptowizard 说喜欢钱和喜欢赚钱是两回事:因为对于喜欢钱的人来说,钱是终点;而对于喜欢赚钱的人来说,钱是过程 ——最重要的一点,是珍惜身边的好朋友 @shirleyusy 说得好,还是相逢于微时一起赚点钱的感情稳固。最幸运的还是我有很多良师一样的益友,和这些人从熊市取暖到牛市同甘共苦一起搞钱,我能对他们有价值,他们也不让我失望 我这人很社恐,向上社交对我来说比发推 bb 30 篇深度分析还难,所以我对年轻人向上社交的行为保持尊重和理解,但是从我自己的价值观来说,圈子不同别硬融,互相提供价值以及保持平等才是任何关系正常健康运转的基础(来源: Twitter )
03-04
benmo.eth
1.周期交易者,相信周期,在囤币的历史长河中,每四年找出两个点完成一卖一买; 2.至纯至真的囤币者,在周期里起伏忍受痛苦,但内心所执是终有一日,周期的波动向上收敛,持续波动向上,不再存在周期规律。(来源: Twitter )
03-03
SoSoValue
SOL 现货 ETF 最早3月中获批,特朗普时代下加密货币储备及指数或成为时代风口 自美国大选以来,特朗普政府便展现出与前任政府截然不同的加密货币友好立场。截至发稿前,特朗普于多个社交平台表示,其数字资产行政命令已指示总统工作组推进加密战略储备,计划建立涵盖比特币(BTC)、以太坊(ETH)、瑞波币(XRP)、索拉纳(SOL)及艾达币(ADA)在内的加密货币储备。可以预见,美国国家加密货币储备已经在稳步推进,相信不久后正式建立。 新一届美国政府下的监管态势怎么走? 让我们梳理一下新一届美国政府在今年展示出的监管和政策态度。 从一月中旬开始,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于1月20日卸任后,监管部门对加密货币业务的态度随即出现重大转向。 另外,政策调整不仅体现在2月4日成立的加密资产特别工作组,更在近期大规模撤销针对Coinbase、Uniswap等头部项目的诉讼,以及集中受理XRP、SOL等主流代币现货ETF申请的监管实践中得以直观体现。上述一系列举措也与特朗普政府在加密货币领域的积极姿态高度呼应。 SOL 现货 ETF 或在三月中获批,是否有根据? 根据现行监管框架,加密货币现货ETF的上市需经历双重文件审核程序。申请主体须首先向SEC提交证券注册文件S-1进行预登记,但该文件最终生效必须以交易所规则调整文件19b-4的获批为前提。特别需要厘清的是,19b-4作为核心监管要件,其审核流程受《证券交易法》第19(b)条款严格约束——SEC须在受理后45日内公布初审结果,最迟须在240日内作出终审决定。 以最早提交SOL现货ETF19b-4的表格的Grayscale Solana Trust为例,SEC于2月12日受理,前30天内SEC虽然可以拒绝或延期,但不能直接通过,故最早在第30天即3月14日正式通过,初审窗口的法定截止日将落于3月29日,该时点可能释放关键监管信号。若该申请获批,采用相同交易所规则调整方案的其他SOL现货ETF(如Bitwise Solana ETF等)或将同步获得放行,市场流动性预期通常在此阶段启动定价反应。 若参照比特币现货ETF的极端审批案例(即在受理19b-4后第240天通过),SOL现货ETF的最迟批准日将锁定在2025年10月10日。但在当前监管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更高效的审批流程。 加密储备及更公平的加密指数或成为时代风口 Coinbase 首席执行官 Brian Armstrong 针对「特朗普正推进加密货币储备计划」事件发布评论称,「比特币或是战略储备的最佳选择,最简单,作为黄金的继承者,故事也最清晰。如果人们想要更多多样性,可以建立一个加密资产的市值加权指数,以保持其公正性。」 目前市场已上线并且稳定运行的加密货币指数包括 SoSoValue 的指数代币 MAG7.ssi,值得关注的是,在特朗普宣布推进国家战略储备的一小时内 MAG7.ssi 涨幅超 18%。