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報丨Grass — — 擴張中的AI資料銀行

本文約10631字,閱讀全文需要約14分鐘
Grass 是如何在一眾DePIN 計畫中脫穎而出的? Grass 後續參與需要關注哪些因素?

TL; DR

Grass 是如何在一眾 DePIN 專案中脫穎而出的?

  • 核心因素是沒有門檻的零擼,使用者是基石,其他因素都是槓桿。

  • Grass 以「技術+模式」雙引擎突破 DePIN 內捲— — 透過零知識證明與 Solana Layer 2 架構確保資料真實性,解決 AI 產業「髒資料」痛點;同時以「頻寬挖礦→ 積分激勵」模式將 250 萬用戶轉化為資料節點,形成供給端碾壓優勢。

  • 疊加 AI 資料需求暴漲、Solana 和 DePIN 火爆、合理的運作手段等因素,造就了 AI 資料類 DePIN 領導者的地位。

  • 短期看技術落地: 2025 年去中心化過渡能否成功;

  • 中期看需求驗證:AI 企業採購資料規模;

  • 長期看合規博弈:資料隱私與所有權規則。

  • 目前最大風險在於「代幣狂歡掩蓋需求真空」 — — 若未來未能實現 AI 客戶訂單放量,完美商業飛輪恐從「數據-資本」的正循環,退化為供給端泡沫。

1. 產業背景

1.1 DePIN:重構基礎設施的全球範式

定義與核心邏輯

近年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成熟和Web3 理念的興起,各行各業都在探索去中心化的轉型路徑。 DePIN 正是這一趨勢在基礎設施領域的體現。 DePIN(全名為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是一種透過區塊鏈技術整合全球分散式實體資源(如算力、儲存、頻寬、能源等)的新型經濟模型。

產業驅動力

深度研報丨Grass — — 擴張中的AI資料銀行

細分領域與典型案例

  • 實體基礎設施:以 Helium(去中心化無線網路)為代表,透過社區部署熱點設備建構全球覆蓋的通訊網路;

  • 數位資源網路:包括 Filecoin(去中心化儲存)、Aethir(分散式運算)等,透過整合閒置資源形成共享經濟模式。

市場潛力

1.2 AI 資料需求:爆發成長與結構性矛盾

資料需求規模與特徵

  • 量級躍升:以 GPT-4 為例,訓練需 45 TB 以上文字數據,而生成式 AI 的迭代速度要求數據即時更新與多樣化;

  • 成本佔比:AI 開發中資料收集、清洗與標註成本佔總預算的 40% 以上,成為商業化核心瓶頸;

  • 場景分化:自動駕駛需高精度感測器數據,醫療 AI 依賴隱私合規的病例庫,而社交 AI 依賴使用者行為數據。

傳統數據供給痛點

  • 資料障礙:核心企業/主體等巨頭控制廣泛資料來源,中小開發者面臨高門檻與不公平定價;

  • 資料孤島:資料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機構和企業手中,資料共享和流通面臨許多障礙,導致資料資源無法充分利用

  • 資料隱私:資料收集常涉及隱私與著作權爭議,如 Reddit API 收費事件引發開發者抗議;

  • 低效率流通:資料孤島與標準化缺失導致重複採集,全球資料利用率不足 20% ;

  • 價值鏈中斷:創造數據的個別貢獻者,無法在後續數據的使用中獲利。

DePIN 的破局路徑

  • 分散式資料擷取:透過節點網路抓取公開資料(如社群媒體、公共資料庫),降低資料擷取的成本,提高資料擷取的效率和規模;

  • 提升數據品質與多樣性:透過DePIN 激勵機制,可以吸引更多參與者貢獻數據,進而提升數據的品質與多樣性,提升AI 模型的泛化能力。

  • 去中心化清洗與標註:社區協作完成資料預處理,結合零知識證明(ZK)確保資料真實性;

