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對話交易員?因為建立交易策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跟著週期有結果的人學習。本嘉賓: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交易的成長經驗:從 EOS 入圈,順週期時下場交易,逆週期時什麼事都不做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什麼時候入圈的?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17 年十月第一次開始炒幣的,第一個炒作的東西叫 EOS。當時就是用 1 萬塊變成了 10 萬塊。我是先知道 EOS,後面才知道有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存在的,所以 EOS 當時承擔了一個破圈的工作,把我破到這個圈裡面來了。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你最開始多少資金,用多久了多久以及做了什麼能夠得到今天的結果?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EOS 之後我當時可能就充了這 20 萬人民幣,大概是 3 萬美金開始在這個行業玩。 18 年 19 年這兩年對我來說是無效年份, 18 年大熊市虧了一整年, 19 年上半年賺了一點,下半年過山車就過出去了。真正的開始在這個行業裡顯著地獲利,是從20 年開始的,因為疫情美聯儲也放水,所有的資產都在暴漲,我也是趁著這波流動性的大漲賺到的初始資本,一路做到今天。這個過程比較好的一點就是沒有什麼虧大錢的地方,因為很少使用槓桿並且及時清倉。
21 年的時候明顯覺得大周期的行情走完了,所以很早(5.19 之前)就清倉了,後半年就是大家在炒作 NFT 和遊戲的時候我沒參與。然後 22 年一整年都在遊山玩水,直到了 22 年年底, 23 年初覺得市場跌差不多了,那時候比特幣在 2 萬美金左右,才重新回來玩的,一直做到現在。
所以歸根究底,我自己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周期流派。我比較信奉的一個原則就是在順週期的時候下場交易,在逆週期的時候就出去談戀愛、旅遊,什麼事都別做。這就是大體上我過去幾年在業界的一個起伏的成長過程。
交易策略詳解 Part I:透過鏈上資料進行大週期擇時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如何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的整個交易策略?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我在這個市場裡存在的主要目的其實只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穩定獲利,我是來賺錢的,不是來賭錢的,第二點就是我要求自己跑贏貝塔即可。因為在二級市場,無論你交易的標的是什麼,它都有一個定律——七虧二平一賺,就是即便是有牛市有熊市,但是一整輪下來, 70% 的人是虧的, 20 % 人是打平,只有10% 的人是能賺到錢的,在這10% 裡面,可能又有一個28 定律,就是只有20% 能跑贏貝塔。所以里外裡算下來,其實只有10% 乘以20% ,也就是總共炒幣人口的2% 是能穩定獲利並且跑贏貝塔的,我就希望自己成為這個2% 左右的狀態就可以了。
所以我的交易策略其實很簡單,就是大周期擇時。在比特幣的周期低點進入,然後我相信買什麼都能漲。在比特幣的周期高點退出之後,就漫長的大熊市中什麼都不看。我還記得咱們17 年入行的人,一位老前輩說過一句話,就是已經跌99% 的幣還可以再跌99% ,所以熊市週期就不要再看,等到什麼時候徹底跌透了,判斷下一個大周期即將從啟動的時候再回來。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那關於週期底部的判斷有沒有一個通用的方法?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判斷週期的關鍵在於觀察比特幣的籌碼結構/籌碼分佈。因為我覺得所有的資產的上漲,首先需要有一個莊家出現,他把市場上的流通盤都吸走,讓籌碼變得集中,籌碼集中到一定程度,它就可以開始漲到市場高位,然後莊家派發籌碼,籌碼的狀態變得分散,行情就結束了。這個莊家不一定是什麼人或某個個體,它大概是一種市場的合力,這個合力控制大盤的籌碼。
