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编译:深潮 TechFlow
Polygon 是 Crypto 中最常用的链之一,其向圈外发展的各类举措,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成就。然而,过去也有人批评 Polygon,认为它“只是一条侧链”而无法与“以太坊对齐”。
但随着 Polygon 2.0 的发布,这些批评的声音可能会消散。关于 Polgon 的终局、Matic 币的改名,ZKSupernets 以及后续 Polygon 的发展策略等话题,两位联合创始人 Nailwal Mihailo Bjelic 发表了他们的观点和看法。
他们的目标是“结束Web3的基础设施时代,使得应用程序而不是基础设施成为生态系统的主角”。
以下是本次对话的主要内容,由深潮进行编译:
主持人:David, bankless
主讲人:Sandeep Nailwal (@sandeepnailwal) Mihailo Bjelic(@MihailoBjelic), 两位 Polygon 联合创始人
视频归属:Bankless 播客
节目:链接
发布时间: 7 月 26 日
关于 Polygon 2.0 的设计
Polygon 2.0 的设计理念:Sandeep Nailwal 强调了 Polygon 2.0 的设计理念是源于 Web 2.0 的互联网,特别是其两个关键特性:无限可扩展性和统一的流动性。
他解释说,如果 Web 3.0 想要达到 Web 2.0 (当前互联网)的规模,那么它需要具备这两个特性。无限可扩展性意味着随着更多的应用和软件的创建,网络可以持续增长。统一的流动性则意味着信息和价值可以在网络中无缝流动。
Polygon 2.0 的技术架构:Sandeep 和 Mihailo 详细讨论了 Polygon 2.0 的技术架构。他们提到了一个名为“聚合层”的概念,这个层可以将 ZK(零知识证明)递归地组合在一起,并在以太坊上提交单一的证明。这样,一个链上的交易可以在另一个链上验证,实现跨链交易。
Polygon 的发展历程:Mihailo Bjelic 回顾了 Polygon 的发展历程,他们鼓励实验,开发了多个客户端,进行了多个 ZK 项目,甚至进行了数据可用性的实验。他们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开始逐渐向一个更具体的架构靠拢。他强调,这个过程持续了近两年,现在他们对这个架构非常有信心。
Polygon 的未来计划:他们还提到了 Polygon 的未来计划,包括 Polygon POS(权益证明)转变为 ZK,以及他们对于这个新架构的信心。他们表示,这个新架构是他们过去两年与多个 ZK 团队合作的结果,他们对这个架构非常满意和自信。
ZK 的作用和 PoS 升级
零知识证明(ZK)在 Polygon 2.0 中的应用:Sandeep 解释了零知识证明(ZK)如何被用于扩展区块链网络。在区块链网络中,如果你需要证明一笔交易的有效性,你不需要提供所有的交易数据,你只需要提供一个 ZK 证明,证明这笔交易是有效的,它可以大大提高区块链网络的可扩展性。
ZK 的优势:Sandeep 强调了 ZK 的优势,包括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于 ZK 证明是有效性证明,所以一旦你在以太坊上提交了一个 ZK 证明,以太坊就可以确认这笔交易是有效的,你不需要等待 7 天的撤回期。
此外,由于 ZK 证明的计算成本较低,所以你可以在以太坊上提交大量的 ZK 证明,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可扩展性。
Polygon POS 链的升级:Sandeep 和 Mihailo 讨论了 POS 升级。他们强调,不希望 Polygon POS 链在 Polygon 2.0 的愿景中被遗忘。因此,他们计划将 Polygon POS 链升级为 ZK EVM 技术。
这个升级有两个主要的结果:一是 Polygon POS 链将成为最广泛使用的链之一,二是这个升级将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关于 ZK 的未来计划:Sandeep 和 Mihailo 还提到了 Polygon 的未来计划,包括继续优化 ZK 证明的性能,降低 ZK 证明的成本,以及推动 Polygon 2.0 的发展。他们表示,他们对 Polygon 2.0 的愿景充满信心,并期待看到更多的应用和软件在 Polygon 2.0 上创建。
用户需要做什么、何时升级?
