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Optimism二輪空投的設計邏輯:激勵措施與社區利益一致的訣竅

avatar
Moni
2年前
本文約91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2分鐘
加密協議如何避免“公地悲劇”?

本文來自Twitter,原文作者:Arkham

Odaily 譯者| Moni

透析Optimism二輪空投的設計邏輯:激勵措施與社區利益一致的訣竅

Odaily 譯者| Moni

本文來自

,原文作者:ArkhamOdaily 譯者| Moni

透析Optimism二輪空投的設計邏輯:激勵措施與社區利益一致的訣竅

Odaily 譯者| Moni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參與空投可能是拓展投資組合的最快方式之一,協議通常也會因此受益。 Optimism 之前的兩次空投都是專門針對個體投資者,也給他們的投入帶來了回報。實際上,加密領域裡的許多問題也與激勵和人類協調相關,比如鍊上出現的問題其實也來源於在更廣泛的社會中,因此從許多方面來看加密貨幣其實就像是在進行一系列社會經濟實驗,而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鏈上投票”,也被稱為鏈上治理:允許代幣持有者管理協議的發展方向,繼而降低中心化權力濫用或支配的風險。

2014 年,Scott Alexander 在《莫洛克沉思錄》(Meditations on Moloch)中講述了社會如何不受控制地被拉向激勵優化,支持這一結論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即:

透析Optimism二輪空投的設計邏輯:激勵措施與社區利益一致的訣竅

任何結果本質上都是來自於激勵,並不是由某些特定參與者的願望或本性所決定。

這意味著什麼呢?

如果想要整個社區變得更好,就需要不斷優化激勵措施,而不應該只追求人們想要的東西。

這裡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公地悲劇”,一個村莊有一塊公有草地,每個村民都想帶著自己的牛去那裡吃草,結果草地因為過度放牧而被破壞,最終牛也被餓死了。

“公地悲劇”是個人和團體之間激勵失調的典型例子,在加密領域也經常遇到類似的問題。當激勵失調時,代幣持有人等群體可能會處於不利地位。加密協議通常會從社區的力量中獲得價值,並且激勵個人為協議做出貢獻、持有其代幣或參與其治理過程是擴大該協議網絡效應的原因。

但問題是,該如何激勵個體參與?

透析Optimism二輪空投的設計邏輯:激勵措施與社區利益一致的訣竅

空投是一種在加密協議及其用戶之間調整激勵的創新方式,代幣持有者可以獲得至少兩個重要利益:

透析Optimism二輪空投的設計邏輯:激勵措施與社區利益一致的訣竅

1、協議所有權2、協議治理

作為回報,加密協議則希望代幣持有者通過參與和參與治理來為協議本身提供更多價值。這是一種將可能發現協議有用的用戶轉變為協議利益相關者和倡導者的嘗試,“正如人們可以平整地形和修建運河一樣,人們也可以改變激勵格局以建立更好的製度。”—— Scott Alexander。

透析Optimism二輪空投的設計邏輯:激勵措施與社區利益一致的訣竅

基於上述設計理念,Optimism 選擇將其初始代幣供應中的很大一部分分配給社區,總計19% 的OP 代幣供應被用於社區空投,其中5% 被分佈在Airdrop #1 中。剩餘14% 的OP 代幣供應將在Optimism 基金會的整個生命週期內分配。而在Airrrop #2 中,超過1100 萬枚代幣(佔OP 代幣總供應量的0.27% )將被空投到超過30 萬個唯一地址。

本文翻譯自 https://twitter.com/ArkhamIntel/status/1625542335999385601原文連結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