其原因在于,发行于 Base 链上的指数代币 MAG7.ssi 覆盖市场上市值前七大的加密资产,包括此次特朗普提及的五种代币。 SoSoValue 分析师表示,加密储备及更公平的加密指数或成为时代风口,在今年备受关注的MAG7.ssi指数所涵盖的七大成分币中,除BTC和ETH已在市场上拥有现货ETF之外,还有四个成分币的现货ETF正在SEC文件审批中稳步推进。其中作为今年加密市场引入外部流动性的重要契机,MAG7.ssi与行业整体进展高度挂钩,无论对于左侧交易者还是右侧交易者而言,均具备极高的投资价值。 Option:值得关注的是特殊形态产品的合规路径差异:灰度投资(Grayscale)通过将场外信托基金转换为场内ETF的创新模式,虽采用S-3而非常规的S-1注册表,但仍需满足19b-4的交易所规则调整要求。相较之下,Rex资管公司另辟蹊径,尝试通过N-1表格实现"监管套利",这种突破常规的申报策略或将面临更复杂的程序障碍。 (来源: Twitter )
02-27
@tmel0211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造成这一波链上遍地尸骸的“原罪”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大家都知道有毒,却还是会小酌一口的:Pump式MEME化资产发行方式。 最初,Pump式的内外盘启动模式,能让不少P小将能够靠枯坐、试错等赢来较大概率投资倍率,加上跑出外盘后存在的市场情绪Fomo放大效应,使得Pump发行资产方式一度成为主流。 但,成也Pump,败也Pump,Pump发行资产方式本质上: 1)是短期工业化流水线发币,这种发币方式主打标准化操作、低门槛准入、快速量产,这导致大部分项目发币根本没有完整的项目规划,更无从谈起技术创新和产品落地,就主打一个批量生产,破发了,重新再产。 这样下去,发币“项目方”的成了流动性收割流水线的绝对上游,而处于下游的投资者沦为“筹码”,永远只会像无头的苍蝇一样,陷入买什么都亏,做什么都错的怪圈; 2)是对过去“技术叙事“的解构,上两轮周期也有一些无实际意义的MEME代币,但主流市场还在崇尚去去中心化思想的技术叙事,从layer1追求TPS的高性能大战,到layer2以扩展为目的的Rollup公链构建,再到模块化、账户抽象、链抽象、Staking、Restaking等等技术叙事的迭代。 虽说到最后也在应用落地上过于薄弱,但这些叙事有相当长的市场竞争内卷和消化周期,且本身技术创新、团队实力、运营积累等都会在过程中成为价值评估指标,于此同时,撸空投、Grant生态贡献、项目横向纵向合作等等都足够充分,适合长期主义Build的价值观偏好。 然而,Pump之后,MEME化一切的虚无主义彻底改变了行业生态,市场参与者不再信奉技术创新的力量,甚至不再追求长期主义PVE增长理念,而只是一味PVP的零和博弈短期利益困局中,摧毁了币圈赖以为继的技术创新价值体系。 3)是对注意力Fomo经济的过度依赖,原本Crypto的垂直细分叙事都有不同的社区,每个赛道都有一定布局的资金和用户,但当项目爆炸式增长后,用户的注意力就会被严重撕裂分散,且几乎所有人到最后的认知和决策都会抽象成:When CA,无脑冲。 这会导致注意力炒作会成为核心抓手,而擅长炮制操纵信息差的阴谋集团则会成为幕后操纵黑手。长此以往,市场上大部分用户都被迫失去holder思维,而不得已成为枯坐的P小将,和庄家斗智斗勇,吃青春饭;而项目方从TGE开始就得顶着巨大的抛压盘压力,造就了TGE即巅峰的恶性循环局面,呜呼哀哉。 如何破局?说简单点,其实就一条路:拥抱VC机构进入市场,做早期创新技术托底;吸引创新正规军团队布局,带来真正的价值创造;线性释放筹码,拉长项目的生存周期;培养心怀长期主义的Community等等。 说起来简单,但推进起来并不容易,市场需要漫长周期的自然演化。 就像开篇我说,Pump有毒,但大部分人其实不愿承认它有毒,而且还忍不住小酌一口,因为它抓住的可是人性的贪婪、投机、逐利。(来源: Twitter )