在 Polygon POS 链的升级过程中,对于终端用户来说,这将是无缝的。
他们不需要进行任何特殊的操作,因为这个升级过程主要涉及到的是验证者和开发者。验证者需要进行客户端升级,这与他们经常进行的其他升级或硬分叉类似。此外,由于 Polygon POS 链上的资产将需要与新的互操作性桥接,因此 Polygon 社区需要通过投票和治理过程参与其中。
Polygon POS 链将升级为一种被称为validium的解决方案。在 validium 中,共识层在以太坊上达成,而数据层在以太坊之外的地方达成。
这种解决方案可以提供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交易费用。至于升级的时间,这将取决于社区的反馈和治理过程。
他们计划在几周内发布一个正式的 Polygon Improvement Proposal(PIP,Polygon 改进提案)供社区讨论。
在发布实际的 PIP 后,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来收集社区的共识。然后,实施过程将分几个阶段进行。
Sandeep 和 Mihailo 对这个升级过程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将使 Polygon POS 链成为第一个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实现去中心化的二层网络。
$MATIC 和 $POL,超生产代币的概念
Matic 代币将升级为 POL 代币,一对一的升级。这个升级是必要的,因为代币本身需要演变并获得新的功能。
对于所有实际的目的和用途,只是由于 Matic ERC 20 合约的性质不可升级,技术上需要部署一个新的 ERC 20 合约,即 POL 代币。
超生产代币:Sandeep Nailwal 解释了他们将 Matic 代币称为第三代代币的原因。第一代是比特币,它作为网络的代币,对于持有者在网络中没有任何实用性。然后是以太坊,每个以太坊持有者都可以参与以太坊主链,并通过质押参与保护网络。但这只能在以太坊网络本身上发生。
而在 Polygon 的情况下,你可以使用一个单一的代币在数百个链上进行验证,你并在链上扮演多个角色,如验证者、序列器、数据可用性提供者等。这就是Work Token的概念,即你可以使用这个代币在更广的网络中做工作,为网络提供价值。
为何叫 POL:主持人 David 询问为什么被命名为POL,而不是POLY,因为这似乎更符合 Polygon 网络的主题。
Sandeep Nailwal 解释说,他们确实考虑过将新代币命名为Poly,但是他们发现已经存在一个名为Polymath的代币,这是一个 2017 年的 ICO 项目。
他们不想与这个项目混淆,所以他们选择了POL这个名字。他们想要保持一个高质量的、只有三个字符的代币名称,就像 Bitcoin 一样。所以,POL代币的命名主要是为了避免与现有的代币混淆,并保持一个简洁、高质量的代币名称。
此外,他们基于新的代币,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理框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协议治理、系统智能合约治理和社区财政治理。这个治理框架是与社区一起工作出来的,他们很高兴看到社区对此的积极反馈。
Polygon 的终局,ZKSupernets
Sandeep Nailwal 表示,他们一直以来的终极目标就是创建一个无限扩展的网络,所有的链都可以作为以太坊的二层网络,并且所有的链都可以通过 ZK 证明进行互操作。
他认为,这种架构可以实现无限的可扩展性和无缝的互操作性,这是实现主流采用(mass adoption)的关键。
Sandeep Nailwal 和 Mihailo Bjelic 提到了zkSupernets的概念。在这种架构中,多个链可以作为以太坊的二层网络,并且所有的链都可以通过零知识证明(ZK)进行互操作。这意味着,每个链都可以独立运行,同时又能与其他链进行无缝的交互。
Sandeep Nailwal 解释了他们的 zkSupernets 计划。他们计划将现有的 Polygon 网络升级为 zkSupernets,这将使 Polygon 网络能够实现无限的扩展性和无缝的互操作性。已经有很多项目正在开发或已经部署了 zkSupernets,他们期待看到更多的项目加入。
Mihailo Bjelic 也强调了 zkSupernets 的重要性。他认为,随着Web3的发展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专用链,这就像Web2中的专用服务器。所有这些专用链都将通过 ZK 证明进行安全保护,并且都将连接到同一个流动性源,实现无缝的互操作性。
Sandeep Nailwal 进一步解释说,他们的目标是结束Web3的基础设施时代,使得应用程序而不是基础设施成为生态系统的主角。他认为,只有当基础设施足够强大,能够支持Web3扩展到数亿用户时,这个目标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