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視角聊新東西:如何在Base生態找到Alpha?

avatar
FC Talk
2天前
本文約9858字,閱讀全文需要約13分鐘
探討Base崛起的原因和除了Social之外的機會。

三方視角看 Base:二級投資分析師、獨立研究員、生態開發者

FC(Twitter@@FC_0X 0)

我剛剛看 Base 的 TVL 新高了,已經 17 億了,所以我覺得今天這個時候聊這個還挺是時候的,看看能不能再挖比較新的 Alpha。之前關注 Base 是因為我們團隊有兩個同事在紐約,能更親身去體會。其實挺早他們發現了Degen,然後當時也跟我說,但是基金很難買,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寫memo,不能跟LP 說他社區好,這個Meme 名字起的棒,我們就可以買,所以就錯過了。今天請來了三位嘉賓,分別從三個不同維度對Base 進行探討,蔣老師是主要是研究出身,而且非常早地發現了 Base 的 Alpha。梁老師是從一個開發者的角度來看 Base。然後 Minta 在我們基金是一起跟我看二級,她可能會多從交易維度來看。我們今天的這個陣容大概是這樣。

第一個問題,Minta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Base 目前的數據狀況。

Minta(Twitter@minta 0103)

Base 從 3 月初開始,TVL 迅速崛起,一路從 400 M 漲到 1.8 B, 4.5 倍。近幾週週活躍用戶都持續超過140 萬。總用戶達 9 百多萬,總收入接近六千萬。

三方視角聊新東西:如何在Base生態找到Alpha?

三方視角聊新東西:如何在Base生態找到Alpha?

同時,DEGEN、Friend.tech 和Farcaster 這樣的現象級產品都出現在Base 網絡,現在談起Base 生態,市場常常覺得是Social 板塊的龍頭。而除了百倍幣Degen,近期Base 生態也湧現了一批數十倍幣,如Brett,小藍人 Normilo、Mog 等。今天Bankless 寫了一篇文章討論Base 生態和Solana 生態到底誰更可能是下一個Meme 造富中心。

除了Meme,Base 過去兩個月的 Defi 生態也有幾個金狗,例如Aero,Extra Finance ,Equalizer Dex 等。 $Aero 和$Equal 過去一個季度的income 都有 6 倍以上的漲幅。

FC(Twitter@@FC_0X 0)

請我們其他兩位嘉賓說一下,你們怎麼關注到 Base,然後從你們的角度看 Base 是怎麼崛起的,就是他做對了哪些關鍵點?

Xin(Twitter@xingpt)

其實Base 生態我不算關注最早的,我是它上線那個onchain summer(去年夏天)的時候有有關注到,因為當時覺得Coinbase 發鏈,還是一個挺大的新聞,而且我有個朋友他就是在做Base 鏈的engineer,所以跟他聊了一些Base 關於技術上的東西,他們基於OP Stack 做了一些改進,做了一些效能的最佳化。

我覺得他做的特別好的一點就是他其實不是特別強調這個DeFi,或是說跟大多數公鏈不一樣的,就是他們這個團隊很喜歡一些藝術或人文類的東西,所以吸引了很多像我身邊比較這種非炒幣用戶,或者說是非收益率這種導向的玩家。他們都不是說每天沖各種土狗,更多是被這種開發的氣氛或者說社區氣氛吸引過去,這一點我覺得挺不一樣的。所以就專注在一些 Base,然後也去玩一些生態上的社交,或是一些新的產品。第二個原因是我挺看好社交賽道,雖然我覺得現在這個賽道還是沒有達到一個我想的那種預期,但是 Farcaster 現在作為龍頭,它也進行了一個至少聚集了很多核心的玩家。再加上 Paradigm 這樣一些北美 VC,形成了我覺得最早farcaster 上的一個種子用戶。這個我覺得是可能其他社交項目確實很難複製的一個東西。所以我覺得這兩點,是Base 比較獨特的地方。

Liang(Twitter@QiaoLiang 3)

蔣老師他其實已經概括的很全面了。我就補充一點,就是我作為 Farcaster 生態開發者的一些角度。其實Base 一開始出來的時候,大家的印像其實都和姜老師剛才說的差不多,就是交易所他發一個這個鏈,他肯定是有和交易所相關的紅利的,就跟當時BSC 出來的那種預期一樣。其實不是說從技術層面,更多的是說從整體和聯合交易所本身它強大的用戶基礎,還有入金的路徑為基礎的,所以大家自然的就會非常關注的Base 鏈。但其實從後來它具體的這個發展路徑上看,它也很大程度反映了它本身Coinbase 才有北美的這個使用者屬性。

