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點
全球宏觀經濟驅動因素: 4 月的重要經濟數據(就業、通膨、GDP)及各國央行決策將顯著影響加密貨幣,數位資產已與整體風險情緒高度連結。
央行政策趨勢:多國央行正在轉向寬鬆政策或維持利率不變,通常會促進風險偏好,有利於比特幣及主要山寨幣。
美國「關稅解放日」: 4 月 2 日美國將公佈新的關稅措施,嚴厲的關稅可能引發避險情緒,而較溫和的政策則有望提振市場情緒。
市場波動關鍵窗口:加密貨幣交易員需關注 4 月 4 日、 10 日、 16 日、 17 日及 30 日,這些日子的經濟數據與政策訊號可能帶來市場動盪,應事先制定風險避險與管理策略。

2025 年 4 月全球經濟事件密集,美國就業報告、中國第一季 GDP、各大央行決議,以及可能改變全球市場局勢的美國關稅政策,都將左右市場情緒。對加密貨幣交易者而言,宏觀事件的重要性已超越以往,比特幣和其他數位資產日益與全球金融市場緊密連結。瞭解利率變化、通膨數據以及地緣政治走勢如何影響風險偏好,是交易員成功應對加密貨幣價格波動的關鍵。
目錄
4 月 2 日– 美國“關稅解放日”
4 月 4 日– 美國就業報告
4 月 9 日– 聯準會(FOMC)會議紀要
4 月 10 日–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4 月 30 日– 美國第一季 GDP 及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
4 月初– 歐元區通膨初值(Flash CPI)
4 月 17 日– 歐洲央行(ECB)利率決議
4 月 15 – 16 日– 英國經濟數據
4 月下旬– 歐元區第一季 GDP
4 月 16 日– 中國第一季 GDP
貿易及通膨數據
4 月無日本央行(BoJ)會議
4 月下旬– 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4 月 1 日– 澳洲央行(RBA)
4 月 9 日– 紐西蘭央行(RBNZ)
4 月 16 日– 加拿大央行(BoC)
4 月 3 日– OPEC+會議
4 月 21 – 23 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會議
宏觀經濟背景分析
2025 年,全球經濟擴張速度顯著放緩,此前兩年疫情後的強勁復甦已趨於平淡。 2023 至 2024 年間飆升的通膨壓力在各國緊縮貨幣政策及能源價格穩定下明顯緩解。同時,貿易爭端、區域衝突等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仍造成市場波動。
在歐洲,烏克蘭長期衝突的後續影響仍波及能源市場和政府財政決策,儘管緊張局勢較前幾年有所緩和。同時,多國央行傾向降息或暫停升息,以維持經濟成長並避免通膨捲土重來。
曾經相對獨立的加密貨幣市場,如今對宏觀政策變化格外敏感。當央行轉向寬鬆,風險偏好升溫,會推動資金進入比特幣、以太坊等數位資產;反之,如果通膨再次抬頭或出現重大地緣政治風險,交易員往往會從投機資產撤退,轉投更安全的投資工具。
為何宏觀因素仍對加密貨幣至關重要?
雖然部分人視比特幣為避險資產,但到 2025 年,比特幣往往與股市及其他風險資產同步波動。機構投資人根據全球流動性和市場情緒頻繁調整資產配置。當央行採取鴿派立場時,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風險資產通常會受益;反之,意外的鷹派政策或悲觀經濟數據則會導致數位資產與傳統市場同步下跌。
全球經濟在疫情後經歷了爆發性成長,目前成長動能已明顯降溫。雖然 2023 – 2024 年的通膨高峰已過去,但美國新關稅政策和潛在能源風險仍值得高度警覺。以下為 4 月重點事件、對整體市場的潛在影響,以及加密貨幣交易者需要重點關注的時間點:
美國篇:主導全球市場情緒
4 月 2 日– 美國“關稅解放日”
美國前總統川普計劃於 4 月 2 日宣布新的「對等」關稅措施。市場擔憂此輪關稅規模可能較大,加劇貿易摩擦、通膨風險並拖累經濟成長,對股市及加密貨幣造成利空。但如果政策力道較為溫和,市場則可能迎來緩和反彈。加密市場全天候交易,將迅速反映此類重大消息。
Image Credit: Bloomberg
4 月 4 日– 美國就業報告
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通常影響市場對聯準會利率路徑的預期。如果就業數據較差,可能引發衰退憂慮,但也可能增加市場對聯準會進一步放鬆政策的期望,對加密資產影響複雜。而意外強勁的就業數據可能降低市場的降息預期,短期內對比特幣及山寨幣帶來壓力。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4 月 9 日– 聯準會(FOMC)會議紀要
聯準會 4 月沒有議息會議,交易員將密切關注 3 月的會議紀要,以了解官員對通膨和經濟風險的看法。如果官員傾向於進一步緊縮政策,市場可能會重新調整降息預期。加密貨幣通常在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下表現較佳。
Image Credit: Inside the Hood
