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ze香港嘉年华演讲全文:GMGN为快而生

This article is approximately 4810 words,and reading the entire article takes about 7 minutes
热点不死,Meme币不灭。

4 月 6 日,GMGN 联合创始人 Haze 在「 2025 香港Web3嘉年华」上发表了主题为「GMGN 为快而生」的演讲。Haze 表示,GMGN 解决痛点中就把握一个原则,Memecoin 交易,秒级差距决定成败。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 Haze,来自 GMGN 交易产品,这个周期我相信很多人知道,或者有用过。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关于 GMGN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款产品,以及我们这一款产品主要是做什么的。

GMGN 其实是为了解决一个痛点,为了“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痛点,接下来我会给大家解释一下。Memecoin 交易在链上如果很慢的话会有问题,对年轻人来说,他们喜欢交易 Memecoin,就需要一款“快”的产品去解决他们的痛点。

首先可以看看 Memecoin,很多人都会问 Memecoin 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会分三个板块去说:

一是,信息与资产分发价值,比传统新闻更快,因为跟钱有关系,为什么跟钱有关系?如果大家自己交易 Memecoin 的话,会发现有很多热点事件其实会通过 Memecoin 发行出来,比如说大家都熟悉的热点事件,特朗普中枪的时候会说 Fight,马上 Memecoin 就会发 Fight 的代币出来,这比传统新闻还会更快,因为大家需要快速地交易它。很多人觉得 Memecoin 像之前 Dogecion 和 Shibacoin 会有表情包或社区,其实现在的 Memecoin 更多像信息分发的方式。全球很多热点事件都会通过 Memecoin 的方式去发行出来,是信息与资产的分发方式。

二是,文化共识。比如我们很了解的 Wave Dodge 都会有文化属性,并且在整个社区里会有很强的共识。

三是,注意力变现。在交易 Memecoin 的时候应该知道,当你早期买入热点事件代币,当社区传播它并且开始更多人知道它、买入它的时候,你在早期介入就有可能在 Memecoin 上赚到钱。

Memecoin 市场爆发是在 PumpFun 出来之后,因为 PumpFun 解决了资产统一的发行标准。为什么统一发行标准很重要?因为统一了标准才会有更高效的资产分发方式出现,这就像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一样,把资产和资金的流动统一起来,就会让流通变得很高效。

PumpFun 从 2024 年 1 月份上线至今,已经发行了 890 万个代币,这在 Memecoin 之前,区块链这么多年,没有在一年里可以发行这么多资产出来。

GMGN 作为 Memecoin 交易最大的平台, 2023 年 5 月份开始创立, 2024 年 11 月份的时候数据迎来了比较大的爆发,曲线图非常明显,网站流量、月流量有 1400 万,每一天交易笔数有 60 万次。

交易 Memecoin 的人是谁?谁在使用 GMGN?其实使用 GMGN 的人很多不再是稍微年长一点的人士,更多是年轻人,在我们跟很多用户交流的时候,大部分用户都是 00 后, 20 岁出头,非常有精力,非常有活力的一批人,这批人都是加密货币新的交易者。很多人说加密货币有没有新的流量?能不能破圈?如果你更多地了解 Memecoin 的话,你会发现新鲜的血液和年轻的人都在玩 Memecoin,而不再玩以前的 DeFi、Etherscan 这些东西。

通过我们了解,大部分人都是 30 岁以下, 20 多岁的样子,另外很多人从来都没有买过股票,直接一进来就买 Memecoin,没有传统的买股票的经验。没有买股票的经验就是没有受到巴菲特的教育,长期价值、财报等七七八八其他的东西。更多的他们喜欢以以小博大的形式交易。

观念转变非常明显,他们只有一句话,比特币和以太坊太贵了,涨幅不够,我是年轻人,我可以承担风险,所以我要玩 Memecoin,这是 Z 世代年轻人的价值主张和投资观念的转变。

(如图所示)我的图表左右两边的对比是非常明显的,传统的投资者 80 后更多人会是研究白皮书、长期投资、价值主义、技术创新,这在我刚进圈的时候是这样的,我会进每个 Telegram 跟很多 Founder 去聊你的技术怎么落地,能不能和我讲一讲。但现在可能很多做价值投资的和做项目的人会碰到一个烦恼,为什么没有人跟我讨论我的白皮书了,很多人跟我讨论我的经济模型和币价,是因为新的投资群体变了,他不跟你讨论这些,他跟你讨论别的,你的社交信号、趋势周期、社区文化、文化共鸣。

