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Bonding Curve,我們用對它了嗎?

avatar
Foresight News
4個月前
本文約415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Bonding Curve 是成長曲線和代幣經濟融合碰撞的藝術,但似乎我們正捨本逐末。

原文作者:Pzai,Foresight News

加密市場的迭代核心在於代幣經濟的創新,而基於智能合約的演算法創新在過去十年的迭代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早期以比特幣為基礎的代幣化延伸相對有限,而技術和敘事上的相對欠缺也成為當時代幣發行的一定掣肘。而在以太坊所代表的智能合約生態尚方興未艾之時,便有人開始考慮如何將智能合約與代幣發行模式結合。 Bonding Curve 作為鏈上較早出現的演算法創新之一,對代幣經濟及代幣工程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故本文透過對追根溯源,力求發掘Bonding Curve 的內核,並從多個實踐案例中深入思考其意義。

從固定供應到動態供應

早期的代幣發行充斥著中心化和無序性,一個專案的建立流程甚至毫無章法,只需要一份平淡的白皮書和Deck 便可在無數場路演中亮相,獲得無數的代幣流入。但流入之後發生了什麼事?中心化的代幣模型最後都引向了代幣價格的崩塌,沒有得到有效規範的市場競爭最終灰飛煙滅。

在對這些發行模式的反思中,有一種主流觀點認為,當時的發行特徵限制了市場的擴展性,包括以下幾點:

  • 中心化-除了發行本身的中心化,交易過程大多也在中心化交易所中進行

  • 單一資產-生態聯通性較差,且單鏈基本上只對應單一資產流通(除了當時USDT 是基於比特幣OMNI 架構流通)

  • 流通性限制-彼時PoW 架構的廣泛應用導致區塊確認時間較長,鏈上轉移被限制的同時導致整體流通性降低

  • 固定供應發行-對於固定供應量的代幣,專案方只能透過共識層或初始分配進行分發,其固定的代幣經濟學本身不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且專案方操縱的空間較大,帶來對代幣價值的一定誇大誤導也是當時的市場最終沒有達成階段性持續的原因。

而前Consensys 社會工程師Simon de la Rouviere 在其2017 年的“策展市場”構思中構建了一個“允許團體圍繞共同的目標(和利益)進行協調,並從他們共創的價值中受益的系統” 。這個系統在以太坊的智慧合約框架上進行構建,在底層架構上增添了協定之間的互通性。而這個構想的核心在於「自動化協調」,即如何讓人們在對某個事物的市場化感興趣時,可以自動在鏈上創建這個市場。而在機制設計上,則需要建構一個使用者可以自由參與的無中介參與模型。由此,基於Bonding Curve 的連續代幣模型便誕生了。

Simon 定義了簡單連續代幣模型所具備的幾個特性:

  • 使用ETH 等代幣基於硬編碼演算法(函數)設定的價格鑄造代幣

  • 代幣成本取決於流通中的代幣數量(如單位代幣價格=代幣供應²)

  • 代幣的目的是為網路中的應用程式操作/ 服務進行「銷毀」。在服務使用過程中減少了代幣供應,同時降低了鑄造成本,使代幣的用例不僅限於分發。

基於這個模型,我們可以看出相比於之前的發行模式,Bonding Curve 本身以去中介化的供應為各類應用提供了新的發行模式,接下來我們會探究一些已經實現的用例,從代幣工程學角度發掘演算法在其中的作用,並探討未來Bonding Curve 的潛在落地方向。

策展

正如Simon 最初所設想的,Bonding Curve 的一大用例是策展。在先前的策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組織性上的問題,例如組織協調性不足和資訊豐富度不足等。這裡筆者選取了兩個題項進行分析。

Ocean Protocol

Ocean Protocol 是一個去中心化資料共享協議,該協議旨在促進AI 資料的開放共享。而在這個過程中,代幣經濟設計的目的就是要最大化相關數據和服務的供應。在傳統的策展市場中,參與者的主要行為是作為一種訊號式的進出。 Ocean 在此基礎上將這些交易行為與提供服務的實際工作結合在一起,建構了策展證明市場(Curated Proofs Market)。

在這個市場中,每個單一的資料集代表一個對應的「水滴」質押曲線。在該曲線上,用戶可以選擇獲得區塊獎勵(透過對特定資料集的質押並賦予其可用性)和解質押,而「水滴」的質押可以成為衡量用戶關注度的指標。

從專案敘事對應到代幣經濟模型上,我們可以看出,該專案需要前期穩定的流入以保證資料集在策展中能夠建構平等的初始共識,並在隨後資料集的可用性賦予上增添對後來者的門檻,提高後續參與成本的同時避免對單一資料集共識的過度集中。所以其Bonding Curve 模型如下圖。在500 個「水滴」之後,整體的鑄造成本呈現線性上升。

重返Bonding Curve,我們用對它了嗎?