  • 代幣化激勵閉環:數據貢獻者獲得代幣獎勵,需求方以代幣購買結構化資料集,形成供需直接匹配

深度研報丨Grass — — 擴張中的AI資料銀行

2. 專案基本訊息

2.1 業務範圍

  • 解決的問題:傳統網路抓取通常由集中式系統完成,效率低且容易出現錯誤或偏見。 Grass 旨在透過去中心化方式提供可靠、驗證的網路數據,且去中心化用戶提供的數據自然具有多樣性、多地區發布、即時的特點。

  • 願景與使命:Grass 的願景是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的網路資料層,資料以信任最小化的方式收集、驗證和結構化。其使命是賦予用戶貢獻資料層的權力,並透過獎勵機制激勵參與。

  • 用戶參與方式:用戶只需三步驟即可開始:造訪Grass 官網,安裝擴充功能/用戶端,連線並開始賺取Grass Points。這種貢獻頻寬以賺取獎勵的方式,為普通用戶提供了一個分享AI 成長紅利的機會。

2.2 發展歷程

2.3 團隊狀況

根據 Rootdata 數據,Grass 由 Wynd Labs 開發,創始人是Andrej Radonjic,他是Wynd Labs 的CEO,擁有約克大學數學與統計學碩士學位和麥克馬斯特大學工程物理學士學位。

2.4 融資與重要合作夥伴

投資者與支持

種子輪: 2023 年完成35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Polychain Capital 和Tribe Capital 領投。根據Rootdata,種子輪後總融資達450 萬美元,包括由No Limit Holdings 領投的種子前輪。

合作夥伴

區塊鏈平台:基於Solana 網路構建,專案利用Solana 的高效能和可擴展性。

3. 專案技術解析

3.1 核心技術架構:Sovereign Data Rollup

Grass 正在建造第一個主權資料摘要。它透過全球分佈的 Grass 節點網路簡化了資料採購和轉換,從而使 AI 通用結構化 Web 資料存取。基礎架構由 Solana 上的專用資料 Rollup 支持,旨在管理資料的完整生命週期— — 資料來源、處理、驗證和資料集建構。此架構圍繞著以下組件展開:

深度研報丨Grass — — 擴張中的AI資料銀行

  • 由驗證器、路由器、Grass 節點三層構成。

  • 使用者透過安裝瀏覽器擴充功能/桌面端應用程式來分享未使用的網路頻寬,構成一個個 Grass 節點,並集合形成全球分散式網路。目前 Grass 已經有超過 250 萬節點,涵蓋超過190 個國家,每天抓取約100 TB 數據,為AI 開發提供多樣化、地理代表性的資料來源。

  • Grass 路由器將Grass 節點連接到驗證器。路由器負責節點網路併中繼頻寬。

  • 驗證者接收、驗證和大量處理路由器分發的交易。然後,他們產生ZK 證明以在鏈上檢查會話資料。在當前階段,資料收集由集中式系統處理,未來計劃透過Layer 2 網路實現去中心化。

  • Grass 使用零知識證明驗證資料來源,確保資料隱私和完整性。 ZK 處理器產生鏈上證明,驗證資料來源並追蹤其生命週期,增強資料可信度。如 Donovan Choy 所說,ZKP 的應用解決了傳統網路抓取的信任問題,為AI 資料市場提供了透明性。

  • Grass Data Ledger 是被抓取的資料與L1 結算層之間的連結。資料透過Grass 的Layer 2 網路(基於Solana)記錄在區塊鏈上,形成「主權資料卷」(Sovereign Data Rollup)。這確保了資料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支援AI 開發者高效存取結構化資料集。

深度研報丨Grass — — 擴張中的AI資料銀行

3.2 技術突破與合理性

  • 將DePIN 概念應用於網路資料抓取,填補了AI 資料收集的去中心化空白。這是DePIN 在資料基礎設施領域的首次大規模應用。

  • 使用ZKP 驗證資料來源,解決了傳統集中式抓取的隱私和信任問題,這是其技術亮點之一。

  • 建構Layer 2 網路以處理高吞吐量資料交易,充分利用 Solana 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優勢。

