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本文约3460字,阅读全文需要约5分钟
RTFKT从潮流明星到烫手山芋,散户玩小图片丢钱又丢图片集体怒告Nike赔偿500万美元,「元数据Rug」后才是真Rug?

4 月 24 日,有人发现曾经的顶级蓝筹 NFT 工作室 RTFKT 旗下项目 CloneX 的图片数据在各大交易平台上都无法显示,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标语「此内容已被限制,以这种方式使用 Cloudflare 的基础服务违反了服务条款」,此事在社区引起热议。

而在一天之后的 4 月 25 日其母公司 Nike 便被起诉,以澳大利亚居民 Jagdeep Cheema 为首的 RTFKT NFT 购买者在纽约布鲁克林联邦法院提起的一项拟议集体诉讼中表示,在 Nike 突然关闭了这些业务后给他们带来了重大损失。曾经被 Nike 收购的最强 NFT 潮流 IP 项目为何沦落至此呢?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元宇宙」的 Nike——RTFKT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RTFKT 这个名字因为与人造物的英文「artifact」发音相似而来,同时这个名字也代表着其品牌理念。一开始只是一个以打造「元宇宙的 Nike」为目标的数字运动品牌,而在当时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选择与 NFT 项目合作,adidas 与 BAYC、PUNKSComic 的联动也驱使了 RTFKT 和村上隆联合发行了 CloneX。

而正是这个契机让加密圈更加熟悉这个品牌,而后真正的 Nike 也收购了这个「元宇宙的 Nike」。高达 40 个以上的联名项目独霸榜首,从村上隆到 Jeff Staple,从 RIMOWA 到 Nike,几乎是最炙手可热的加密圈中的最顶级潮流 IP 之一,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RTFKT Studio 硬核 Rug

而在 2024 年 12 月,一则公告犹如晴天霹雳,在这则声明中,Clone X 的项目方宣布将终止 RTFKT 的运营。这个被「Nike」收购的工作室,几乎无任何预兆的单方面宣布终止运营。当时的 NFT 市场所有回暖,而此举让当时 CloneX 的地板价直接下跌了超过 60%。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RTFKT 联创 Benoit Pagotto 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 RTFKT 与传统行业巨头相比有哪些优势时说道:「我们有他们没有的资源,也就是我们有他们没有的文化——加密文化。他们不可能会花大量时间、每一天都去学习这些知识。」而加密 KOL 对此讽刺道,CloneX 一开始的发行使用的便是 GoDaddy 和 Cloudflare「存储小图片」和手动的荷兰拍赚到了 1 亿美元的销售额。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最后一个站着的人

而正当以为在 4 年后这个讽刺得到了应验,无数 Holder 盯着 OpenSea 和 Blur 上自己的 CloneX,高呼「I Got RUG by Nike」,也许这是 Benoit 曾提到的加密文化,即使项目方「Rug」了,只要「Token」还在就有社区自治的可能性。而连图片本身都消失后,这套逻辑似乎再难自洽。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这场风暴中几乎是只有一个团队成员站了出来承担责任,Samuel Cardillo 宣称自 4 月初以来,团队就计划将 NFT 都去中心化,因此并未选择与 Cloudflare 进一步续约,而 Cloudflare 搞错了这个每年超过 50 万美元的合同的到期日,原定 4 月 30 日到期的合约被提前了好几天。

而事情发生的当下虽然 RTFKT 被高强度「FUD」,但 Samuel 高强度的对线网友以及解决问题的态度赢得了社区的尊重,被称为「最后一个站着的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久没在 X 上发文的 Zaptio,于 Instagram 发布的 20 张精彩「退休生活」的动态。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正义执行?被起诉的 Rug NFT