簡單來說,如果使用者較早的發覺了某個資料集的價值,便可以透過Bonding Curve 進行買入並在未來獲利,繼而實現策展的行為。不過該曲線對於策展的流程而言仍然相對粗糙,因為這些代幣的買入和賣出與AI 所使用的數據集之間存在一定延遲性,且不一定保證這些數據集是可用的,需要其他機制進行進一步篩選。

Angel Protocol

著名研究機構Delphi Digital 曾為基於Terra 構建的慈善捐贈協議Angel Protocol 構建了以Bonding Curve 為基礎的代幣經濟模型。在協議中有三個角色,分別為捐贈者、慈善機構和慈善支持者(HALO 協議代幣質押者,在慈善市場中進行策展)。協議的目標是將捐贈與Bonding Curve 結合,增強慈善事業的可持續性。

基於上述用例,其代幣經濟學需要激勵策展、捐贈和治理的相關行動,並隨著時間的推移促使利害關係人參與其中。故Delphi 基於The Graph 的理念(其也透過Bonding Curve 進行策展,但因篇幅原因省略了該計畫)提出了一個基於Bonding Curve 的代幣策展註冊表。該模型允許用戶參與質押池,並與特定機構的曲線進行交互以鑄造慈善股份,曲線決定HALO 與股份的兌換比率,理性策展人會追求最大化收益的慈善機構,而Bonding Curve 設計可以在代幣交易之間分配收益,這部分增益股份可以被分發或銷毀。

重返Bonding Curve,我們用對它了嗎?

從價值流層面進行分析,從慈善捐贈基金中產生的收益分為股份分配(90% )和協議費用(10% ),其中股份分配方面, 75% 的分配流向慈善機構, 25% 用於捐贈基金的在投資,從而促進現金流的長期可持續性。而協議費用則評分給了DANO(協議的治理組織)和HALO 質押人。

重返Bonding Curve,我們用對它了嗎?

不難看出,Bonding Curve 的介入既為代幣質押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收益來源(自然參與、協議收益流入乃至早期治理權),也為慈善這一根本性用例提供了優中選優的機制,因為策展人可以確保只有使用者最需要的慈善機構才會出現在慈善市場上,基於市場化又為其建構了永續的經濟來源。

總結

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抽象化Bonding Curve 在策展領域的作用:

  • 以代幣博弈為核心的自然排序:透過自由市場所產生的代幣價格指標可以讓我們抽象化的理解系統內使用者的偏好乃至對應事物的地位。

  • 自然的早期激勵:動態供應所帶來的市場化激勵可以透過曲線即時定價,且為早期用戶賦予在未來協議相關用例中的優勢地位。

  • 健康的Value Flow:每一次買入對應實在的資產存儲,資產的有機增值和潛在分配為協議帶來可觀的正向現金流。

整體而言,Bonding Curve 提供的市場化環境為策展應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環境,並融合為協議成長曲線的核心。

演算法調控

作為鏈上的機制創新,Bonding Curve 在多個協定中作為核心演算法的一部分而存在。這裡筆者透過兩個例子進行分析,涵蓋了鏈上保險和穩定幣領域。

Nexus Mutual

作為鏈上保險協議的先驅之一,Nexus Mutual 開創了互助類型的保險替代方案,為協議內會員提供購買和承保的服務。會員可以向互助基金提供資金並獲得NXM 代幣,質押NXM 評估承保風險的同時獲得獎勵。

協議內所引入的一個重要參數為最小資本下限(Minimum Capital Floor,MCF),對應現有的協議內基金產生了一個比率,一般稱之為MCR%。而對於鏈上互助性保險協議的可持續性發展而言,需要一個權益通證(在協議內對應NXM)和協議權益總量之間的對應關係,繼而實現協議的有機規模增長。原先在協議內,MCF 是透過治理決定的。而在2019 年11 月,社群治理決定將MCF 的調控自動化。當日MCR% 值大於130% 時MCF 會小幅增加1% 。

他們為這項改變進行了建模,原先在MCF 固定的時候整體曲線的成長相對緩慢,而在MCF 開始線性成長後,整體的成長率提高了。這就是複合Bonding Curve 的魅力所在——多個協議指標與代幣的對應性可以直接的帶動代幣成長。

重返Bonding Curve,我們用對它了嗎?