4 月 10 日–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美國通膨數據依舊是關鍵指標。 2 月年增幅溫和至 2.8% ,為聯準會暫停升息提供空間。但如果 3 月通膨數據出現回升,可能削弱市場對近期降息的預期。加密貨幣市場通常受益於充裕的流動性,一旦市場擔心政策轉緊,加密資產價格波動將會加大。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4 月 30 日– 美國第一季 GDP 及核心 PCE
4 月底將公佈美國第一季 GDP 初值和聯準會密切關注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如果 GDP 數據疲軟,市場可能再度擔憂衰退風險,同時聯準會的鴿派觀點可能進一步增強。此外,如果核心 PCE 顯示通膨壓力較弱,市場可能提前押注降息。這些數據將對 5 月初聯準會政策決策產生決定性影響,並帶動加密市場趨勢。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歐洲與英國篇:貨幣寬鬆、通膨與經濟成長
4 月初– 歐元區通膨初值(Flash CPI)
歐元區通膨近期已降至約 2 – 3% ,明顯低於前幾年水準。如果此數據持續疲軟,將強化市場對歐洲央行(ECB)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有利於包括加密資產在內的風險資產上漲。但如果通膨數據意外升高,歐洲央行可能轉為謹慎態度。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4 月 17 日– 歐洲央行(ECB)利率決議
歐洲央行在 3 月已將存款利率下調至 2.65% 。市場預計此決議可能按兵不動或再小幅降息。鴿派(寬鬆)立場有助於市場流動性,通常利好加密市場;但若央行意外轉向鷹派(收緊政策),則可能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對加密資產不利。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4 月 15 – 16 日– 英國通膨與就業數據
英國將在 4 月 15 日至 16 日發布 3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和就業市場數據。這些數據將進一步明確英國央行(BoE)下一步的政策路徑。目前英國通膨率維持在 3% 左右,加上穩健的薪資成長,限制了央行進一步降息空間。但若數據意外疲軟,可能增加央行採取更寬鬆措施的可能性,間接刺激英國市場對加密貨幣的需求。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4 月下旬– 歐元區第一季 GDP 數據
預計 4 月底公佈的歐元區第一季 GDP 數據將顯示經濟成長是否維持在 0.9% 左右。若 GDP 表現弱於預期,將加劇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反之,更強的數據可能降低市場對歐洲央行進一步寬鬆行動的預期。這兩種情況都會顯著影響風險情緒,並波及加密貨幣市場走勢。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中國篇:第一季 GDP 數據與全球市場連動效應
4 月 16 日– 中國第一季 GDP
中國第一季 GDP 數據是全球需求的重要風向標。政府設定的成長目標為 4% 左右,但分析師普遍預測實際成長速度可能接近 5% 。若 GDP 數據強勁,將提升全球大宗商品及包括加密資產在內的風險資產需求;若數據明顯低於預期,尤其伴隨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可能令市場情緒受挫。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4 月中旬– 貿易與通膨數據
4 月中旬,中國將公佈貿易餘額、工業生產及通膨數據。如果出口數據表現強勁,意味著外需穩健;低通膨環境也將為政策層進一步寬鬆提供空間。加密貨幣交易員密切關注中國經濟數據,任何額外的刺激政策或供應鏈調整,都可能影響全球經濟成長的預期。
Image Credit: CNN
日本篇: 4 月政策按兵不動,聚焦 5 月央行動向
4 月無日本央行(BoJ)議息會議
日本央行下一次貨幣政策決策定於 5 月 1 日公佈。然而,本月央行官員的演講或發布的數據仍可能影響市場對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YCC)的預期。當前日本通膨維持在約 3% 的水平,市場關注央行何時會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任何政策轉向跡象,都可能影響全球債市和日圓匯率,間接影響加密貨幣市場。
Image Credit: CNBC
4 月下旬– 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如果日本 3 月 CPI 繼續維持在目標上方,市場對央行可能收緊政策的猜測將升溫;反之,若通膨數據回落,則可能進一步確認央行將維持寬鬆立場。兩種情況都會波及外匯市場,影響整體市場風險偏好,並傳導至加密貨幣市場趨勢。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其他央行與重要國際事件
澳洲(RBA, 4 月 1 日)與紐西蘭(RBNZ, 4 月 9 日)