在 RTFKT「丢失图像」的后一日 Nike 便被提起集体诉讼,事实上在 Crypto 世界「被 Rug」已经屡见不鲜了,但能够追回属于自己的资产的却寥寥无几,而这次集体诉讼主要有两个指控,一是 Nike 违反纽约、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和俄勒冈州等地的消费者保护法以及 RTFKT NFT 是未注册证券,Nike 未披露相关监管风险,违反了美国的证券法。虽然关于 NFT 是否能判定为证券目前还不明朗,但类似关于 NFT 的消费者获得赔偿的案例在此前确有发生。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此前奥尼尔与其儿子迈尔斯·奥尼尔「Myles ONeal」共同创立并推广了基于 Solana 区块链的 Astrals NFT 项目,包含 10,000 个 3D 头像 NFT,由艺术家 Damien Guimoneau 设计。项目承诺打造一个虚拟世界「Astralverse」,用户可通过 NFT 进行社交、游戏等活动,而奥尼尔以「DJ Diesel」的身份在社群以及社交媒体上推广项目。

就如同许多 NFT 项目一样,Astrals 在 FTX 崩盘后价值暴跌。直至 2023 年 5 月,投资者 Daniel Harper 等人提起集体诉讼,指控奥尼尔推广未注册证券「Astrals NFT」违反美国证券法,原告称奥尼尔的明星效应诱导投资。2024 年 8 月,佛罗里达联邦法官 Federico Moreno 裁定,原告合理指控 Astrals NFT 为证券,且奥尼尔作为卖方通过推广行为吸引投资。11 月,奥尼尔同意支付 1100 万美元和解金,结束诉讼,其中 290 万美元用于律师费用,其余赔偿 2022 年 5 月至 2024 年 1 月 15 日购买 Astrals NFT 的投资者。

但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与奥尼尔「个人」这类项目方不同。因为 NFT 的法律地位仍不明,此次 Nike 的案例可能并不会由违反证券法作为突破口,也可能不会有 500 万美元的赔偿,但无论如何 Nike 公司很有可能会「付点钱」平息众怒。

NFT 到底该如何存储?

存储 NFT 数据最糟糕的选择是在 Cloudflare 或亚马逊这类中心化的服务器上。如果一个 NFT 项目的元数据和媒体文件存储在一个服务器上,而创建者停止维护该服务器,那么该数据将永远消失,从而最终使 NFT 成为白板。因此大部分的 NFT 项目会兼顾图片质量和运营成本选择 IPFS 和上文中提到的 Arweave。

去中心化存储

大部分项目方最常用的是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这是一种基于内容寻址的去中心化存储协议,IPFS 通过文件本身生成的哈希值作为唯一标识,用户只需凭借这串哈希,即可从任意节点获取内容。这种方式让数据不再依赖单一服务器,天生具备抗审查、抗故障的特性,像水流一样在全球节点间自由流动。但缺点也很明显 IPFS 并不自动保证文件的持久存储,内容是否存在,取决于是否有节点持续保存。因此,许多项目方需要主动「Pin 钉住」文件,或借助专业服务,确保数据长期可用。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而 RTFKT 团队宣称通过 ArDrive 将图片数据上传到 Arweave,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文件存储网络,和 IPFS 相比它可以保证文件存储的持久性。用户支付一次性费用来支付 200 年「或更久」的存储成本。Arweave 网络中的矿工被激励使用 AR 代币来复制和存储其他矿工很少存储的数据副本。这确保了文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丢失,不需要原始上传者的持续维护。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Blockweave 的存储数据结构

Arweave 在 BlockWeave 的结构中存储数据,每个新的数据块都与前一个区块和一个历史区块相连。矿工必须证明他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些随机选择的历史区块,从而挖出新的区块并获得奖励,这确保了较早的区块被保留下来。

使用 IPFS 或 Arweave 比依靠中心化存储要好得多,但它仍然需要指向链下。将 NFT 元数据和媒体存储在与 NFT 相同的链上是最抗脆弱的方法,但在链上存储数据的成本很高,因此保持元数据在链上而媒体数据在链下的 NFT 项目方是比较流行的趋势,但是对加密文化来说,纯链上的 NFT 社区是必不可缺的,他们的社区往往也更加纯粹且强大。