那具體是透過什麼指標來判斷這個事情的?我最參考的其實鏈上數據了。 Glassnode 這個網站大家有幾個免費的公開指標其實對於判斷比特幣的大周期是特別好用的。
第一個叫 NUPL,就是衡量比特幣鏈上大家的虧損/獲利水準的,它呈現了一种红橙黃綠青藍紫的一個彩虹圖的狀態。每次變成那個深紅色的時候,就表示所有買比特幣的人都虧錢了,當虧錢虧到一個極致的時候,大家就頻繁割肉,籌碼就會被接走,這個時候就證明是市場的低點,買進去沒關係。它變成藍色代表什麼?就是全世界所有炒幣的為人全都大額獲利了,而且這個獲利的浮盈水準特別的高。一旦獲利盤出逃,市場就要崩盤,那麼我判斷市場獲利盤進入到一個特別高的水平,市場情緒極度樂觀,這時候就是周期的頂部,你就該逃了。
第二個指標是HODL Waves,用來判斷比特幣持有者的分層,它分成持有比特幣在一個月以下的用戶(短期用戶),和持有比特幣在1 年到3 年中的用戶的(長期用戶)。在比特幣瘋狂下跌70% 的過程中,短期用戶瘋狂割肉,從數據上來看這種用戶佔比會劇烈減少,當它減少到一個特別低的水平,說明短期用戶全都被洗出這個市場,側面證明比特幣見底了。而當長期用戶的佔比劇烈地減少,說明「老韭菜」全在出逃,獲利砸盤,而短期用戶瘋狂進入,它的佔比瘋狂提高,那這個時候肯定就是行情頂部了。
本輪週期我在比特幣一萬八的時候上車,以及21 年的時候在4 月底“逃頂”,都是依靠了以上兩個數據指標,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一直都挺有效的,未來應該還會一直有效下去。至於什麼宏觀、情緒這些亂七八糟這些東西,我覺得在判斷比特幣的周期擇時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交易策略詳解 Part II:用「歸零」策略成功找到Alpha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擇時完成之後如何找到貝塔增強或阿爾法?也是靠指標嗎?整個的篩選邏輯是什麼?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在不同的時間段內,尋找阿爾法的方法是不一樣的,需要根據市場情況來調整策略。
2020 年3.12 之後到5 月比特幣減半之前的空窗期,我們透過觀察幣安、OK、火幣等大型中心化交易所的盤面的時候發現,一些代幣已經開始莫名其妙地上漲,比如SNX等, 5 個月後,市場給這個題材冠名為「DeFi」。到了 2020 年下半年,我發現大家開始吐槽以太坊是“貴族鏈”,gas 很貴,資金開始湧向 Solana,Avalanche 等。 2020 年我基本上只交易了這兩個題材。
到了 22 年年底,我們又在開始尋找阿爾法的時候,就啟用了一個全新的策略,叫歸零。因為我們回顧了 20 年到 21 年這樣一個牛市週期裡面,所有漲幅超過 100 倍的項目,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特徵,大致可以歸納為 5 點:
在熊市中誕生並且發力,說明創辦人敢於在熊市中出來創業,他的決心和做事的意願很強;
從估價層面有比較好的性價比,也就是發幣的時候便宜,透過漫長的熊市,價格進一步下跌,變得極為便宜;
代幣的解鎖比例比較好,表示盤面籌碼特別乾淨,沒什麼拋壓,因為有大籌碼的投資人都洗掉了,同時項目方手上還有巨大的籌碼,而且一整個熊市做下來還沒賺錢,所以他們有比較強的拉盤意願;
較好的投資人背景;
有沒有上好的交易所,說明說明市場行情一旦恢復,他們是最先能獲得流動性的,因為當時市場上 Uniswap 還沒有發展起來,所以就沒考慮過 DEX 的事情。
進一步思考,同時滿足以上五個特徵的項目代表什麼?團隊創辦人有決心,團隊創辦人有籌碼,團隊創辦人有拉盤的意願,團隊創辦人有獲得全球宏觀流動性的能力。滿足以上條件的項目在 20 年到 21 年周期漲了 100 倍。所以我們在22 年底到23 年年初的時候,就是帶著這個標準去審視了市場上排名前1200 名的項目,然後把21 年10 月份之前發幣的老項目全都刪掉,就尋找21 年10 月後敢於下海創業的創業者,篩選了一通,差不多選了30 個幣買了進去,獲取了一些阿爾法。跑到今年春節,我覺得效果還不錯。
但我覺得接下來尋找阿爾法的玩法可能又跟以前不一樣了,因為市場從之前週期的全面牛市,變成結構性牛市了。 「山寨季」應該還會存在,但會呈現兩種特徵:第一,板塊輪動。因為產業的資金明顯還是比較少,所以一個板塊漲的時候,其他的板塊都得躺平、反覆輪動;第二,分化劇烈,就是大部分Altcoin 都漲不起來,或者大部分上漲都跑不贏比特幣,只有一小部分具有阿爾法表現,所以未來三個月如果再想獲取阿爾法,應該跟前兩個週期完全不一樣,就得再想想咋辦。
