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香港监管清晰优势,Cryptoflow正构建下一代Web3基础设施栈

本文约200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3分钟
重新定义链上数据分析范式。

DEX 开启交易新纪元

如果说 CEX 统治了加密货币的黄金十年,那么在过去一年内爆发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生态正在重塑交易市场格局,时至今日其现货交易量已达中心化交易所(CEX)的 20% , 25 年 1 月 DEX 现货交易量触达 4541 亿美金,相比 24 年 12 月的 3238.9 亿美金环比增长 40% 。期货交易量已超过 CEX 的 10% , 24 全年 DEX 期货合约累计交易量已超过 1.5 万亿美元。DEX 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交易物、出入金渠道、交易模式、结算及储蓄工具,将是新金融时代的起点。

沼泽上的大厦,摇摇欲坠的新时代

正当 DEX 生态高歌猛进的同时,DEX 龙头,号称“去中心化币安”的 HyperLiquid 遭遇了一场价值数亿美元的链上攻击,一位匿名巨鲸利用平台漏洞,通过操控市场价格,导致 HyperLiquid 的资金池遭受巨额亏损。这一事件使得 HyperLiquid TVL 由 654 M 降至 273 M,下跌将近 60% ,HYPE 价格暴跌,开发者大量逃离。为了应对危机,HyperLiquid 采取了紧急措施,下架相关合约和强制平仓,这一“拔网线” 式的操作引发了市场对去中心化治理的质疑。此事件揭示了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在风控和治理上的脆弱性,并引发了对其未来发展的担忧。

与其说是对链上预言机的依赖瞬间击溃了 HyperLiquid 的资金池,不如说是脆弱的基建无法支撑这一体量的商业巨头。与 CEX 封闭式的系统及风控管理模式不同,各类开源协议以及零门槛开放入驻的公链为 DEX 提供了疯狂生长的土壤,正是这种易开发性或者说易复制性,得以在短时间内促成 DEX 盛世。然而随之而来即是链上应用过载但基建严重缺乏,通用基建和各类协议代表着同质化与共享风险,一个协议的漏洞足以瞬间波及上百家 DEX,带来上千亿美金的损失,如果大厦建立在沼泽上,那么建的越高越危险,用户头顶上的危楼何时将会倒塌?

基础设施:挖掘Web3规模化应用富矿

DEX 模式的成功在于革新,这一共识需要与之匹配的坚实基础,基建正是这样一把钥匙。

当前全球Web3基础设施的竞争已进入深水区。基础设施的演进正在改变Web3的经济模型。从 Gas 费优化到跨链互操作,从数据可用性到结算确定性,每一个技术突破都在重新定义价值捕获方式。这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优胜劣汰,这种竞争本质上是对下一代互联网标准制定权的争夺。

想要充分挖掘 DEX 时代的新金矿,基建的打造需要正视当前的行业现状:高性能高 TPS 公链持续发展,链上交易衍生品实时性要求,市场对高性能底层架构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与此同时高性能大数据正在带来开发者成本危机。

1.公链性能革命驱动数据爆炸

- TPS 跃迁:

  - Solana 50000+ TPS

  - Aptos 实现 200, 000 TPS(通过并行执行框架 Block-STM)  

- 数据量激增:

  - Solana 单日链上数据在数百 GB 至 1 TB

  - 模块化区块链(Celestia 等)日均 rollup 数据提交量超 400 亿条

- 衍生品统治:

  - 永续合约占全市场交易量 78% (Bybit 2025 Q1数据)  

  - 高频做市商要求 ≤ 100 ms 的链上价格反馈  

2. 开发者成本危机

• 自建实时数据系统成本对比:

借助香港监管清晰优势,Cryptoflow正构建下一代Web3基础设施栈

Cryptoflow:构建下一代Web3基础设施栈

基于以上现状,这一轮基础设施升级的核心之一,便是数据。纵观全球,Dune、Chainalysis 等百亿市值的数据巨头正在不断升级以匹配公链及应用需求, 聚焦新兴的香港市场,可以发现加幂科技(Cryptoflow)的核心数据层ChainStream,也在承担同样的责任。

ChainStream 正在重新定义链上数据分析范式。凭借多年积累的大数据中心运营经验,依托自主研发的 AI 算法与分布式计算架构,为全球Web3.0 用户和从业者提供实时链上数据查询、智能数据分析和市场数据监控等服务,有效降低数字资产投资决策的信息不对称。

1. 数据解决方案与技术壁垒

- 流处理层:

  - 亚毫秒分片:时间切片粒度从 10 ms 压缩至 0.5 ms,支持衍生品闪电订单

  - 混合计算:FPGA 硬件加速模块处理 80% 的常规事件(降低 CPU 负载成本 40% )  

- 标准化层:

  - 新增 Move VM 2.0 (Aptos 主网)与 FuelVM 全指令集解析

  - 开发者迁移新链耗时降至 4 小时(通过 AI 生成适配模板)  

除了性能层面的提升以及主流市场的覆盖,ChainStream 保持开放性, 重视新兴公链的数据支持,以区块链项目为核心,以社区和开发者为目标人群,为各个生态的应用提供优质且有深度的数据服务。

借助香港监管清晰优势,Cryptoflow正构建下一代Web3基础设施栈

2. 区块链及 AI 基础建设

除了数据服务,Cryptoflow 通过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及 AI 基础建设,围绕区块链数据与链上资产,为加密领域各类机构,企业与用户提供专业的数字金融解决方案,发掘并陪伴新兴产品与技术成长。

应用层面:通过自主搭建的应用链承载并扶持浏览器、钱包、Defi 协议、NFT、GamefI 等各类区块链应用,激励新兴团队创新,共同扩大并革新香港区块链生态;

资产层面:通过自研的 RWA 底层协议, 404 协议,结合多年的传统金融经验,完成链下资产向链上资产的映射,打通区块链资产发布、升级、转账、跨链、交易全流程;

比起硅谷在技术创新上的先发优势、新加坡在监管沙盒上的灵活政策,香港案例的特殊性在于,它证明了监管合规与技术创新可以相互促进。当其他地区还在争论监管是否扼杀创新时,香港已经通过清晰的牌照制度培育出 Cryptoflow 这样的合规原生企业,这种监管先行的路径或许将成为更多金融中心发展Web3的参考模板。

作为香港Web3.0 领域的先行实践者,Cryptoflow 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一方面依托大数据中心资源优势,为两大核心基础设施平台提供稳定可靠的算力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依托本港和全球高速增长市场,与当地监管机构及行业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耕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Odaily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ODAILY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推荐阅读
星球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