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布斯的報導中提及 CertiK 關於 2024 年加密產業安全事件的警示性數據——全年 760 起安全漏洞、 23.6 億美元損失、 31% 的同比激增。這一組數字不僅是產業痛點的縮影,更是對每個建設者的叩問:當市場在波動中孕育創新時,如何讓技術突破與用戶信任真正並行?
過去十年,區塊鏈技術從極客實驗走向主流視野,但安全始終是懸頂之劍。無論是 Bybit 的 14 億美元攻擊事件,還是層出不窮的漏洞,都在反覆驗證一個真理:沒有安全托底的創新,終將成為空中樓閣。正如文章中引用 CertiK 聯合創始人顧榮輝教授的觀點——安全不是競爭優勢,而是共同責任。當駭客技術迭代速度超越防護體系升級時,單點防禦已不足以應對系統性風險。唯有全方位的安全建設,才能迎來Web3.0 的長足發展。
以下為報道全文:
市場動盪加速Web3.0 產業創新步伐
隨著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上升,摩根大通將其發生機率從年初的 30% 上調至 40% ,高盛也將其預估從 15% 上調至 20% 。 2025 年開年以來,隨著美國股市表現疲軟,「川普行情」明顯減弱。
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的「解放日」(美國總統川普於 4 月 2 日宣布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全面關稅,他稱這一天為「解放日」)之後,市場隨即大幅下挫,科技股主導的納斯達克指數年初至今已下跌 17% ,不少經濟學家預計美國通膨水平將上行。
川普表示,儘管他的高關稅政策將達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可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但最終將帶來「經濟的強勁復甦」。
上月,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表示,關稅問題導致的市場下跌是「健康的調整」。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 Kevin Hassett 也同樣表示:“儘管本季的數據存在一些波動,但我們對經濟的長期前景仍然非常樂觀。”
與科技股高度相關的Web3.0 市場,在過去幾週中已蒸發逾萬億美元市值。資深Web3.0 從業人員深知,波動性是市場運作的基本特徵。在這樣瞬息萬變的市場情況下,經驗豐富的Web3.0 投資人和開發者會重返戰壕,專注於推動產業創新。事實上,長期的市場震盪往往也為投資和打造新一代產品提供了良機。
為一般投資者建立真正有用且安全的產品
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之外,Web3.0 生態中許多項目缺乏堅實的價值基礎,流動性往往只是圍繞熱點敘事反覆輪動。產業尚未完全建立起由基本面驅動的獲利模式,資本流動反而常常阻礙了永續發展。
Meme 幣市場的總市值從 2024 年 12 月的 1, 250 億美元萎縮至 2025 年 3 月的 530 億美元,跌幅超過 57% 。今年 2 月,投資人將 4.85 億美元從 Solana 轉移至以太坊、Arbitrum 和 BNB Chain,輪換資本配置是市場的主旋律。
Blockworks 的市場策略師兼資深行業觀察者 Byron Gilliam 表示:「Meme 幣當然不是股票,它們更像是彩票——有些人確實中了大獎。」他指出,Meme 幣發行平台 pump.fun 在短短 14 個月內便創造了 6 億美元的收入,但對用戶而言並無多少個價值:平台上 4 億美元,現在有 4 個市值超過 4 億美元,現在推出的 4 個市值 4 億美元,現在僅有 4 個市值。
Meme 幣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散戶投資者。著名的「道瓊斯指數投資與賭博對比圖」清晰展現了預期回報與不確定性之間的連續光譜,大多數嚴肅的金融從業者都在強調,Web3.0 資產需要遠離「彩票思維」。
Echo Base 的 CEO Roshan Dharia 直言:「不可否認,Meme 幣在吸引Web3.0 好奇者方面確實發揮了作用。但如果我們想建立一個可持續的金融市場,Web3.0 行業必須專注於構建具備真實經濟價值、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產品。Meme 幣適合媒體宣傳,但真正受到傳統金融機構具備真正經濟價值、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產品。Meme 幣適合媒體當今,但真正受到傳統金融機構的價值,藉由傳統區塊帶來透明鏈。