他一開始上來,沒有搞那種特別Meme 的這種產品和專案。這個非常像 Coinbase,它會相對來說上幣會保守一些,這個自然而然應該是跟他美國的合規背景是有關係的。 Base 這條鏈目前其實還是跟Coinbase 切的比較緊的,包括之前的這個Coinbase 財報裡面也提到了這個Base 這條鏈,所以我不清楚是不是一個主體了,但是應該還是非常緊密的,不是這種出於合規會隔離開的這麼一個狀態。

但我有追蹤到 Base,其實一開始多少是覺得有些失望的。因為從on-chain summer 開始,它確實沒有像其他的這種Layer 1 和Layer 2 一樣,具有非常豐富的生態,比如說你要有這個token launchpad,你要有各種各樣的DeFi 的大禮包,什麼借貸Perps 一起全都上,有各種各樣的這種ponzi 的這種玩法,其實就非常像Blast 的這套。

Base 其實一開始onchain summer 裡面,更多的它是比較偏NFT,偏culture 這些東西的,這種感覺其實是非常像Zora 那種,就是它裡面有很多這種原生的藝術家,很多這種出於文化屬性的、紀念屬性的。那對這些人來說,這個 NFT 的 mint 更多是一種消費,像集郵、收集瓶蓋的,或者是出於紀念的意義,投機的這個動機相對就比較弱。再過一段時間,就感覺它的這個聲量就非常小了,完全沒有一開始對 BSC 那種非常豐富的應用的那種預期。

但後來關注,其實這是我現在深刻的知道的一點,就是 Base 它真正強大的地方就是它和 Farcaster 的深度綁定。因為這個脫離於Base 和Farcaster 之外,在我看來各種Layer 1 也好,Layer 2 也好,它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就是說它本身是沒有所謂的平台粘性,或者說平台粘性往往是來自於它平台的金融屬性。這個就跟我們去度量一個 Layer 1/Layer 2 用的這個 matrix 就可以看出來,大家往往關注的就是 TVL。這條鏈它這個 TVL 特別高,我們覺得它挺牛逼的。而傳統的Web2 平台的日活月活這種數據,往往不適用於公鏈。

這個其實側面反映出一點是,因為這個區塊鏈的生態和系統,它本身是沒有一個豐富的所謂的帳號系統。大家用的都是這種無託管的錢包系統。對開發者來說,他很難去比較容易的去觸達這些用戶。你有一個1 萬日活的這個鏈也好,有一個10 萬日活的鏈也好,我作為開發者,我還要去twitter,去discord 去拉人頭,這個是一直以來的一個現狀,也是為什麼大家非常依賴所謂的crypto twitter 這個現象的一個原因。

但Farcaster,其實因為它和Base 的深度綁定,其實從某種程度上改善了這一點,也就是說你如果去想觸達這個Base 上的用戶,其實很好的一個go to market 就是去Farcaster就可以了。包括我們如果去看數據,應該也可以看到整個 Base 上面,他很多的交易量其實來源就是 Farcaster,這個其實是一個非常殺手級(應用)的一個特性。

這背後的原因有比較多,比較簡單直接就是像蔣老師說的這個 Coinbase Mafia,Dan 和 Jesse 本身之前就是同事,包括 Linda 謝,他們都是 Coinbase 17、 18 年那個時候就很熟的人。包括最近五月初的這個 farcon,Jesse 也是拉著 Base 的團隊去深度地支持,去露臉,去 Social。所以這個是非常獨特的一點,這個帶來的這些影響和特性,我覺得是非常深遠的。因為Layer 2 也好,Rollup 也好,其實實現在是非常同質化的,發 100 條鏈其實都非常難有區分度。在這種條件下,Base 帶著 Farcaster 整個協定裡面的這個活躍用戶,就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點。

FC(Twitter@@FC_0X 0)

在 Farcaster 上,或是在 Base 上做開發,生態的政策會跟其他公鏈有區分嗎?