  • 此外,Grass 計劃於2025 年第一季推出的「即時情境檢索」(Live Context Retrieval)技術,這將進一步增強其為時間敏感的 AI 模型提供即時資料的能力。

  • 節點網路的規模可以支持其多樣化資料來源的提供,符合去中心化、民主化的原則。

  • ZKP 的隱私保護能力確保用戶資料安全,增強用戶信任。

  • Layer 2 網路的部署計畫將提升網路效率和可擴充性,支援大規模資料處理需求。

4. 商業模式飛輪

4.1 商業模式閉環:充分利用代幣激勵

Grass 的商業模式可以概括為:用戶貢獻頻寬以獲得 Grass Points 獎勵→ 刮取網頁公共資料資源→ AI 企業購買資料→ 收益透過代幣分配形成閉環。

  • 用戶透過安裝擴充功能/桌面端應用程式分享頻寬,推薦好友提供20% 直接獎勵和二級、三級10% 、 5% 獎勵。

  • Grass Points 基於頻寬使用、地理位置等因素計算,未來計畫增加基於里程碑和線上時間的獎勵方式。

  • Grass 節點利用使用者未使用的頻寬和中繼流量,以便網路可以抓取公共Web 資料。

  • Grass 的住宅代理商網路為AI 開發者提供了多樣化和地理代表性的資料來源。

  • AI 公司透過Grass 網路購買結構化資料集,用於模型訓練。

  • 網路收入透過GRASS 代幣分配給用戶,形成可持續的激勵機制。 Grass Points 可轉換為GRASS 代幣,總供應量為10 億枚,社群分配3 億枚代幣用於未來激勵和路由器獎勵,確保長期發展。

  • 代幣可用於質押給路由器支援網路流量,並透過網路活動賺取獎勵。

深度研報丨Grass — — 擴張中的AI資料銀行

4.2 模式創新與成功之處

Grass 的商業模式中最大的創新點是透過推薦系統和代幣獎勵,形成正向回饋循環。當然,這也是大部分 DePIN 計畫的共同之處。

  • 用戶參與度高:截至2025 年3 月,超過250 萬用戶,顯示易用性和社群吸引力。

  • 市場契合度:AI 資料需求快速成長,Grass 填補了去中心化資料層的空白,符合產業趨勢。

  • 經濟誘因:透過代幣獎勵和推薦系統,形成正向回饋循環,吸引更多用戶參與。

4.3 飛輪風險

與絕大部分 DePIN 專案一致,供需商業飛輪的弱點在於需求端。

深度研報丨Grass — — 擴張中的AI資料銀行

5. 經濟模型

當資本盛宴退潮後,DePIN 代幣究竟是 AI 數據的硬通貨,還是擊鼓傳花的籌碼?

5.1 通證模型

Grass 的代幣經濟模型基於其原生代幣 $GRASS,總供應量固定為10 億枚。

  • 社區: 30% (3 億枚),包括:

