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ily星球日报讯 Vitalik 表示:“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扩容方式大概可以理解成 hybrid L1 + L2,但是我觉得还没有人足够明确定义哪些交易应该在 L1,哪些交易应该在 L2,‘一切都放在 L2’这个答案比较难接受,因为:
*这样容易失去 ETH 的 medium of exchange, store of value 等等的位置。如果你担心 L2 偷 L1 的用户,不还给 L1 什么回报,这个问题在一个L1 几乎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会更严重;
*跨 L2 的操作还是需要 L1.如果一个 L2 出问题,用户还是需要有办法自己搬到另外一个 L2.所以有一些很难避免 L1 的 use case。
‘一切都放在 L1’这个答案也比较难接受,因为:
*如果 L1 支持很多交易,容易变中心化,即使用 ZK-EVM 等等的技术;
*世界对链上的交易的需求是无限的,不管 L1 的 TPS 多高,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应用需要 10 倍更多 TPS。
L2 不只做扩容,L2 也能通过“preconfirmations”提供更快的确认速度,也能通过“sequencers”避免 MEV 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 hybrid L1 + L2。我觉得 L2 的角色会继续改变,比如,现在好像 EVM 兼容 L2 已经足够了,有可能我们会看到更多注重隐私的 L2 (aztec、intmax 等等),有可能会有更多 application-specific L2(如果一个应用想控制自己的 MEV 情况,这里有好处,等等)。所以短期的话,我觉得我们应该继续同时提高 L1 的能力,增加 blobs 给 L2 更多空间,推动跨 L2 的互操作性,然后市场自己会决定那种扩容方式适合那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