Liang(Twitter@QiaoLiang 3)

Base 相較於其他公鏈,直接給 grant 的這種模式,它直接給的支援往往很少,這個其實多多少少開發者會有一些抱怨。比如說 Farcaster 不要提最近一輪,其實上一輪他拿著 3000 萬,團隊只有十幾個人,也是非常不差錢的。但是我們七、八個客戶端的開發者見到一起,就覺得這太不像話了,你那麼多錢居然一點 Grants 都不給。最近其實給了一些,都是你已經東西做出來了,然後我根據你的影響力,去多多少少給你一點。但是這種其實身為開發者,是救不了火的一種支持。然後包括 Base,他也沒有像其他的生態那種,直接上來給 grants 或非常大的支持幫你喊這種情況。他會看你的產品,看你已經做出來東西之後,才會給你一些支持。

但總的來說,我覺得 Base 做的特別好的地方就是在早期他非常注重這個生態的建設,就是包括 Farcaster,在增長之前,日活應該就是 1000 到 2000 用戶。這 1000 到 2000 用戶裡面,我個人感官看,可能有一半左右是開發者,這個是他做的比較好的地方。

成功找到Base 上 Alpha 的路徑和方法論

FC(Twitter@@FC_0X 0)

你們在 Base 上其實分別找到了不同的 Alpha,收益可能有幾十倍,我想知道當時你們是怎麼發現這些標的?當時的思考邏輯和行動的路線是怎麼樣的呢?

Xin(Twitter@xingpt)

我覺得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比較早,Degen 確實也參與了,但我沒有像有些群友拿了好幾百倍這種,我其實是放 LP 然後空投的 free money。當時看到 Degen,也不知道他能做的這麼大。說實話,當時就是覺得社區 channel 挺有意思的,就放個 LP 玩兒一下。因為之前社群幣都沒起來,所以也沒說到能做這麼大。

後面有幾次加倉的機會,一個是 Coinbase 說對 Degen 要做L3,有一個明顯的上漲的助力。然後更早一點,我記得在市值1 億到3 億時的過程,有個催化劑,是有一個其他應用,開始用Degen 作為自己的生態代幣,讓它從一個farcaster 的社區代幣變成了一個應用程式代幣,這點讓它從1 億美金到3 億美金。這兩波應該都有加倉機會,但我當時也沒有加太多,因為衝的確實有點太猛,又少加了一點點,現在還持有。

第二個就是 Mfer,我可能是倍數比較高,因為發現比較早,是一個 NFT 的大 IP,然後去衝。第三個我覺得聽眾裡可能有人要比我衝的更早了,就是Degen 被炒了起來之後,就開始找那種流動性比較低的那些小市值的幣種,還有Zora 上的一些幣。

其他我覺得還是有錯挺多錯過的,像Brett 這種,我們當時看到的時候應該是覺得他是屬於PEPE 的好兄弟,但當時有一個顧慮,就是Base 的Meme 生態還是沒有起來,所以可能只是買了一些去防身,沒有敢重倉。我覺得 Base 生態上一波Meme 起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就是 Solana 開始擁堵,很多熱錢從 Solana 跑到了 Base,然後 Solana 在恢復這個正常功能之後,很多Meme 幣的熱情又回去了。

最近感覺 Base 的 Meme 大部分還是沒有回到 3 月的高點,這是我個人的一些衝 Base 的經歷。我覺得一個是早期發現比較重要,如果早期沒有發現,如果能在他轉變趨勢的時候快速加倉,也是一個更穩妥的選擇,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早期一直拿到很高的倍數。

FC(Twitter@@FC_0X 0)

其實有幾個關鍵點。第一個就是當我們不確定一個幣怎麼樣的時候,我們可以其實先用一個零成本(例如當 LP)的方式去參與。第二個是說流動性溢出,就當這個生態出現更多的錢進來的時候,其實看看已經火了的題材匯總有沒有流動性相對差一點的幣可以買入。第三個,你說的那個 PEPE 的兄弟對吧?就是這個是跟熱門幣有關聯的,可能會借到熱度。那我想追問一下,你如果拿一個來舉例,你當時是看到誰提及了,或者說他們在哪裡討論,然後他們給了一個什麼購買理由,你就去做這個交易了,能不能大家分享一下?