在这个基础上有很多痛点改变,传统的链上交易已经不满足他们了,因为他们觉得交易太慢了,我不是来接盘的,我想抢筹,我想更公平地拿到早期的筹码,我不要和 VC、投资机构去拿了,我要自己在链上打,所以在这样痛点改变情况下,速度对于获取代币的重要性变得非常关键。大家觉得 Memecoin 是相对公平的,因为链上筹码很公开。年轻投资者无法忍受传统链上的慢,在微信群里很多年轻人说太慢了,怪我,这东西太慢了,看到这样情况的时候,我觉得 GMGN 就是解决他们痛点应运而生的产品。

GMGN 解决痛点中就把握一个原则,Memecoin 交易,秒级差距决定成败。

有一句话比较粗俗,但是社区里的共识“快人一秒吃肉,慢人一秒吃屎”类似于用户追求链上交易的本质。

GMGN 解决的“四快”:

(1)快速发现,怎么快速发现好的资产。

(2)快速决策,怎么快速决策可以买入。

(3)快速操作,比别人操作的时候更快。

(4)快速执行,怎么塞得比别人更快,“塞”就是买入的意思,这是我们社区的用语。

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扫链三栏,是 Memecoin 产品设计里社区定义的专有名,在 Memecoin 链上交易之前,没有一个产品叫扫链三栏,扫链三栏主要是为了监控链上发行的新资产,只要在链上发行的新资产马上推送给你,就像刷抖音的短视频一样,只要创作者把视频发出来,马上可以推送给你,做到一秒钟直接从链上推到你的面前,所以叫扫链三栏,做到实时发现,秒级推送。

播放一个动画,这个动画可以让大家比较直观地能够感受到什么叫秒级推送,这是扫链三栏,会“霹雳啪啦”不断地滚动,每个滚动的资产就 1 秒钟。

在资产发现之后解决用户另外一个问题,交易决策的问题,交易决策问题链上很多人知道筹码和数据是公开透明的,但是你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变成用户看得懂的东西,给用户价值的发现其实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在这家公司之前一直在做链上数据,做了四年时间,把全网数据扒拉下来。四年前我们做了一件事情,把链上的地址和 Twitter 打通,我在做 DeFi 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喜欢监控一个地址,但地址背后是谁?这个地址是什么样的人是不知道的,地址是一串数字,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我就算看了地址,这个人我不知道是谁,对我来讲没有具体的感知也没有决策的感知力,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把地址和 Twitter 打通,Twitter 名字背后的地址是什么,他到底赚不赚钱,他到底在玩什么,我们把这件事情给解决。现在如果你玩 Meme 币的话会发现谁谁谁是大 V、谁谁谁是车头,他的地址是什么我都知道,这个事情 GMGN 四年前就已经做完了。

2024 年的时候首创了“老鼠仓”的功能,在 CEX 交易里的时候大家经常说谁谁谁是老鼠仓,但其实 CEX 我都不知道是老鼠仓,你凭什么说我是老鼠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议?在于 CEX 的数据不透明,而链上的数据是透明的,是不是老鼠仓大家标出来看一看。

2024 年的时候我们做了老鼠仓的功能,这个功能推出的时候非常受到社区的欢迎,大家说我终于知道谁谁谁的地址是老鼠仓了,发现之后直接挂到 Twitter 上骂他。这个功能是数据透明最好的表现,让交易变得更公平、让决策变得更理性。在这之后,我们不断地丰富数据的维度,比如说钻石手、纸手,比如说拿一年两年,这个人是钻石手,平常很多人都说我有很多比特币我是钻石手,但现在我在链上把你标出来,所有人都知道你是钻石手。但有些人说我从来没有卖过货币但你在链上地址一直在卖币,我就把你标注纸手,所以这时你哪怕说自己不是纸手,但是你的地址是明明白白的,所有人都知道。

还有盈亏分析、代币来源,代币来源比如说从哪个交易所转个代币过来,偷偷发个代币去割韭菜,我可以抓到你,我说你从 CEX 转币出来了,你在发盘,你在割韭菜。这样数据的打造我们花了四年的时间,让更多用户能够清晰地知道他在链上交易的时候到底处于什么位置,玩的好的社区用户每个盘子在他眼里相对是透明,研究数据地址和链上数据相当于炒股票、研究财报和其他基本面的东西,是一样的。

(如图所示)这是数据页面,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数据地址,叫什么名字,什么地址,背后有个钻石标签的是钻石手,有个小鱼竿标签的代表这个地址是分发地址,这个筹码是一个地址买了大量的分发给了很多小号,这个叫捆板地址(音)。中间有一个英文名叫 Dnf,因为他跟 Twitter 连通了,所以我知道他是一个大 V,他叫什么名字,我还可以给他备注。上面的横幅有很多,KOL、VC、聪明钱、新钱包、开发者、老鼠仓、钓鱼钱包,全部给你标出来,所以你在链上交易的时候,只要用 GMGN,所有数据都是透明的,给你相对公平的环境。

