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Odaily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
作者| Asher( @Asher_ 0210 )
幣安開啟第二輪投票上幣活動
上線代幣與市值一覽
根據官方消息,幣安開啟第二輪投票上幣活動,時間持續至4 月10 日,用戶可在 Binance Square 參與投票,勝出項目將經審查後上線現貨交易,候選代幣包括:VIRTUAL、BIGTIME、UXLINK、MORPHO、GRASS、ATH、WAL、SAFE、ZETA、熱門、ON12 個加密項目,共加密項目。
與首輪候選代幣大多為Meme 項目並且均為 BNB Chain 生態代幣不同,本輪候選代幣項目涵蓋 AI、DeFi、基礎設施、RWA 等多個賽道,這或預示著投票上幣機制將成為幣安常態化的上幣方式之一。截止撰稿,根據鏈上數據,第二輪候選代幣單價、流通市值、全流通市值如下表:
第二輪候選代幣二級數據一覽
不難發現,與首輪投票上幣活動的候選代幣相比,本輪候選代幣市值普遍偏高。其中,ONDO 目前流通市值已高達24 億美元,位居所有候選代幣之首;即便是市值最低的BIGTIME,也已超過1 億美元。這也側面顯示幣安在本輪投票中更傾向於選擇具備一定市場基礎和用戶共識的中型項目,以便進一步提升上幣活動的關注度與社區競爭激烈程度。
如何參與
只要滿足至少持有0.01 枚BNB 條件的真實用戶即可,具體參與投票流程很簡單,首先在幣安“資訊”專欄下找到“廣場”,其次找到Binance Square Official 帳戶並在置頂內容中找到“投票”,最後在第二期候選的12 個項目中選擇個人喜歡項目進行投票即可,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圖所示。
幣安投票流程圖
幣安首次投票上幣活動複盤
根據官方公佈的信息,幣安首輪投票中, BANANAS31 ( 19.4% )與WHY( 18.8% )分別位列前兩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WHY 並未出現在最終上線名單中,取而代之的是幣安一次性上線了四個項目:MUBARAK、BROCCOLI 714、TUT 和BANANAS31 ,超出了多數用戶的預期。
從價格走勢來看,受制於當前市場整體低迷,流動性不足、缺乏強敘事支撐等多重因素,上線幣安的計畫並未帶來明顯的「財富效應」。其中,曾在投票階段熱度最高的Meme 專案MUBARAK,上線後價格不漲反跌,持續走弱。
那麼,4 月10 日第二輪投票上幣活動落幕後,幣安是否會延續首輪的做法,最終上線四個項目,還是會根據本輪情況進行調整,仍有待觀察。此外,上線代幣與投票排名關係又會是怎麼樣呢? Odaily星球日報也將持續關注並帶來最新報道。
場外「刷票」熱度超首輪
儘管首輪上線的代幣在市場上的短期表現不盡人意,但上線幣安現貨交易仍被廣泛視為一種強而有力的背書和流動性加持。一旦行情回暖,潛在收益空間可觀,正因如此,即便當前整體市場情緒偏冷,投票上幣環節依舊吸引了大量目光,圍繞「刷票」的操作持續不斷。
本輪投票的火熱程度甚至超越首輪。根據多位場外交易用戶反饋,本輪投票需求明顯上升,“收票”的市場價格也水漲船高——首輪價格大多維持在5 美元左右,而本輪已普遍上漲至7 美元,若一次性“批量賣票”,價格甚至可達7.5 美元或更高。
場外收票狀況
此外,IP、ATH、SAFE 三個項目,不僅在社區媒體中獲得不少KOL 的喊單支持,而且場外的「收票」需求也異常旺盛。
投票上幣的「自治實驗」仍處於探索階段
最後,讓我們展望幣安投票上幣機制的未來走向,或許呈現出三種截然不同的局面。
最理想的情況是,社群成員基於真實共識進行投票,推動真正有潛力的項目脫穎而出;與此同時,平台構建的反作弊機制發揮作用,有效遏制刷票行為,從而為行業打造出一套可藉鑑的治理範式。
但在較悲觀的場景中,大戶操縱投票結果,反而將劣質項目送上交易所舞台;部分投機者甚至可能透過做空所有候選項目的方式獲取收益,進而引發中小市值代幣的大規模下跌,擾亂市場秩序。
更可能出現的,是一種複雜而模糊的中間態:雖然偶爾也能選出具備潛力的優質項目,但刷票等舞弊行為仍時有發生,幣安不得不持續修訂機制、優化規則,以維持投票的公信力與參與度。
整體來看,這場投票上幣的「自治實驗」仍處於探索階段,其成敗將直接影響幣安在上幣機制上的開放程度與社區參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