Xin(Twitter@xingpt)

我覺得主要還是 Farcaster 和 Base 生態的玩家的 twitter。 Farcaster 上其實炒幣的東西不是那麼多,但對 Degen 的熱情是蠻高的,大家對於 Degen 的這個討論的熱度,以及大家開始用的場景明顯變多,比如去打賞這個精彩的評論。第二個是我剛剛提到 Dracula,還有包括其他的一些產品,都在用 Degen 作為專案的代幣。第三個就是它的社區感覺,跟其他的項目還是不太一樣的。他沒有走一個純Meme 的路線,也不是一個純VC 的路線,他的錢是從一些社區項目和founder 這邊融的,比如說one confirmation,和一些Farcaster 生態的大V,這個給我感覺還是挺特殊的。但其實我對推特的態度是買入不如看賣出,twitter 上喊單多了之後,我可能覺得是一個賣出的情況。

FC(Twitter@@FC_0X 0)

我刷推特,我常常會看到大家討論一個 token,我也知道這個 KOL 其實背後有可能是拿了錢,就是也有一些推廣的費用,那你是怎麼判斷在什麼狀態是該賣出的?

Xin(Twitter@xingpt)

我還沒找到一個非常準確的一個玩法,但是我大概有一個感覺,就是如果是那種小KOL,然後他的理由又比較Solid,可能他只有幾千粉絲甚至幾百粉絲,往往這個時候勝率是比較高的。我願意去買一些,或者是小倉位試一下,但如果是大 KOL,那我可能就是把它當作一個賣點。

FC(Twitter@@FC_0X 0)

其實就是小的 KOL 可能影響沒那麼大,而且他可能會認真的在去找基本面的東西,對吧?

Xin(Twitter@xingpt)

對,而且是說也沒人給他錢,說實話不太會給一個幾百個粉絲的 KOL 去給錢。所以他這時候可能是有點東西的,大的KOL 一喊你也來不及衝,很多那種機器人盯著他們,那可能就是一個更好的出貨的點,或者如果沒上車,那我就這個車子我就不上了。

FC(Twitter@@FC_0X 0)

那梁老師從一個開發者角度,你是怎麼去捕捉 Alpha 的?

Liang(Twitter@QiaoLiang 3)

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更像是看專案方,而不是說看 Meme。因為包括蔣老師剛才也說這個 Degen,它其實不像是一個傳統的 Meme coin,尤其是從一開始的這個空投之後,它就做了很多和 Solana 上很多的 Memecoin 完全不一樣的產品策略。常規的 Memecoin 就是直接一波全部釋放,然後直接透過價格發現去炒。但 Degen,其實它一開始只是釋放了一小部分,之後它其是有可能透過空投去釋放比例,空投的規則也是和 Farcaster 深度綁定的。一些 Farcaster 的屬性特別強的資產,例如 Farcaster OG,或者說在 Farcaster 社群裡面的一些活躍度,會成為空投的額度的一些屬性。所以它其實更像是一個項目,一個 Social Token。

所以最早期衝 Degen 的這個思路也非常簡單。 Farcaster 其實從整個產品的方向,是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轉變的。因為我們做social 可能有一年半了,最開始是做去中心化數據,做的很掙扎,然後發現沒人用去中心化數據這個產品,這個賽道基本上要么是在挖礦,要么是在自嗨,沒有一個可以落地的一個紮實的切入點。後來發現社交協定是用去中心化資料的一個還算比較紮實的點,包括後來的 CyberConnect, Lens 還有 Farcaster,其實都屬於這個範疇。我們第一個客戶端做完以後,其實是同時支援 Farcaster 和 Lens 的,做的是類似 aggregator 這麼定位。但後來也是發現這兩個平台其實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其實所有的社交協議,或是社交產品,其實都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就是它的工具屬性,還有它的社群屬性。所謂工具屬性,就是說你這個東西具體能幹嘛,你的互動是什麼樣子的,你的 UI 長什麼樣,你是看起來像 twitter,還是看起來像 reddit?還是 discord 呢?它具體的產品的功能不一樣。社群屬性,就是背後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知道 discord 其實它背後是有非常大的 gamer 的社區,而 github,那背後就全都是開發者社群。其實Farcaster 和Lens 也是這樣子的,從產品功能特性看,是比較同質化的,大家都是所謂的社交圖譜,大家都是有用戶profile,但其實它的這個社區的屬性是很不一樣的。