  • 未來激勵: 1.7 億枚,用於追溯性計畫獎勵早期貢獻者和為網路創建有價值內容或工具的開發者。

  • 路由器獎勵: 3000 萬枚,用於激勵路由器支援網路流量,減少延遲。

  • 首次空投: 1 億枚(10% 總供應量), 2024 年10 月28 日分配,獎勵超過250 萬用戶。

  • 基金會與生態系統成長: 22.8% (2.28 億枚),由基金會持有,用於支援網路營運、升級、合作夥伴關係和研發。

  • 早期投資者: 25.2% (2.52 億枚),有1 年鎖定期和1 年歸屬期,確保長期承諾。

  • 團隊: 22% (2.2 億枚),有1 年鎖定期和3 年歸屬期,激勵團隊長期發展。

  • 獎勵: 激勵用戶貢獻頻寬和推薦他人。

  • 質押: 用戶可將GRASS 代幣質押給路由器,支援網路流量,賺取獎勵,無最低期限,解質押需7 天鎖定期。

  • 治理: 代幣持有者可參與網路決策,包括投票提案和合作夥伴選擇。

深度研報丨Grass — — 擴張中的AI資料銀行

5.2 代幣市場分析

Grass 專案的代幣 $GRASS 於2024 年10 月28 日透過首次空投發行,初始價格約為0.64 美元。

深度研報丨Grass — — 擴張中的AI資料銀行

上市價格暴漲原因

  • 龐大的用戶基礎: 2024 年10 月28 日的首次空投分配1 億枚代幣,空投覆蓋超過 250 萬用戶,大幅增加市場流動性。

  • 首個網路 DePIN 專案代幣:相較於傳統 DePIN 專案參與的高門檻,以 Grass 為首的網路掛機專案大大降低了用戶的參與門檻,在這批專案中,Grass 是第一個進行 TGE 的,同時也打破了較長一段時間沒有 DePIN 專案 ICO 的僵局。

  • 交易所上市: 代幣在Bybit、Gate.io 和Bitget 等主要交易所陸續上市,增加了交易量和投資者興趣。

  • 產業市場情緒: DePIN 和AI 相關項目的熱潮推動了投資者信心,特別是在2024 年第四季。 CryptoRank.io 指出,Solana 生態系統的活躍度也促進了價格上漲。

  • 質押機制:Grass 的質押機制為使用者提供了豐厚的效益。 2024 年底用戶質押的總量達 2,700 萬GRASS,佔總供應量的 35% 。相較於業界平均的 APR,Grass 的 43.69% 年化報酬率無疑吸引了許多投資者的視線。隨著質押需求的增加,市場中對 Grass 未來成長的樂觀預期愈發明顯。

營運促成因素

  • 使用者激勵機制: 透過推薦系統(20% 直接獎勵,二級和三級10% 和5% )快速擴展用戶基礎,截至2025 年3 月超過250 萬用戶。

  • 社群參與: 正向的社群活動和透明的進度更新增強了市場信心,例如透過X 貼文持續分享里程碑。

  • 技術進展與市場預期: 計劃推出Android 和iPhone 行動應用,以及Layer 2 網路的部署,吸引更多投資者。 Bitget News 提到, 2025 年路線圖的公佈進一步推動了價格上漲。

發展風險

  • 當前幣價由供給端狂熱驅動(低流通盤+交易所上線效應),而非真實 AI 數據採購需求;

  • 質押 APY 高達 68% 的虛假繁榮,實為代幣通膨的隱性成本;

  • 47.2% 代幣由團隊及早期投資者持有(2.2 億+ 2.52 億), 2025 年起逐步解鎖,若需求端未同步爆發,可能引發拋壓。

6. 專案生態解析

Grass 在 AI 數據和基於閒置網絡的 DePIN 項目中處於領先地位,競爭優勢明顯。

6.1 橫向對比(競爭分析)

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 DePIN 產業的項目已超過 600 個,總市值超過 160 億美元。在 2024 年底 3 個月中,Grass 連續在 Rootdata 的 DePIN 專案熱度榜單中佔領榜首。

深度研報丨Grass — — 擴張中的AI資料銀行

6.2 縱向潛力(產業空間)

DePIN 和AI 產業的成長潛力

DePIN 產業快速成長,利用區塊鏈管理實體基礎設施網路。根據HTX Research, 2023 年有650 個項目,總市值350 億美元,涵蓋儲存、運算、AI 資料收集等子領域。

Solana 生態支持下的擴展性

Grass 基於Solana 網絡,Solana 以高性能和可擴展性著稱,非常適合DePIN 應用。 Solana 的快速交易速度(每秒數千筆交易)和低費用支援Grass 處理高資料量交易,能夠增強其擴展潛力。

7. 未來展望

7.1 專案發展路線

在2025 年的第一次創辦人研討會上,Grass 概述了未來一年的幾項關鍵舉措。

技術迭代

  • 節點網路輕量化與行動裝置部署:計畫推出Android 和iPhone 行動應用,允許用戶透過手機貢獻閒置頻寬,以擴大用戶基礎和參與度。根據Bitget News,行動應用預計在2025 年下半年完成測試並發布。

