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香港監管清晰優勢,Cryptoflow正建構下一代Web3基礎設施棧

本文約200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重新定義鏈上資料分析範式。

DEX 開啟交易新紀元

如果說 CEX 統治了加密貨幣的黃金十年,那麼在過去一年內爆發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生態正在重塑交易市場格局,時至今日其現貨交易量已達中心化交易所(CEX)的 20% , 25 年 1 月 DEX 現貨交易量觸達 4541 億美金,相比 24 年 180 億美金環比 20.99% 的 98.99%。期貨交易量已超過 CEX 的 10% , 24 全年 DEX 期貨合約累計交易量已超過 1.5 兆美元。 DEX 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交易物、出入金管道、交易模式、結算及儲蓄工具,將是新金融時代的起點。

沼澤上的大廈,搖搖欲墜的新時代

正當 DEX 生態高歌猛進的同時,DEX 龍頭,號稱「去中心化幣安」的 HyperLiquid 遭遇了一場價值數億美元的鏈上攻擊,一位匿名巨鯨利用平台漏洞,透過操控市場價格,導致 HyperLiquid 的資金池遭受巨額虧損。這起事件使得 HyperLiquid TVL 由 654 M 降至 273 M,下跌將近 60% ,HYPE 價格暴跌,開發者大量逃離。為了因應危機,HyperLiquid 採取了緊急措施,下架相關合約和強制平倉,這一「拔網線」 式的操作引發了市場對去中心化治理的質疑。此事件揭示了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在風控和治理上的脆弱性,並引發了對其未來發展的擔憂。

與其說是對鏈上預言機的依賴瞬間擊敗了 HyperLiquid 的資金池,不如說是脆弱的基建無法支撐這一體量的商業巨頭。與 CEX 封閉式的系統及風控管理模式不同,各類開源協議以及零門檻開放入駐的公鏈為 DEX 提供了瘋狂生長的土壤,正是這種易開發性或者說易複製性,得以在短時間內促成 DEX 盛世。然而隨之而來即是鏈上應用過載但基建嚴重缺乏,通用基建和各類協議代表著同質化與共享風險,一個協議的漏洞足以瞬間波及上百家 DEX,帶來上千億美金的損失,如果大廈建立在沼澤上,那麼建的越高越危險,用戶頭頂上的危樓何時會倒塌?

基礎設施:挖掘Web3規模化應用富礦

DEX 模式的成功在於革新,這項共識需要與之匹配的堅實基礎,基建正是這樣一把鑰匙。

目前全球Web3基礎設施的競爭已進入深水區。基礎設施的演進正在改變Web3的經濟模型。從 Gas 費優化到跨鏈互通,從數據可用性到結算確定性,每個技術突破都在重新定義價值捕獲方式。這預示著業界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優勝劣汰,這種競爭本質上是對下一代網路標準制定權的爭奪。

想要充分挖掘 DEX 時代的新金礦,基建的打造需要正視當前的行業現狀:高性能高 TPS 公鏈持續發展,鏈上交易衍生品實時性要求,市場對高性能底層架構的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與此同時高性能大數據正在帶來開發者成本危機。

1.公鍊性能革命驅動數據爆炸

- TPS 躍遷:

- Solana 50000+ TPS

- Aptos 實作 200, 000 TPS(透過並行執行框架 Block-STM)

- 數據量激增:

- Solana 單日鏈上數據在數百 GB 至 1 TB

- 模組化區塊鏈(Celestia 等)日均 rollup 資料提交量超 400 億條

- 衍生性商品統治:

- 永續合約佔全市場交易量 78% (Bybit 2025 Q1數據)

- 高頻做市商要求≤ 100 ms 的鏈上價格回饋

2. 開發者成本危機

• 自建即時數據系統成本比較:

借助香港監管清晰優勢,Cryptoflow正建構下一代Web3基礎設施棧

Cryptoflow:建置下一代Web3基礎設施棧

基於上述現狀,這一輪基礎設施升級的核心之一,便是數據。綜觀全球,Dune、Chainalysis 等百億市值的數據巨頭正在不斷升級以匹配公鍊及應用需求, 聚焦新興的香港市場,可以發現加冪科技(Cryptoflow)的核心數據層ChainStream ,也在承擔同樣的責任。

ChainStream 正在重新定義鏈上資料分析範式。憑藉多年累積的大數據中心營運經驗,依托自主研發的 AI 演算法與分散式運算架構,為全球Web3.0 用戶和從業人員提供即時鏈上資料查詢、智慧數據分析和市場數據監控等服務,有效降低數位資產投資決策的資訊不對稱。

1. 數據解決方案與技術壁壘

- 流處理層:

- 亞毫秒分片:時間切片粒度從 10 ms 壓縮至 0.5 ms,支援衍生性商品閃電訂單

- 混合式計算:FPGA 硬體加速模組處理 80% 的常規事件(降低 CPU 負載成本 40% )

- 標準化層:

- 新增 Move VM 2.0 (Aptos 主網)與 FuelVM 全指令集解析

- 開發者遷移新鏈耗時降至 4 小時(透過 AI 產生適配模板)

除了性能層面的提升以及主流市場的覆蓋,ChainStream 保持開放性, 重視新興公鏈的數據支持,以區塊鏈項目為核心,以社區和開發者為目標人群,為各個生態的應用提供優質且有深度的數據服務。

借助香港監管清晰優勢,Cryptoflow正建構下一代Web3基礎設施棧

2. 區塊鏈及 AI 基礎建設

除了數據服務,Cryptoflow 透過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及 AI 基礎建設,圍繞著區塊鏈數據與鏈上資產,為加密領域各類機構,企業與用戶提供專業的數位金融解決方案,發掘並陪伴新興產品與科技成長。

應用層面:透過自主搭建的應用鏈承載並扶持瀏覽器、錢包、Defi 協定、NFT、GamefI 等各類區塊鏈應用,激勵新興團隊創新,共同擴大並革新香港區塊鏈生態;

資產層面:透過自研的 RWA 底層協議, 404 協議,結合多年的傳統金融經驗,完成鏈下資產向鏈上資產的映射,打通區塊鏈資產發布、升級、轉帳、跨鏈、交易全流程;

比起矽谷在技術創新上的先發優勢、新加坡在監管沙盒上的彈性政策,香港案例的特殊性在於,它證明了監管合規與技術創新可以相互促進。當其他地區還在爭論監管是否扼殺創新時,香港已經通過清晰的牌照制度培育出 Cryptoflow 這樣的合規原生企業,這種監管先行的路徑或許將成為更多金融中心發展Web3的參考模板。

身為香港Web3.0 領域的先行實踐者,Cryptoflow 透過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雙輪驅動:一方面依託大數據中心資源優勢,為兩大核心基礎設施平台提供穩定可靠的算力支持;另一方面積極依託本港和全球高速增長市場,與當地機構及行業夥伴建立戰略監管關係,深耕基礎設施建設。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Odaily立場。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