以太坊上的链上 NFT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像 Nouns 和 Loot 这样的 NFT 项目在以太坊上很早就实现了 SVG 图像的完全链上存储。以 Nouns 为例,项目使用自定义的游程编码「RLE」对每个图像部分进行无损压缩,并将压缩数据直接存储在链上,通过这种方式无需依赖外部指针「如 IPFS 等」。随后,这些压缩数据被解码为中间格式,并通过链上批量字符串拼接生成 SVG 矩形集合,最终构成完整的 SVG 图像,再进行 base 64 编码。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尽管相当复杂,并且此类 SVG 的图像上传 Azuki 或 CloneX 这类高精度的 NFT 比较不现实,但这并不影响「链上」NFT 的魅力,他们往往超过了 NFT 本身,而是代表了某种文化或者社区力量,像是 Nouns DAO 致力于构建身份、社区、治理以及可供社区使用的金库,Nouns 直到现在依旧活跃在许多 Base 生态的项目中。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而 Loot 的创始人 Dom Hofmann 曾是 Vine 的联创,他的一个副业中是创建一个基于文本的冒险游戏,它也叫 Loot。而开发过程中他编写了一个随机物品生成器,一个可以返回各种武器、盔甲和配件名称的软件,这便是 Loot 的诞生。

在 Loot 项目中,图像以 SVG 格式直接嵌入智能合约,通过 tokenURI 返回,且可以根据链上数据动态变化,同样实现了完全链上、动态生成的特点。

他的呈现模式也许十分十分简单,仅仅是文字和简单的图形,但他背后的意义却更有深度。Dom 曾被问道,为建设一个世界,谁会无偿做出多少贡献呢?他回答道「归根结底,这些只是清单上的项目。这只是人们如何看待它、如何赋予它价值。而价值不一定是一个用美元计量的金额,它可以是许多东西。」如他所说 Loot 概念影响到了 NFT 与 Crypto Game,现在还在活跃的 Smol 背后的 Treasure DAO 便是从这个概念应运而生的。

利好 Ordinals?

在此次 RTFKT 事件发生时,社区内出现最多的声音便是,这件事利好 Ordinals。Ordinals 被认为不同于大部分以太坊的 NFT,是完全上链的。

比特币上的 Ordinals 协议通过 Taproot 脚本路径,将图像、文本等数据直接写入交易中,将数据「铭刻 Inscription」进「聪 Satoshi」里,并通过对 Satoshi 单位进行编号,使每一个 Satoshi 都具备独一无二的身份。通过这种方式让 Ordinals 的数据完全存储在比特币区块链上,不过这同时也带来了高昂的存储成本和数据大小受限的问题。

也正因为存储成本的高昂以及存储数据受限,BTC 的 NFT 生态更加独具一格,相比于以太坊功能性或 DAO 组织的模式,BTCNFT 中的「生存者」,是依靠更加深度的「文化」传承。不管是前段时间以 0.2 BTC 的超高发售价发行的 Taproot Wizard 背后传承的自 2013 年的比特币社区广告《Magic Internet Money Wizard》,还是 NodeMonkes 作为第一个原创 10 K 比特币 NFT。

延伸阅读:《一文解析比特币 memeNFT,光头巫师 Taproot Wizard 在致敬和表达什么?

耐克NFT「元数据Rug」风波:谁为「消失的小图片」买单?

在这个时代还在坚持做 NFT 的项目方几乎寥寥无几,而也没有人知道下个时代 NFT 会变成何种形式。他会是「证券」?所有权证明?亦或者独立的 AI Agent?不同于 Memecoin,只需要合约在链上可供交易社区便能够「肆意发展」。对非同质化货币来说,无论他仅仅是一张图片 IP 还是功能性「收据」,元数据的所有权都无比重要。此次的事件是一个警钟,不论对项目方还是参与者而言皆是如此。

原创文章,作者:区块律动BlockBeats。转载/内容合作/寻求报道请联系 report@odaily.email;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请广大读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理性看待区块链,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推荐阅读
星球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