我们还做了一件事情,追求用户怎么样快速地去操作去交易,这可能从做产品上会比较体会,怎么样让用户能更快地交易,我们花了很多数字去体验,比如有 500 个种子用户,不断给我们反馈建议,至今为止收到了 4000 条用户的反馈。另外有 35 万美金的亏损,这是我自己用产品时亏的,我纯粹在链上玩 Memecoin 亏出来的,所以我说花钱买了认知。另外,形成了“三点一线”的操作界面,左边是地址监控,中间 K 线,右边买卖,只要你熟悉了从左点、中间看,右边买,形成三点一线的肌肉记忆,为了让大家买入的时候更快更方便,你熟悉以后闭着眼也能买。

我们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叫快速执行, 0.58 秒,这是 Solana 上的交易速度,Solana 的速度是 0.4 秒,我们只花 0.58 秒。

我做了视频对比,左边是移动端,右边是传统钱包。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 Memecoin 交易者追求的交易速度和传统钱包交易速度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播放视频)我们这边 0.58 秒已经买完了,而传统钱包还在上链、还在转, 2.3 秒才买入,如果你跟 GMGN 的用户在同一时段交易,GMGN 的用户已经买入两秒了,你才刚刚买入,速度决定你的筹码优势和价格优势。

我们不仅有速度,我们还有年轻人的社区。我刚刚也说了,Z 世代年轻人开始通过注意力变现经济,交易 Meme 币、交易热点。同时,也有很独特的社区语言文化,这是年轻人的语言文化,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人知道。比如说你知道什么叫“浇给”“盖帽”“固定”,如果你不知道,可能这个周期你有点落伍。“浇给”的意思是我买入了以后,你买入,我把筹码卖给你。“盖帽”叫我买入以后,币价一直往下跌,像打篮球一样把篮球盖掉了;“固定”就是发现一个代币地址,但不知道是谁的,川普突然说这是我的,所以我把他的代币地址固定了,这是属于 MemecoinZ 世年轻人的社区文化。

社交行为其实也开始发生一些转变,比如说发现 CA、复制 CA、转发 CA,替代了点赞、评论、转发,他们更多在区块链的世界里通过找代币、转发代币、传播代币,去代替了他在刷短视频时的行为。当然,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因为他有经济的收益。

大家给我们社区的名字叫“P 小将”。

我刚才讲了这么多,你又追求速度,你又 P 小将,你又文化,讲这么多,这些人到底挣不挣钱?到底挣多少钱?Memecoin 到底有没有人在挣钱?我知道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问题,不然我在台上讲这么多“废话”。

我们有个教程“从 0 到 10 million 是怎么赚出来的”?如果你刷 Twitter 的话,应该看过,这是 GMGN 写的。这里面有很多例子,(如图所示)这个图跟 CEX 不一样,CEX 可以 P 可以做假,但链上是不可篡改的,到底赚了多少钱大家都看得到。在特朗普这一波,有很多 P 小将,现在这些人根据我们社区的文化,他们已经叫“P 元帅”了,因为他们进阶了,在川普上可以两天赚 17 个 Million, 1700 万美金,用速度、用注意力,用自己的精力,用趋势的力量,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

如果你想知道具体他们是怎么赚的,欢迎去外面 GMGN 的展台,我们准备了相关的教程,你可以去看看他们的链上地址,他们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总结一下,GMGN 其实就是用速度为用户捕捉热点,用速度为用户分发资产,用速度为用户变现价值。

GMGN 交易平台还做点其他的什么事呢?我们也是公链的建设者,给公链带来很多价值:

一是,有最活跃的链上交易 Degen,就像“P 小将”,在链上每天单日交易笔数都是几百次,这样快速交易的用户在很多链上是没有的。

二是,有良好的产品体验。

三是,有 Meme 交易流动性和社区文化。

四是,有自建交易节点,可以改进公链交易速度。

五是,代币质押维护公链网络安全。

六是,帮公链做数据解析,有很多交易数据可以基于公链数据解析,为公链提供价值。

我们是公链建设者,在 Solana 上赚了 6000 万美金,但一个美卖,全部质押了,我们不是买买提的公司,我们是重视长期价值,并且真的为公链做建设的公司,如果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把质押地址发给你们,真的是 6000 万美金的 Solana,当然 Solana 现在跌了一点,可能有点变化,但确实就是这么多的钱,没有卖过。

很多人看到现在 Meme 币一直在下跌,但我觉得只要热点不死,就会有热点资产发布,虽然你看不到很大市值的 Meme 币,但是小的 Meme 币还是会层出不穷地出来。

热点不死,Meme 币不灭,谢谢!

This article is from a submission and does not represent the Daily position. If reprinted,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

ODAILY reminds readers to establish correct monetary and investment concepts, rationally view blockchai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risk awareness; We can actively report and report any illegal or criminal clues discovered to relevant departments.

Recommended Reading
Editor’s P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