02-24
@keyahayek
U 卡 / Crypto Bank 的三座大山 * 下文是鄙人大约 1 周以前在公司内部分享的内容,当时 Bybit 和 Infini 还没有出事,不构成任何项目评判和毒奶 1️⃣资管业务安全性,尤其是放链上理财,本质上就是个收益聚合器,还是人工的,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比当年的 YFI、Autofarm 更多,尤其是复杂策略 2️⃣ 合规,如果往后面做,必须涉及到的就是买银行牌照,买银行牌照不贵,但是被收购的老员工举报一次,合规性罚的特别贵。尤其还涉及链上资管的话。这个模式里面合规性非常繁琐,业务逻辑比单纯的 Crypto Bank 复杂多了 3️⃣AML,U 卡有非常大的被电诈行业滥用的问题,但是不像交易所有合约造血,也不像泰达和传统部分交互相对较少,而且直接承兑大多数都是公司户,不直接承接散户端风险(记账在链上、承兑在三方)。 - - - 创业不易,需要的是一路升级打怪和有担当的人品,给 @Christianeth 的处理方式点赞。(来源: Twitter )
02-20
@tmel0211
分享下此次香港Consensus大会小作文: 1)和以往跑会一样,不少人都是在主会场周边的side event跑来跑去,加上对HK地图的不熟悉,跑会+约饭局,整个人腿脚都跑断了,肉体层面的疲惫无法言喻。不过这都没什么,精神层面更心累,跌跌不休,何时是个头? 2)即便如此大环境,大小活动上依然乌泱泱都是人,情绪面看一点都不熊,或许大部分人都为了“情绪价值”而来,其实人气王基本为Solana生态,活动都是场场爆满都能惊动阿Sir。相比之下以太坊、BTC layer2等相关活动就惨淡多了。只能说,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曾经它们也辉煌过; 3)虽说是Consensus共识大会,但接触多了人就感觉,这是一次最没有“共识”的共识大会?整个行业的“共识”正在被严重撕裂。技术叙事PVE共识在MEME叙事PVP共识下黯然神伤,钻石手Holder的钻石手共识在年轻P小将的Trader共识下羞于启口,老班底技术build共识在一些营销Tokenomics出彩的话题项目面前格格不入等等。看似共识分化,背后其实是行业“统一”价值观的崩塌,Consensus(共识)之后,恐怕Polarization(分化)会成为常态; 4)不少币圈老人都反应“市场大环境变了”,其实市场一定不会错,只是老韭菜过去的“经验主义‘不受用了。老韭菜用过去两个周期牛熊转换的逻辑来炒币,却发现四年周期转换失效了,市场围绕热点叙事定义牛市,来如风,去无踪,当你还在信誓旦旦牛市才刚开始的时候,牛市就已经结束了; 5)不用抱怨市场赚钱变得困难了,其实只是赚钱的受众群体变了,赚钱的模式和逻辑变了。现在的市场资产多如牛毛,市场注意力(Mindshare)控制着流动性财富,年轻能熬夜的00后P小将敢冲,赚了就跑,有精力有魄力,成了这一轮PVP叙事下的幸运儿,相比之下,老韭菜钻石手PVE的思维根本没有胜算。但,每一次PVP财富盛宴最后都有大批流动性的抽离,根本不清楚这样的鱿鱼游戏还能持续多久; 6)我能感受到一群秉承技术叙事理想主义Builder的落寞,这种失意和以往都不太一样。用一位老OG的话来说,一步步技术Roadmap落地了,也按要求TGE了,社区也维护了,叙事也结合热点持续在更新,但是币价就是拉胯扶不起来。那些心怀理想主义做事的人,如果长期得不到市场相应的馈赠,是不是意味着创新力量的枯竭?如果币圈没了理想主义极客精神,Crypto行业要用何种精神来对冲外界的赌场污名化。怎么,连伪装都不需要了吗? 7)AI Agent车上的人基本都被套的很惨,但大部分人依然对AI +Crypto叙事的未来深信不疑。我一直强调,撇开短期AI Agent落地的应用价值,AI Agent对过去layer2、ZK、模块化、链抽象等等老叙事的盘整激活价值才是关键。