  • 資料品質:Grass 2025 年路線圖包括主權資料卷(Sovereign Data Rollup)的部署,預計在第四季度完成。

  • 去中心化過渡:Grass 計劃在2025 年底前完成向完全去中心化的過渡,部署基於Solana 的Layer 2 網絡,使用零知識證明(ZKP)驗證數據,確保隱私和安全性。這將使資料收集和驗證更加去中心化,增強網路的信任和可靠性。

生態拓展

  • 資料集合作:Grass 與Ontocord 和LAION 合作創建了VALID 資料集,將進行進一步開發。這個包含3000 萬個音訊片段、圖像和文字的多模態集合是AI 模型訓練的基礎,也是開發人員的重要資源。

  • 合作夥伴關係:Grass 計畫與AI 公司和其他利害關係人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擴大網路的實用性和採用率,吸引更多數據購買者

治理升級

  • 用戶激勵優化: Grass 將優化其用戶激勵系統,包括調整Grass Points 的計算方式和推薦機制(20% 直接獎勵,二級和三級10% 和5% ),以增強用戶參與度和留存率。

  • 社區參與:計畫將透過透明的溝通和社區活動,解決過去如首次空投分配的問題,重建社區信任,維持長期發展。 (首次空投因Phantom 錢包問題引發不滿,需透過後續更新修復)

7.2 風險與挑戰

模式風險

  • 若需求端(AI 企業購買資料)未能實現,Grass 將無法產生足夠收入用於獎勵用戶,用戶可能失去參與動力,網路規模縮小,進而影響資料收集能力,形成惡性循環,最終模式不可持續。

  • Grass 如何定價數據尚未明確,若定價過高,可能失去競爭力;若定價過低,可能無法涵蓋營運成本。

  • 若新資料收集技術(如合成資料)取代住宅代理,Grass 可能失去市場。根據EnterpriseAI.news,合成資料正在興起,可能減少對真實資料的需求。

技術風險

  • 從集中式到去中心化的過渡涉及技術複雜性,可能面臨擴展性、安全性和效能問題。 Layer 2 網路的部署需確保高吞吐量和低延遲,任何技術故障都可能導致網路中斷。

  • 研究表明,類似計畫的去中心化過渡曾因擴展性問題導致使用者體驗下降,Grass 需謹慎管理。

  • 在去中心化網路中,資料由使用者設備收集,需確保品質和完整性。任何資料偏見或惡意活動可能影響AI 開發者的信任。數據品質是所有DePIN 專案的核心挑戰。

  • ZKP 的實施需確保資料來源可追溯,但可能面臨效率問題,影響處理速度。

  • 零知識證明的效率直接影響網路效能,研究表明,ZKP 在高資料量情境下可能增加運算成本,Grass 需優化ZKP 以平衡隱私和效能。

市場風險

  • Grass 面臨來自集中式資料提供者(如Luminati)和去中心化競爭者(如Nodepay)的競爭。替代項目可能提供更低成本或更豐富功能,吸引AI 開發者。

  • 需持續創新以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 資料隱私法規(如GDPR)可能對去中心化資料收集提出更高要求,監管變化可能增加營運成本或限制某些活動。

  • 研究表明,DePIN 計畫需適應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監管環境,Grass 可能面臨合規壓力。

  • 首次空投分配因Phantom 錢包問題引發社群不滿,需重建信任以維持用戶參與度。

  • 任何進一步的社群管理失誤可能導致用戶流失,影響長期發展。

  • 當前幣價由供給端狂熱驅動(低流通盤+交易所上線效應),而非真實 AI 數據採購需求。

  • GRASS 代幣的總供應量為10 億枚,需管理分配以避免市場波動。早期投資者和團隊解鎖可能導致價格壓力,需平衡用戶激勵和市場穩定性。

7.3 小結

部分參考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DePINone Labs。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