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OdailyChina)
作者 | 叮当(@XiaMiPP)
Web3的理想是去中心化的信任,但在现实中,信任往往脆弱。Sign ,一个以链上身份验证和代币分发为核心的协议,承诺为Web3生态带来透明与安全。然而, 4 月初,其代币分发平台 TokenTable 因 Wayfinder 项目($PROMPT)分发事故引发争议——一个旨在构建信任的协议,却因社交行为漏洞被外部参与者利用。这场风波将 Sign 推上风口浪尖,也成为其技术与责任的试炼场。
4 月 24 日,Sign 宣布即将进行快照,原生代币 SIGN 的 TGE(代币生成事件)进入倒计时。TokenTable 通过透明的补救措施与全面补偿重建了社区信任,Sign 则以更稳健的步伐迈向Web3基础设施的前沿。从链上签署工具到全链验证协议,Sign 如何在挑战中成长?能否在信任的赛道上重塑规则?
从 EthSign 到 Sign:链上信任的起点
Sign 的故事始于 2021 年的 EthSign,一个链上文件签署平台。通过 EthSign,用户能在区块链上验证文档一致性并完成签署,为智能合约、资产归属等场景提供可信支持。2024 年,团队推出 Sign Protocol,将愿景扩展到更广阔的链上身份验证与代币分发基础设施。
Sign Protocol 通过聚合链上凭证,为代币空投、DAO 治理、身份认证等场景提供透明、可追溯的机制。例如,它能确保 DAO 投票的身份合法性或空投分配的公平性,精准解决Web3的信任痛点。截至 2024 年,Sign 已服务于 Movement、Starknet、ZetaChain 等 200 多个项目,年收入达 1500 万美元,展现了其商业潜力与广泛适用性。Sign 的目标是为Web2用户进入Web3铺平道路,打造标准化的信任基建。
资本背书:行业信心的基石
Sign 的雄心获得了顶级资本的青睐。2022 年,EthSign 完成 12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Sequoia Capital India(红杉资本印度)和 Mirana Ventures 领投,Amber Group、Circle Ventures、HashKey Group 等机构参投。2025 年 1 月,Sign 再获 YZi Labs 领投的 1600 万美元融资,Altos Ventures、HackVC 等机构跟投。
币安创始人 CZ 曾在邮件中表示,验证与分发机制是Web3信任的关键。这一评价不仅凸显了 Sign 的行业价值,也为其赢得了权威背书。新资金将助力 Sign 深化与交易所、政府机构的合作,探索 AI 驱动的验证应用,并推动 SIGN 代币生态建设。资本的持续加持,反映了市场对 Sign 作为Web3基建的信心。
产品与挑战:事故中的技术淬炼
Sign 的生态由两大支柱支撑:TokenTable,一个高效的代币分发平台,以及 Sign Protocol,一个强大的链上验证框架。TokenTable 已为近 100 个项目分发超 20 亿美元的代币,应对当前空投的复杂需求。空投远非简单的“点击领取”,它需要跨多链无缝操作,处理百万级地址,验证链上钱包与社交身份的复合身份,并满足 KYC、OFAC 等合规要求。
为应对这些挑战,TokenTable 整合了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它通过离链计算与链上 Merkle 证明优化 Gas 成本,利用分布式任务管道和多层缓存实现高并发处理,并为 EVM、Solana、TON 等链定制策略,如 TON 的同分片交易优化。委托领取机制则允许项目方代付 Gas 费,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多层防护确保抵御重放攻击等威胁,合规功能如 KYC 与地理限制进一步保障全球适用性。
即便如此, 4 月 10 日的 Wayfinder ($PROMPT )空投仍遭遇波折。事故源于与 Kaito 合作的 Twitter 身份签名验证系统。一名外部参与者利用可预测的社交行为和公开 rollout 模式,结合 MEV(矿工可提取价值)策略,提前交互申领流程,导致系统暂停。事故影响 1781 名用户,其中 249 人因交易失败受损, 1532 人因合约暂停无法申领。
庆幸的是,TokenTable 的回应迅速而果断,并及时启动了索赔流程。虽然 Wayfinder 事件是一个挑战,但是 TokenTable 正在通过反抢跑机制、咨询 MEV 专家和承诺透明的审计披露来增强其弹性,将此次事件转化为改进的催化剂。
Sign Protocol 则代表 Sign 的核心创新。它通过全链凭证验证,确保代币分发与治理的透明性,例如验证 DAO 投票身份或空投规则执行。其多链兼容性与高安全性使其在Web3基建中独具优势。
SIGN 代币:点燃生态的引擎
SIGN 代币的推出标志着 Sign 生态的新阶段。总供应量 100 亿枚,初始流通 12% ,代币将在以太坊主网铸造,通过 BNB Chain、Base 等链跨链分发。分配方案兼顾社区与长期发展: 40% 用于社区激励, 20% 分配给早期支持者, 10% 归属团队, 20% 由基金会持有, 10% 用于生态拓展与公益。这种设计通过社区导向的激励为生态注入活力。
SIGN 将于 4 月 28 日在币安上线,覆盖 USDT、USDC、BNB 等交易对。TokenTable 将负责 SIGN 的空投分发,通过基于 SBT(灵魂绑定代币)的机制奖励社区早期贡献者,筛选标准包括互动质量、Orange Dynasty 活动参与、内容创作及技术贡献。为响应社区建议,Sign 取消了空投递减机制,增加分配频率与总量,展现了对用户的重视。
币安 Alpha 和 HODLer 计划进一步扩大空投覆盖,代币将在交易前分发。
未来与挑战:信任基建的征途
Sign 的愿景是将全链验证应用于更广泛场景,如链上数字身份系统或公共投票机制,为政府提供可信认证或为 DeFi 项目设计合规空投。然而,Wayfinder 事故揭示了复杂系统在行为漏洞上的挑战。TokenTable 的收费模式(固定费用+分级定价)也引发社区讨论,团队计划通过公开定价提升透明度。随着 SIGN 代币的上线,Sign 站在新的起点。在Web3的信任赛道上,它能否成为连接Web2与Web3的基石?这场征途的答案,取决于技术、社区与时间的共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