它能让老叙事有全新build方向,能让不落地的infra有应用前置的可能。总之,AI Agent当前泡沫破裂带来的牺牲和它未来筑底行业大换血的重构价值对比而言,不值一提; 8)二级市场的运行逻辑完全变了,BTC一枝独秀挂在天上有ETF场外资金的拖底,场内ETH和SOL、BSC正在生态位层面斗的不可开交,但无论怎么斗,市场都一致认为不存在全面普涨了山寨季了。选择什么样的火车头,决定了能收获怎样的成果,一旦选错了,结果会很难堪,比如,如果你不幸站队 layer2的话。 9)链上世界成了大部分人身在币圈的希望,但和CEX二级市场的赚钱难相比,链上纯速通PVP环境对大部分受众而言也挑战艰巨。混沌乱纪元之后,链上世界必须从资产发行、社区凝聚力、CEX衔接、技术应用落地等全链条实现打通重塑。显然一个没有资产发行门槛限制,没有持续技术创新赋能的链上故事根本无法真正意义上改变Crypto 世界。(来源: Twitter )
02-19
@off_thetarget
有必要和大家透露一点点坐庄手法-加减池子篇 假设我们是一个看起来从pumpfun发射比较“公平”的盘子 ,这里怎么老鼠仓我们暂且不谈,initial buy可以拉到10-20%,这时候分批的中转过倒几手的新地址就可以秒跟内盘了 目前的控盘率超过5成加上你自己准备的一些些拉盘资金,50-100w内可以拉盘15x-30x的市值,如果操作的比较好,主动mm+marketng配合的比较好 是可以超过50x MC 这时候就说到重点了,比如加减池子的手法,如果我希望拉盘,但是不希望太多capital投入,我有两个选择 1. 机器人刷量,保证一段时间内在dexscreen rank榜单,持续吸流和资金 2. 减池子 + 拉盘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么在池子比较薄的情况下,是可以拉出实心的大阳线的,这时候等待机器人跟上,喊上你的车头伙伴cabal,很容易高市值低流动池,这个%有时候会低于100%,越低 虚假的价格行为越夸张 那么如何不引起别人注意,温柔的出货呢? 比如 $duo ? 在满足上述的支撑位画线后,有几笔较大的买入就能塑造一个“趋势性” 趋势性的延展是非常适合“加池子” 为什么? 1. 在上升的过程中,阶梯形的加池子会让dip的价格行为变的却不明显 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就是 $trump早期的链上 k线 1分钟 都是上下波动,那就是因为池子厚,频次高,价格行为脱敏不会砸得非常狠 这种在配合温柔出货,虽然磨损大 但是不会对K线有很大的破坏 到预期目标位后,在慢慢减池子 + 出货,循环这个过程,多大框架内震荡 是很容易出货的 最后再说一遍,很重要! meme的筹码只有一次,庄是不会在底部接回来的 meme筹码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有资本完全可以重启一个盘子 🥏 最后,你能看到这个,应该买点 $duo 了 这个就是很典型的加减池子手法(来源: Twitter )
02-17
@tmel0211
看着成堆几近跌到谷底的AI Agent项目(19B——>6B),颇有种集体团灭的死亡威压感,除了心痛之外,不少人都陷入了迷茫。AI Agent板块到底怎么了? 反思复盘下,谈几点看法: 1)尸骸成山在新趋势初期阶段很常见,因为作乱者发新资产的速度远大于创新项目落地兑现的速度。大部分人都在乌泱泱一堆未能验证的概念里被迫“PVP”,虽然我们投研博主尽可能以PVE心态努力发掘价值项目,但本质上逃脱不了,AI Agent叙事革命目前还是一场套着AI MEME的假面舞会。 不过,散户的Fomo或唱衰情绪都决定不了终局,一旦AI Agent跑出可延续性的新乐高范式,主力资金的选择才能佐证AI Agent能否成势。 2)背靠AI +Crypto的历史性大融合方向,AI Agent无法被证伪。