Farcaster 的社群屬性,其實就是Founder 屬於這種北美Crypto OG,從coinbase 出來的,他對整個社群屬性的管控和培育是非常深入的,早期的Forecaster 的用戶都是他去推特上一個一個拉過來的,甚至會去直接跟他去zoom call,去聊很久,一個一個拉進來的。所以早期 Farcaster 的用戶,builder 也好,VC 也好,和許多這種北美加密社群的人也好,大家其實本質上也不會做這種特別 Ponzi 的東西,其實更注重這種討論的品質。而Lens,那他就更荒野大西部這種感覺,裡面什麼都來,有這種天天發NFT 的,也有這種天天去秀自己項目的,也有天天灌水的,還有大量的羊毛黨,它的這個社區的屬性其實更粗製濫造一些。

但是 Farcaster 這種高品質的社群屬性其實也有它的問題,就是它有一定的排他性。很多中文用戶進去以後,他發現自己沒有什麼好聊的。如果你發一些內容,有的時候跟社區屬性有衝突,還會被人去說,被人去懟,所以這個裡面其實是有一種原生的排斥投機的這種社區氛圍在的。就是 Farcaster 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就是大家聊炒幣,聊衝項目,沖土狗的這個社區只有一個,就是 Degen。其他人都會聊一些相對來說比較正經的,比較清真的內容,但是這個其實是有一些內部的衝突感在的。你作為一個基於以太坊智能合約的一個社交協議,你用了很多加密的底層的基建和元素,但是同時你在區引導的時候,你又搞得極度的清真。所以之前至少有兩個失敗的 Memecoin 項目,一個叫 point,另外一個叫什麼來著,我忘了,其實都是在早期有過非常爆炸性的增長。

point 這個 token 是一個開發者隨便發的,它有很多的毛病,比如說它主網高 gas,他一開始發出來,整個鑄造的權限完全在開發者手裡控制著。說白了就是他合約發出來以後,他是先給他喜歡的好友每人去用他的這個權限,隨便 mint 了很多。他就是覺得好玩,也沒有說我要發一個 Memecoin 出來。但是他一覺要睡醒以後,發現這個合約裡面已經打了大概 20 萬刀的以太了。然後這個社區已經開始瘋狂的拉群讓他去做事情了,把他當成計畫方開始要求了。但是他本身並不想搞這些東西,當然也做了一些順應社群的要操作,比如說把這些剩下的這些 supply 去燒掉,或者是把他的這個管理員權限去燒掉。但是本質上改變不了他並不想推進這個計畫的事實,很快這個計畫就涼掉了。但其實整個社區,對 Memecoin 其實是有一個非常大的一個需求,那這個在第一站出來的時候就徹底的得到了釋放。早期就有很多的這種社群的參與者就非常喜歡深度的參與。

FC(Twitter@@FC_0X 0)

這塊我打斷一下,就是 Degen 剛出來的時候,你個人覺得是興奮的,還是覺得還就那麼回事。因為我覺得有時候你越參與一個生態的時候,其實你越有點去魅?

Liang(Twitter@QiaoLiang 3)

這個確實是這樣。因為 Degn 的開發者,我們在社群裡都很熟悉,也是一個客戶端的開發者。他那個網域還在,叫 channels.fund。後來去搞了這個 meme 的項目,大家會從社區上支持,因為至少知道他一定不會 rug。但這個專案一開始大家真的會覺得他會做的那麼大嗎?其實也不會,所以我一開始應該至少拿了七八百萬的 Degen 空投也是直接可能就賣,賣了幾百油,之後完全是二級又接回來。再後來發現早期的這個空投經過很大量的洗盤之後,社區對 Memecoin 的熱度還是非常高。

然後另外一個很大的一個區分度,就是早期Farcaster 生態裡面的幾乎所有的開發者都跳出來說,我們要繼承Degen,包括很多項目方一開始直接在二級裡面去買,這個時候我就開始去收了。一方面是覺得想支持一下,另一方面也是說我們想拿這個東西當籌碼,之後產品上線的時候去做來去做行銷。

FC(Twitter@@FC_0X 0)

所以大家囤的還有做行銷的這個需求?那很多專案方其實是主力了。

Xin(Twitter@xingpt)

其實你如果熟悉早期的 Farcaster 這個開發者生態,幾乎所有的專案方都在某種程度上做了 Degen 的整合。比如說 Linda Xie 做的那個 Bounty Caster,類似一個豬八戒一個產品,他們支持用戶拿 Degen 作為這個平台的貨幣來去發 Bounty。然後像Dracula,一個類似 tiktok 的影片 Dapp。他們也是說你可以拿 Degen 來去買你這個 creator 的這個 key。他們買賣 key 的這個模式其實很像 Friend.tech,這並沒有太大的新意。他們的新意主要是和 Farcaster 的集成,內容上是做這個視頻,key 也是一個 bonding curve 的一個簡單的玩法。但是他們做的一個變化是說,你可以拿 Degen 直接去買你喜歡的創作者的 key,那個時候 Degen holder 應該已經過萬了,遠遠過萬了,所以這個也是一個比較好的策略。