「實用性」是吸引用戶進入Web3.0 領域、為鏈上專案開闢新營收管道的關鍵所在。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則是如何保障一般用戶的資金安全,尤其是在 Bybit 遭遇 14 億美元攻擊事件之後。
根據 CertiK 發布的報告, 2024 年共發生 760 起安全事件,全年損失高達 23.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31% 。這些漏洞不僅暴露產業風險,也進一步凸顯了建構高安全性產品的緊迫性。
CertiK 聯合創始人兼 CEO 顧榮輝教授指出:“黑客正在採用愈發複雜的攻擊手段,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鏈上項目積極投入安全建設。Bybit 事件是對整個行業的一次警醒——安全不是競爭優勢,而是共同責任。”
Certora 聯合創始人兼 CEO Mooly Sagiv 也表示:“隨著Web3.0 行業不斷成熟,黑客也在同步升級手段。企業有責任為用戶打造更安全的產品。Bybit 事件削弱了投資者信心,所有參與者都必須付諸行動,共同重建信任。”
在市場投機熱潮暫時冷卻之際,正是專案方專注打造安全且有實際價值產品的良機。創投機構(VC)多年來一直在這樣做,即便在市場動盪期也未曾停下腳步。
VC 聚焦創造價值的未來技術
NFT 與元宇宙未能成為 2024 年主流Web3.0 敘事的一部分,它們是過去Web3.0 牛市週期的殘餘,在 Meme 幣和 AI 代幣的狂熱中被遺忘。但根據 Galaxy 的報告, 2024 年第四季度,VC 在 NFT、元宇宙和遊戲等領域的投入反而佔據主導地位。
這並不難理解──人們天性喜愛遊戲、彩券與娛樂。在美國,這些產業的年收入分別達到 650 億美元、 1, 000 億美元及 1, 000 億美元以上,並持續(全球)成長。如今,這些龐大的傳統產業正被Web3.0 技術改變,遊戲正是目前 VC 最重視的創新賽道之一。
VC 通常不會追逐“輿論熱度”,而是提前挖掘具備長遠潛力的賽道,在行業成熟前佈局,爭取未來的回報。例如在 2024 年第四季度,NFT、DAO 和元宇宙等領域的資金多數流向了早期專案。
RaveDAO 的 Ronald Yung 表示:“NFT 曾被視為上一輪牛市的象徵或數位收藏品,但它們真正的價值在於不斷演變的實用性。在 RaveDAO,我們將 NFT 拓展至藝術之外的領域,用於活動門票與參與憑證。”
“雖然市場情緒發生了轉變,但 NFT 背後的技術仍然是身份認證、訪問權限控制與社區互動的強大工具。這項解決方案不會消失,只是在不斷適配現實世界的應用。”
同樣,VC 早在 ChatGPT 走紅之前,就已經意識到 AI 的顛覆性潛力,而人工智慧代幣佔據了投資者的主導地位。 AI 領域的融資從 2011 年的 6.7 億美元成長到 2020 年的 360 億美元,呈現長期上升趨勢。
VC 流入新興科技領域的資金依然強勁。 2025 年第一季,AI 領域的融資總額大幅超越Web3.0 創投,延續了過去對 AI 的投資偏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驅動的 AI 創業項目也開始獲得資本青睞。
Sapien 的 CEO Rowan Stone 表示:“雖然傳統 AI 仍然佔據資金優勢,但將 AI 與區塊鏈技術結合、打造面向用戶的新型科技產品,將有望帶動營收成長,吸引更多新資本。”
“只要我們持續在 AI+Web3.0 的子領域中打磨好產品,就有望構建一個真正智能、以用戶為中心的全球生態。”
從投資走向來看,VC 已識別出更多具有「面向未來」的板塊,並有策略地投入資源,助力市場長期成長。川普政府對「美國經濟即將迎來過渡期」的表態,正是建立在科技與資訊產業的強大支撐之上。
科技與資訊產業是美國第三大服務業,佔 GDP 約 10% (約 2.4 兆美元),僅次於醫療與社會服務(18% )與金融服務(20% )——而美國正是全球資本市場的核心。
貝萊德(BlackRock)董事長兼 CEO Larry Fink 在年度報告中指出,美國金融服務業的繁榮才剛開始。歷史表明,市場變局常常孕育創新空間。目前的市場震盪,也是一個提醒:專注創新,比緊盯日常股市波動更重要。
被譽為「股神」的沃倫·巴菲特曾說:「記住,股市是個躁鬱症患者。(Remember that the stock market is a manic depressive.)」在不久前的一次 CNBC 採訪中,他表示:「估值大幅波動時,更要聚焦標的的內在質量——不久前混亂標之中,正是機會所在。」
始終保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