短期很多人会以web2的AI Agent的应用落地价值来诟病web3的AI Agent炒概念,这无可厚非。但,AI Agent以应用驱动的内核不会变,只不过web2选择了API调用、用户付费等商业模式,web3选择了Tokenomics。所以,一切AI Agent之上抽象的概念都会在单体AI应用场景上得到验证。 比如,DeFai类AI Agent,用TEEs实现自主托管资产只是第一步,能否让AI自主根据自然语义理解转化成实在的Swap、Staking等操作是第二步,但真正验证商业模式成熟的逻辑是AI Agent锁定TVL的增长,用户基于AI Agent执行操作的TXs的增加,AI Agent执行链上交易对于用户UX体验的优化(Gas摩擦、盈利概率等)。在这些无法验证之前,很难百分百肯定哪个项目会走出来; 在此之前,放下冲MEME的错过焦虑症,锁定一些价值项目的创新性落地利好,直到一个真正破局的可验证商业创新点出现,一个可以累积丰盈组合商业价值的成熟“地基”形成。 3)AI Agent看似已经细分到了包含单体AI、框架标准、DeFai等诸多细分领域,但基本没脱离“草台班子”的气质。 尽管任何创新领域初期都摆脱不了“乱纪元”的混沌态,但 #ai16z 开源精神图腾背后的产品里创新乏力,#Virtual 推陈出新背后的成熟Agent落地挑战,以及诸多一个dev、一个repo、一个潜在商业Roadmap就能带来的30-300M的市场预期显然偏“非理性”了。 应该说,错误的估值和定价体系,错误的PVP速通Fomo环境,跟不上的价值创新信心面等等共同造成了AI Agent短期崩塌。幸运的是,AI Agent的市场预期面还在,铁血Holder们虽然痛但还在坚守,不少有实力、有技术含量、有高门槛的创业“正规军力量”正在跑步进场,比如:#arc 对ai16z的持续追赶和挑战等等。 显然前期靠AI Agent叙事快速资产发行和MEME化玩法的AI Agent web3起项目模式已经被证伪了,而下一波的创新正在积蓄力量中,这个市场冷静期,也许正是投研发掘潜力项目的时间窗口。 Note:血流成河下,曙光未至,评论区说说,你还要不要继续死磕留守?(来源: Twitter )
02-13
@_FORAB
不愧是山寨熊市,PI 都回归了,科普一下: 1. PI 是华语圈最大的地推传销盘 2. 因手机可直接开挖,门槛低 3. 邀请他人,可以提高挖矿速度 4. 随着用户数量增加,挖矿奖励会逐步降低 5. 在叙事上,PI 币也就是派币,可以用于现实消费 6. 派币的持有者,认为它未来的市值可对标比特币(来源: Twitter )
02-11
@evilcos
过去快两个月了,非 Crypto 的 AI Agent 落地无数,竞争火药味浓得不行,尤其 DeepSeek 出来后,欧洲也出了个 Mistral AI,无数 AI Agent 基于各家 LLM API + 各大 Web2 OAuth 协议 + 各大云平台服务玩出了无数花样。反观 Crypto 行业的 AI Agent,还是一堆人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 token 价格上,几乎没人关心真正的创新及破圈。 你告诉我这还有戏?什么是未来?认真点,别自 high 了,炒币赚钱不丢人,自我催眠就真可怕。 (来源: Twitter )
02-05
@tmel0211