然後這個從側面,其實也幫 Degen 拉了一波盤。因為他支持 Degen 購買,本質上要求你一定要去先把以太換成 Degen,然後再拿 Degen 買他的 key,所以這個當時也是比較猛的拉了一波。

FC(Twitter@@FC_0X 0)

我補充一個問題,從你的角度來看,就在 Base 生態,如果只關註一個人,或者只看一個網站的信息,你的推薦是什麼?

Liang(Twitter@QiaoLiang 3)

其實從社交的角度上,我覺得這個關注羅老師(Twitter@0x luo)做的挺好的。但因為老實說 on chain 的一些東西,或者 defi 的一些東西,並不是我深度去關注的一個領域,所以我也不太好說。但 Social 這一塊,我覺得羅老師他第一認知非常深,第二他特別樂於分享,所以我覺得可以關註一下。

還有另一個網站,我覺得很推薦,這個叫Kiwi News: https://news.kiwistand.com/ 。這是我還有羅老師都非常喜歡的產品。它非常像這個 hacker news。 Hacker news 大家熟悉這個開發者社區,可能會聽過。它是 YC 的一個新聞發布版,社群的品質非常高Kiwi News 其實是 Farcaster 生態裡面一個新聞發佈板,裡面很多 Farcaster 和 Base 相關的這個內容。

Social 之外,Base 生態的可能性

FC(Twitter@@FC_0X 0)

Alpha 這個環節我們就先到這,下一個我們聊 Base 生態,Minta 你先介紹一下,整個 Base 生態的板塊和現在的數據大概是怎麼樣的?我們想看看除了 Social 以外,還有哪些新的可能性的出現?

Minta(Twitter@minta 0103)

好的,其實現在Base 生態主要就可以分成四塊。一塊是最底層的 infra,有一些基礎的皮夾工具,還有 dex 之類的。第二類是應用層,應用層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像Farcaster 這樣的Social 應用,另外一類是現在Base 裡很多應用工具或者說應用軟體,它其實是基於Farcaster 的friend 去開發的,他們其實也會獨立出來去面向C 端用戶使用。就比如說現在你可以看到Kiosk,還有 Recaster ,今天剛上了 apple store,其實都是這一類。應用層還會有一些 Base 生態的遊戲。但從數據來看,整體 Base 的用戶肯定都還是集中在 Farcaster 和 Friend.tech 裡面。

然後另外第三類就是社群類的、NFT 類的、藝術品類的,包括 Meme 都可以分到這一類。然後還有一些 loyalty 的積分系統,就是像之前說的小藍人,然後Mog,包括今天有發一個鏈上的成就係統,其實都可以歸到這一類。還有第四類也是我個人比較關注的,未來可能會起床的就是 RWA 類。目前這一塊Base 是有去投一些東西,但是還沒有完全上線,但是會特別關注這個板塊,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以太坊ETF 通過之後,這一類趨勢它其實是利好合規這故事的。第二個就是現在有很多遊戲性的 RWA,像lingo 這種,像 coinbase 他們其實自己也押注了 midas 這樣的 RWA,包括Centrifuge 自己也在去 Base 上嘗試推出 RWA 借貸市場。所以總的來說就是這四類。

FC(Twitter@@FC_0X 0)

所以你自己比較傾向 RWA 是一個下一個可能會爆發的點?

Minta(Twitter@minta 0103)

對,這可能會是下一個成長曲線,但是是不是爆發點還需要注意。

FC(Twitter@@FC_0X 0)

那其餘兩位嘉賓你認為 Base 下一個發力的板塊可能是哪裡?然後可能一起說一下,你大概的交易策略,或是你會配置多少比例的資金在 Base 這個生態上去嘗試?