Fei

FEI 是一個當年比較熱門的演算法穩定幣,在鏈上的機制創新中融合了前人的經驗教訓。在鏈上用戶買賣FEI 時,演算法透過調控來對代幣進行錨定。

其中為了創造協議持有價值(PCV)並接受新需求,Bonding Curve 便成為了一個絕佳的方案,並且其擁有數學上的公平性。具體而言,在緩衝區以外的價格可以透過在Bonding Curve 中進行鑄造來平衡,且該曲線為單向買入曲線。另外對於PCV 的通用融資與部署,這部分資金可以透過以其他代幣計價的額外Bonding Curve 獲得,並直接部署到鏈上各協議中。例如協議在啟動時基於Uniswap ETH-FEI 流動性池建立了唯一的曲線,後續添加了多個DeFi 協議的流動性。而每一個Bonding Curve 對應單一協定的「錨定」(流動性),靈活的設計允許PCV 進行新的創意部署,並與未來潛在的新DeFi 協定整合。

重返Bonding Curve,我們用對它了嗎?

重返Bonding Curve,我們用對它了嗎?

很可惜因為其穩定幣本身的用例非常有限,其獨特機制也共同決定了用戶陷入「水牢」的下場,最後與Rari Capital 合併又遭受被盜事件,遺憾落幕。但在這之前Fei 和Ondo Finance 合作推出了流動性即服務(LaaS),也算實現了一部分以上願景。而Bonding Curve 作為PCV 構建的一大功臣,也為DeFi 當年的發展添了一把柴。

結論

Bonding Curve 的一大優點就是可以讓使用者直接從早期成長中獲益,並且在曲線與另外的協議指標進行融合時,可以獲得1+ 1 > 2 的增益,在Nexus Mutual 中隨著質押價值的增高,可以對應到代幣的超線性增長,而在FEI 中則可以在穩定協議流入的同時與其他DeFi 協議實現協同發展。另外Bonding Curve 所引入的「純粹鏈上治理」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持續性的事情,因為合約本身不會Rug 自己。

買入即增長...嗎?

正如這個小標題所言,買入即成長嗎?看看Friend.tech 和pump.fun 吧,他們確實也把Bonding Curve 運用的爐火純青,但最後呢?一個應用於社交,另一個運用於MEME,在各自領域獲得巨大成功的同時,永續性和外部性好像早已無處可循,似乎我們正在重蹈當年的覆轍。

為什麼?我們回看這些以Bonding Curve 作為純粹代幣發行工具的項目的特色:

  • 發行的無序性:開放式的曲線市場事實上成為了共識分散的元兇,因為所有人都想成為曲線的初始發行者,看看pump.fun 的發射成功率就知道了。

  • 沒有Value Flow:對於只以發行代幣為用例的專案而言,任何關於Value Flow 的討論都是無意義的。

讓我們回到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加密領域一直在追求下一個10 億用戶,而真實用例的發掘卻總是帶有一些磕磕絆絆。本末倒置的本質在於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再一次墮入了當年的發行模式陷阱。諷刺的是,代幣經濟學的誕生原本就是為了破除這種陷阱。

如果我們將加密的優勢注意列出,可以發現代幣經濟一定是最重要的一環,而為真實用例服務便是代幣經濟的突破口。

作者在此列舉幾個潛在用例:

  • 更公平的(自然)治理:直接對治理指標進行買賣相比於直接投票可能更直觀(類似預測市場的邏輯)

  • 去中心化的資產背書:對於NFT 或其他通證而言,Bonding Curve 可以保證其底層資產背書,去中心化分發避免了專案方的不作為(因為沒有專案方),還可以自動化對產生的價值進行分配。如果在RWA 中應用此邏輯,可以確保一定的抵押率。

  • 協議成長:如果把TVL、收益率或積分與Bonding Curve 結合,會發生什麼事?曲線上的成長勢必帶動指標的飛輪。

當然,代幣經濟的想像力不只這些,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新穎的用例出現。

原創文章,作者:Foresight News。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