开工大吉!顺带说一说最近市场让人匪夷所思的点,以及若干后市趋向看法: 1) $TRUMP 币的横空出世确实给币圈带来不少“增量”,有很多通过小红书等渠道进场的新用户,但美国总统MEME币的造富效应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承接。即便来了一部分增量用户和资金,恐怕还没能转化成链上“拉新”用户就已经币圈梦破碎而被无情劝退了。 不过,TRUMP团队却像照妖镜一样,击溃了币圈多年内平衡的“技术、叙事、build、发币、赋能”的生态系统,让大家看到了币圈过于Gambling的内核。 但同样是Gambling的底牌,CEX可能已是无力回天,毕竟VC、交易所等卡守关键生态位的利己主义者会成为散户获利最大的阻碍,但DEX天然不存在这些障碍,当TRUMP一场摧毁式流动性大抽血结束之后,一次全新的链上繁荣市场也会再次启动。 Focus on 链上是2025年的主旋律,甚至无关乎牛熊。 2)DeepSeek在AI大模型算力成本定价上的破局明明对AI Agent赛道是个技术背景面的大利好,无奈其对美股英伟达的泡沫打压却让web3 AI Agent资产蒙受了一次“错杀”。 但本质上,这是AI Agent资产发行叙事泡沫的“理性”消退,市场用价格的持续阴跌道破了一个真相,现在AI Agent虽说从框架标准、单体AI、链化、DeFai、MetAiverse等叙事演化都走了一轮,但项目技术落地不成熟、阴谋集团唱主角戏、资产估值体系没有价值支撑等等“脆弱”问题都集中暴露了。 现在的AI Agent还处于Summer到来的前夜,需要一次彻底的大洗牌重构一切。 但好在,有消亡就会有涅槃重生。 3)市场是在绝对的牛市情绪中突然“熊”抬头了,一个加密友好政府+一次链上之春星星之火的迸发+市场多如牛毛的产品、协议和MEME。看基本面俨然一副币圈盛世临近的景象,但却始料未及的走熊了?虽然还不能定调,但损伤的情绪和资产亏损要修复也需要一段时间。 核心逻辑就一点:Crypto市场资产标的过多,市场又缺乏足够的增量用户和资金,靠注意力Fomo情绪根本无法带动存量老旧资产的普涨。换句话说,大家有PVE陪伴行业增长的心,但奈何为了存活只能无休止的PVP。 如果说行业终会在过度Gambling的本色下遭受一波天劫,那AI Agent新叙事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破局这一切的哪吒。 AI Agent能让老旧叙事焕发新生命力,能让链上DEX绽放新生机,能带来以产品+应用为主的新PMF内卷周期….即便短期看,AI Agent赠予了我一场空,但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无限憧憬。 因为,它能加速AI和Crypto世界的接轨,让一切变得更更美好。(来源: Twitter )
01-26
@haze0x
链上交易memecoin,产生了很多的社区原语。 可能新人看不懂大家在说什么。 GMGN为大家整理一下: P小兵:资产$1M以下 P小将:资产$1M - 5M P大将:资产$5M - 10M P元帅:资产$10M以上 车头:指地址被很多人监控,买入或卖出后具备明显盘面影响力的地址持有人。 浇给:把币卖给别人,就是砸盘的意思。 包的:形容一个确定的事件 CA:把代币合约地址发出来 枯坐:指长时间盯着链上信息,寻找机会的一种交易行为 链上皇:链上操作犀利,胜率极高,收益极高的玩家 笨蛋王:胜率极低,亏钱极多的玩家 盖帽:买入就下跌的一种行为调侃 PVP:在市值极低的时候买入,并快速卖出赚取收益的一种交易行为,同时对应的,有人会亏损。 战壕:指在链上交易 memecoin,风险极高,犹如在战壕里打仗。 扫链:不断的看发行的新资产,寻找可以买入的时机 角度:memecoin重要的是情绪和故事性,如何发现这种虚拟的价值?大家称为“找角度”。(来源: Twitter )
01-20
@V1JeromeLoo
币圈赚钱的本质,归结于四个差: 第一,信息差——我知道的,你还不知道; 第二,认知差——我懂的,你还没看懂; 第三,执行差——你我都懂,但我敢做,你还在犹豫; 第四,竞争差——你我都在做,但我做得更快、更好。 在币圈,赢家往往不是最聪明的 而是能在混沌中看清方向、稳住心态并果断行动的人 真正的机会属于那些能不断学习、适应市场并敢于出手的人 所以,认清差距,提升自己 最终跑赢市场的,永远是认知与执行的复利(来源: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