交易策略詳解 Part III:放棄基本面分析,專注強勢標的的趨勢交易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那對於接下來阿爾法會表現出一個什麼樣的特徵,你有一個初步的判斷嗎?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其實這個問題我和我的團隊的夥伴們探討了很久。經過了過去半年這個結構性多頭市場的市場教育,突然對阿爾法這個詞產生一點恐懼,甚至得到一個結論說我們認為貝塔才是真正的阿爾法。
市場上普遍認為我們處於一個“互不接盤牛市”,在這種背景下追求阿爾法的難度增加。一方面,由於市場的高波動性和對題材的過度炒作,從自上而下的角度埋伏某個題材的勝利降低;另一方面,即便是自下而上精選具體項目,也難以獲得資金市場的認可。因此,建議採取更謹慎的策略:將大部分資金(80% )投入到市值較大、表現穩定的加密貨幣(Solana、BNB 等)中,以此獲取貝塔收益;同時,用較小比例(20 % )的資金嘗試尋找潛在的阿爾法機會,做一些以小博大的事情。採用極致槓鈴策略,旨在最大化保護本金的同時,盡可能捕捉到市場的上漲趨勢。
再往下說一步,我自己對阿爾法的審視又是什麼呢?就是我會徹底放棄對基本面的賽道的預判,只想做好一件事情,就是買在這裡和賣在那裡。什麼意思呢?就是我要找到市場上表現的強勢標的,做好我的趨勢交易就可以了。舉個例子,從去年11 月到今年的2 月春節之前,我根本不關心市場上在發生什麼,我也根本不關心大家在推特上討論什麼賽道題材,我只做一個交易,就是尋找九個月的新高。我有一個數據監控機器人,每天就負責推哪個幣,創下了九個月的新高。如果我透過 K 線發現橫了九個月放量突破,標的不錯且沒有什麼明顯的坑,我就會追進去,結果證明這個策略效果特別的好。
究其原因,是因為數位貨幣產業是一個強週期的產業。比特幣四年一個週期,山寨幣在裡面有自己的小週期。目前總結下來,基本上一個山寨幣的做事週期差不多六個月,就是三個月漲三個跌,基本上就是這個狀態。假如有莊家想要做山寨幣的市值計劃,在這個過程中,他需要不斷吸籌,拉升出貨。所以如果我們發現一個幣在熊市中一直橫盤,一直吸籌,一直準備,那麼它一旦突破九個月的新增高之後,它的漲幅會非常驚人。因為一個主力花了很多錢,在過去的九個月耐心的呵護了這個盤子,收集了很多籌碼,他決定拉升之後,就證明他的決心是星辰大海,你就等著他給你付錢就行了。例如Solana,在十幾到三十中間震盪了九個月,突破之後,三倍;TON,突破兩塊幾的時候應該是突破了一個一年半左右的新高,三倍;還有當時此起彼伏的什麼RNDR 和INJECTIVE 等等。
所以未來三個月我自己的簡單思考是什麼呢?就是我判斷不來賽道,判斷不來基本面,所以不如回歸我的第一原理,關注是否有莊家在運作。我認為自己在下一波行情裡面的阿爾法,應該不是從賽道主題和標的的判斷中得來的。更多的是從強勢標的的這個價格表現中來的,賺的是一些趨勢跟踪的錢。
交易策略詳解 Part IV:能正確的辨識哪個標的能跑贏比特幣,就是最強的阿爾法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從 3 萬到 5,000 萬美金,你覺得規模的改變對於你整個的交易系統有什麼影響?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影響非常大。規模是利潤的敵人,規模越大,你的絕對回報的倍數就會變得越小,因為當你規模很大的時候,投資標的需要具備更高的流動性和更大的成交量才能滿足需求,因此會導致持倉集中在少數大型標的上。同時,規模增大也會影響交易策略,減少高拋低吸等操作,更重視長期穩健的投資。因此,規模越大的機構投資者需要更謹慎地選擇投資標的,並採取相應的交易策略來保證收益。
所以坦白講幣圈很多紛繁複雜的訊息,很多所謂的阿爾法,很多什麼生態計畫對我們來說都沒意義,因為太小。一個合格的基金管理人,能正確的辨識市值排名前二十裡面哪個標的能跑贏比特幣,其實已經是最強的阿爾法。
交易的啟示:做減法才能形成自己的交易策略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你再形成自己的交易策略的過程中有哪些關鍵?例如你遇到了什麼人,哪些知識支撐了你這些交易策略?如果大家想複製你,他該怎麼做?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其實我這個交易策略的形成就是一步一步為自己做減法的過程。 18 年的時候對數位貨幣並不信任,只是為了賺錢而嘗試,那時候將數位貨幣簡單歸類為情緒,大家討論什麼炒什麼,什麼項目在搞事炒什麼。到了 19 年,市場疲軟,開始學習“擁抱強莊”,即從莊家的角度審視市場。一開始還會從技術分析來入手,後來發現只是隔靴癢,因為技術分析的指標只是莊家行為的結果而非原因,所以我開始轉而關注莊家的行為和意圖,他為什麼要讓它跌?為什麼要讓它漲?為什麼放量漲?為什麼放量跌?為什麼縮量跌?就是分析莊家現在在幹嘛,來判斷他下一步的意圖。這個現在是我自己炒幣的一個主要的方式。
