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works:以太坊回暖,Based Rollup會帶來哪些機會與挑戰?

本文約1645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Based Rollup 的優勢讓以太坊的使用者體驗回歸到了最初的狀態。

原文作者: Donovan Choy

原文編譯:深潮 TechFlow

Blockworks:以太坊回暖,Based Rollup會帶來哪些機會與挑戰?

以太坊鍾愛Rollup。最近,「based」 的Rollup 備受關注。

based 的Rollup 有何特別之處?核心在於它的排序器(Sequencer)。

傳統Layer-2 使用中心化的排序器來處理使用者交易並將其提交到Layer-1 進行結算,而based 的Rollup 則將排序任務交由以太坊Layer-1 的驗證者完成,這種機制被稱為「based 的排序(based sequencing)」。

這種設計有兩大優勢:抗審查能力和增強的互通性。

透過讓Layer-1 充當排序器,based 的Rollup 能夠提供與以太坊主網相同的活躍性保障,同時避免了中心化排序器可能帶來的審查問題。

閱讀更多: MagicBlock 開源a16z 支援的「短暫Rollup」技術

另一個重要優勢是互通性的大幅提升。 based Rollup支持者(如Justin Drake)稱之為“ 同步可組合性”,即以太坊上的交易可以在不同Layer-2 之間同步排序或橋接。

簡單來說,based 的Rollup 上的智能合約可以在同一個區塊內幾乎即時調用Layer-1 上的其他合約,就像它們都在同一條鏈上一樣。

這種同步性和「資金樂高(money legos)」理念並非新概念;它一直是以太坊最初願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更多:透過Beam Chain 重新思考以太坊共識

然而,目前Rollup 的分散狀態導致Arbitrum 和Optimism 之間的交易是非同步的,從而帶來了費用的不確定性。由於不同時間點計算Gas 費用,而不是在以太坊區塊的12 秒時間槽內統一計算,這種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

除了讓Ethereum實現更好的互通性外,這種機制還帶來了顯著的成本節約。 Nethermind 技術負責人Ahmad Mazen Bitar 解釋:

“用戶可以在Layer-1 上發起一個交易,利用Layer-2 的深度流動性池完成操作,再返回Layer-1 。這種同步可組合性讓整個過程更加高效。”

目前,最大的based Rollup 是Taiko,本月其TVL 和每日交易量均顯著增長。

Blockworks:以太坊回暖,Based Rollup會帶來哪些機會與挑戰?

來源: DefiLlama

其他早期的 based Rollup 專案也在開發中,例如Nethermind 團隊的Surge和Puffer Finance 團隊的UniFi 。這些項目均基於Taiko 分叉。

儘管如此,based Rollup 也面臨一些挑戰。由於排序任務交由Layer-1 驗證者完成,其效能受限於Layer-1 的12 秒區塊時間。

因此,based Rollup 的優勢(如同步可組合性)在實際中可能難以完全實現。它需要在一個12 秒時間槽內完成即時零知識證明,否則無法快速執行可組合交易。

為此,Taiko引入了多種技術,包括Risc Zero 和Succinct Labs 的zk 證明,以及基於英特爾SGX 的可信任執行環境(TEE)。這使得Taiko 成為首個在生產環境中實現多重證明且不依賴單一可信方的 based Rollup。

「證明器的效能正在快速提升。我們看到更多可信任執行環境(TEE)、更有效率且成本更低的零知識虛擬機(zkVM)以及可驗證狀態機(AVS)被引入使用。我們相信zk 技術的進展非常順利,子時間槽延遲內產生證明的目標已經不遠了,」Taiko 聯合創始人Brecht Devos 在接受Blockworks 採訪時表示。

然而,based 的Rollup 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由於沒有中心化排序器,可能會喪失MEV(最大可提取價值)的重要收入來源。不過,Devos 表示,這個問題可以透過一些創新的方式來解決。

在Taiko 網路中,「MEV 可以透過向Layer-1 區塊提議者拍賣『執行票』的方式捕獲,」Devos 向Blockworks 解釋道。

因此,雖然 based 的Rollup 預設將排序權交給Layer-1 驗證者,但這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Matthew Edelen 是Spire Labs 的共同創辦人,這是一家專注於Rollup 基礎設施的企業。他在最近的Bell Curve播客中分享了類似的看法:「拍賣並非分配排序權的唯一途徑。我們可以透過拍賣分配99% 的排序權,同時將剩餘的1% 分配給朋友或獨立質押者,以便在L2 Beat 上展現更好的形象。

從長遠來看,MEV(最大可提取價值)可能不會是一個主要問題。這一觀點源自於一個簡單的成本效益分析:當前,區塊鏈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擁塞費用,這部分收入遠遠超過MEV 的收入。而且,隨著更有效率的MEV 解決方案不斷湧現,MEV 收入的比例正在逐漸減少。

因此,對Rollup 來說,更優的收入模式是依托同步可組合性所帶來的網路效應,透過壅塞費用獲益,而非依賴MEV 收費。

正如Justin Drake 在The Rollup播客中所言:

「目前,壅塞費用與爭用費用的比例大約是80: 20 。在以太坊主網(Layer-1)的收入中, 80% 來自擁塞費用——自EIP-1559 實施以來,每天約3200 ETH。而自合併以來,MEV 收入每天約為800 ETH。

綜上所述,Based Rollup 的優勢讓以太坊的使用者體驗回歸到了最初的狀態。

有趣的是,這種回歸其實讓人聯想到區塊鏈從誕生之初就擁有的特性。同步可組合性以及Layer-1 層的交易排序功能,自比特幣網路誕生以來,一直是區塊鏈的核心特性。

而執行層職責的這種分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Rollup 中心化的發展路線(以及Polkadot、Cosmos 和Avalanche 的多鏈架構)所導致的。如今,基於Rollup 的解決方案已經準備好重拾這項初衷。

原創文章,作者:深潮TechFlow。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