隨著兩國國內通膨逐漸降溫,澳洲和紐西蘭央行均已暫停升息。如果央行釋放未來可能降息的訊號,將強化市場對全球央行寬鬆政策趨勢的預期,通常有利於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風險資產表現。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加拿大央行(BoC) – 4 月 16 日
加拿大央行已將利率下調至 2.75% ,預計 4 月可能進一步降息至 2.50% 。此鴿派政策反映了全球央行整體趨向寬鬆的趨勢,有利於加密市場的表現。
Image Credit: Economic Calendar
OPEC+ 會議– 4 月 3 日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於 4 月 3 日召開會議討論產量政策。若決定減產,油價可能上升,增加通膨壓力;若產量維持或提高,則有助於控制通膨水平,為各國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創造條件,有利於加密貨幣市場表現。
Image Credit: Leadership.ng
IMF 與世界銀行春季會議– 4 月 21 至 23 日
全球各國財政部長和央行官員將齊聚華盛頓,討論全球經濟成長前景。 IMF 可能會對經濟成長預測進行調整。如果預測悲觀,或對貿易和債務風險發出警告,將對市場造成負面影響;反之,如釋放經濟穩定成長的正面訊號,將有利於市場風險情緒。
Image Credit: Pakistan Gulf Economist
加密貨幣市場動態:關鍵考量因素
通膨與利率
當通膨水準保持溫和,各國央行就有空間降息或維持利率不變,通常對加密貨幣形成利多。但若通膨意外攀升,央行可能再度趨向收緊政策,不利於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
市場風險偏好(Risk-On vs. Risk-Off)
加密貨幣在市場風險偏好(Risk-On)階段通常與股市一同上漲。若貿易衝突加劇、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或經濟數據不佳,市場轉向避險(Risk-Off)時,加密貨幣市場可能面臨下跌風險。
與股票市場的相關性
許多機構投資人將比特幣視為類似科技股的資產類別,股市的劇烈波動往往也會在加密市場同步體現。
關稅政策關注點
如果 4 月 2 日美國關稅政策出乎意料地嚴厲,可能將蓋過其他經濟數據對市場的影響;反之,如政策力度溫和,則可能引發市場的舒緩情緒,利好各類風險資產,包括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交易員策略建議
保持市場敏感度
交易員應密切注意 4 月重要經濟事件日期,包括美國就業報告(4 月 4 日)、美國 CPI(4 月 10 日)、中國 GDP(4 月 16 日)、歐洲央行會議(4 月 17 日)和美國 GDP 與 PCE 通膨數據(4 月 30 日)。加密市場反應迅速,尤其在非傳統交易時段更易出現劇烈波動。
管理市場波動風險
利用選擇權和期貨等工具在重大事件前後進行風險對沖佈局。合理設定停損單,避免意外數據或政策訊息引發的大幅虧損。
關注美元與債券殖利率走勢
當美元走強或債券殖利率上升時,資金可能撤出比特幣等風險資產;反之,殖利率下跌時,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一般利好加密貨幣價格。
快速因應市場變化
加密市場 24 小時不間斷交易,因此交易員需隨時保持警惕,尤其當重大消息或事件發生在股市閉市期間時,更要隨時準備採取行動。
結語
2025 年 4 月對全球金融市場將是重要節點,各大央行政策、經濟數據密集發布,以及美國重要的關稅政策出台,都將對市場情緒產生深遠影響。加密貨幣交易員應密切注意這些事件的發展趨勢,因為數位資產對通膨走勢、貨幣政策變化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高度敏感。
若通膨維持穩定、美國關稅政策相對溫和,市場風險偏好可能增強,推動比特幣和主流幣種持續上漲;但若通膨意外回升、關稅措施加劇或經濟數據低迷,市場風險偏好則可能受挫。交易員只有持續關注宏觀經濟動態,實施謹慎的風險管理,並深入理解這些因素對數位資產的影響,才能在這個關鍵月份有效地把握市場趨勢,甚至為 2025 年中期市場走向提前佈局。
另外,關注加密貨幣與傳統市場(尤其是股票和利率市場)的相關性,能幫助交易者快速判斷數位資產的市場反應。密切注意就業、通膨、GDP 數據及央行政策溝通的具體日期,也將有效協助交易員掌握市場波動帶來的投資機會。
快速連結
關於 XT.COM
成立於 2018 年, XT.COM目前註冊用戶超過 780 萬,每月活躍超過 100 萬人,生態內的用戶流量超過 4,000 萬人。我們是一個支援 800+優質幣種, 1000+個交易對的綜合性交易平台。 XT.COM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支援現貨交易,槓桿交易,合約交易等豐富的交易品種。 XT.COM 同時也擁有一個安全可靠的NFT 交易平台。我們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最安全、最高效、最專業的數位資產投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