第二個演進,就是我在過程中越來越放棄基本面的思考了。當然我並不否認基本面的作用,只是說針對我自己的交易框架,我是逐漸消減基本面的。我把一個幣的上漲的原因只歸結成三個,就是資金、籌碼、情緒。我對基本面的認知就是我不關心基本面的客觀本身是什麼,我只來判斷基本面衍生出來的情緒是什麼,情緒能否凝聚成共識,資金是否為這共識買單。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那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你最焦慮的狀態,一般會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情?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最焦慮的狀態就是不知道自己在賺啥錢,單純的可能就是這筆交易做的沒有從我自己的框架出發,只是因為 FOMO 而買入。因為人是不可避免被情緒影響的,當所有人都在喊,且好像喊的還挺有道理,害怕踏空的情緒就會出現,但凡是出這樣的原因買的,首先肯定是拿的不開心,其次基本上結果也不太賺錢。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你有什麼 stop doing list 嗎?比如不 fomo?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我的原則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平時小賺,平時小虧,偶爾大賺,絕對不大虧。我的停損不太針對單一標的,因為其實咱們產業波動很大,我是以我總倉位來控制,把它設定到了小賺小虧那個範疇裡,我絕不允許自己陷入大虧,就是我的總部位每次回去了我就直接一鍵清倉了。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其實我覺得很重要一點就是我覺得如何持續能夠保持一個對市場敏感,所以你現在自己提升自己的方式都是什麼?哪些人對你影響比較大?你獲取資訊主要依靠什麼來源?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兩個人對我影響比較大:一個是我的前老闆,他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讓我作為散戶的對手牌,用另外一個視角看這個市場,這個是對我的交易方法有巨大的提升;第二個人他對我的幫助就是給了我很大一筆錢,幫我提高了日常交易的規模,因為現在我們基金的規模是我自己規模的十倍,當我擁有這個很大的管理規模的時候,就被動地讓我成熟了。
至於日常獲取資訊的管道,坦白講我現在日常不獲取啥資訊了,就是在中心化交易所標的的交易方面,我不跟任何人交流,不需要。因為本輪週期的多頭市場只剩下最後一波,因此不再過多關注市場熱點和題材,而是專注於自己的投資標的,並透過盤面強度來判斷其走勢。最近有很多山寨幣能夠守住價格,這可能是因為莊家還沒出貨或出貨不完全。所以還是要注意權衡風險和效益。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那你推薦一本書?還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人?你覺得對大家有幫助的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推薦大家看繁花,繁華中服飾公司一戰,阿寶和喬木傑針對服飾公司股價的博弈,其實跟我們數位貨幣很多幣在剛上交易所的博弈是一模一樣。我覺得只要能細細品味服飾公司一戰,炒幣就能如有神助。
FC(SevenX 創始合夥人,Twitter@FC_0X 0)
最後一個問題,有沒有什麼機制是能讓自己持續對新東西,對 Alpha 保持敏感呢?
Paleking(MVC 合夥人,Twitter@UlquiorraSun)
三個方法吧。
第一,透過組織機構變化。我們採用分倉制度,讓每位合夥人擁有自己的部位,進而提高整體的勝率和阿爾法收益。
第二,拋除偏見,遵循價格本身的行為。例如Ordi,其實有很多建倉的機會,但很多我認識的朋友已經在這個標的上賺了百萬的收益,我要在他們十倍以後接盤,我時常因為邁不過這樣的門檻而踏空很多東西。
第三,明確自己在傳播鏈中的位置。因為一個主題從誕生到發酵,到進入主流共識,到進入「韭菜」接盤階段,它差不多有一個傳播鏈的ABCD 4 個環節,我會把我在這個行業認識的人安排一個屬於自己的小位置。現在大家都在說一個什麼東西,我不太會觀察這個東西本身是什麼,而是觀察現在誰在說它,然後說它這個人處於我定制的傳播鏈的哪個環節,再通過識別我自己在傳播鏈的位置,來決定我到底要用多大的決心和部位來參與這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