Xin(Twitter@xingpt)

我先說正面的,我覺得Base 是一個有生態的社區,其他公鏈讓你感覺不到活人的存在,基本上都是一些 airdrop hunter 和 farmer。但 Base 生態,至少 Farcaster 上有 real person,然後還有一些 insight,包括藝術家。我覺得這個生態中文社區不活躍,但是韓國社區,包括英國社區,包括還有一些越南社區是非常活躍的,這一點是我覺得很有利的。

第二個是 RWA,這個故事我也覺得是 buyin 的,就是我今天也發推,就是這波牛市的主題就是講好美國故事。美國人玩的一個機構,玩的就是 RWA。那肯定 Base 佔其中一部分。但像 Minta 剛剛說的,我目前還沒有想到哪個能跑出來,說實話在 Base 上這個 RWA 也可能還是要繼續關注。

第三個 farcaster 生態我還是繼續看好,特別是跟遊戲的結合。如果有做遊戲的朋友可以一起來討論怎麼做這個遊戲生態。我現在也在 devnet 上線,大家也可以去測試一下,然後我說一些負面因素。

Base 其實有一個很不利的點,就是他可能大概率不會發幣,或者說至少目前沒有說自己要發幣。這點其實阻礙了很多那種投機性的用戶去用,而這些投機性的用戶其實我覺得是可能至少佔大部分公鏈的 50% 以上的用戶。這部分沒有空投預期,或者說沒有這種幣的激勵,特別是本國貨幣的激勵。如果把這幣去掉,很多公鏈其實就沒有生態了,就是你用花自己的錢去砸生態這個玩法就搞不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 Base 遲遲沒有什麼 DeFi 項目,第二個就是他很少有那種 ecosystem stack 的感覺。如果頭部專案 Degen 估值不夠高,那麼他後續的生態能夠衝到多高的估值,這個我是有點擔心的。

第二個就是他作為coinbase 的親兒子,他如果跟binance 或說OKX 沒有保持一個很好的關係,就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Degen 能上binance 我覺得它的估值空間一下就打開了,所以能不能上那我也不知道,這個是第二個concern。所以綜合來看,整體是看好的,但是基於我這些concern,我可能還是把精力花更多的花在build 上或者是陪伴builder 上,二級的倉位如果要去買,我可能現在更多的是hold my bags,然後忘了說兩點,除了farcaster 剛才聊的這幾個生態之外,我覺得Sofamon 跟Mfer 也可以鞏固一下。

我覺得 Friend.tech 走了之後,很多流量會流到 Friend.tech 以外的應用,Sofamon 是一個為數不多可玩的東西。然後Mfer 一直沒起來,從二級角度來說,我覺得也洗的夠久了,估值也就40 個million,Solana 的隨便一個土狗都可以達到這個市值,所以我是覺得可能還是衝一億美金,我覺得應該還是有機會。

Liang(Twitter@QiaoLiang 3)

我這邊其實還是長期看好整個 Degen,然後還有整個 Farcaster,他們跟 Base 的深度綁定,裡面的一些化學反應。就像我剛才一開始說的,就是不要把 Farcaster 看成一個社交協議,不要把它看成一個 social 內容,要把它看成一個金融的網絡,或者是看成一個協議化的錢包。

除此之外,我對整個 social 和 onchain 的結合是非常看好的,包括 Farcaster,其實最近三個月的變化也源自於這一點。之前它還是非常執念於要做一個某一天可以和 twitter 可以去媲美的一個 social 協議,包括 Founder 原話是,我要有 one billion user on the protocol。這其實是比較白日做夢的一個目標了。你現實的去看,它一定是有一個先征服加密原生用戶這麼一個路徑的,那在這個條件下,它最近三個月發生的增長也好,或者說它在增長之後,這個產品和策略的一個變化也好,都是更深度地去擁抱到onchain 的這個場景。在這個條件下,我是覺得非常有新的可能性。之前在 Farcaseter 的生態裡面,一度做的都比較絕望,或者是做的很迷茫的這些客戶端的開發者突然發現說,現在其實 Social 和 onchain 相結合是非常有機會的。

因為之前Warpcast 的官方客戶端非常強勢,其實卷的大家都非常的難受,很多這些客戶端的這些開發者融資非常困難,增長也非常困難,做的都非常掙扎。但 Degen 之後,整個 Farcaster 在調整他的策略之後,其實社群裡面的一個共識就是,整個 social 加 onchain 是一個大航海的一個狀態。包括 mirror 團隊,他們把這個內容平台賣給 paragraph 之後,他們 Kiosk 這個產品也融了 1,000 萬。其實都是以這個方向在做的,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龍頭產品跑出來,所以這個是我們長期看好的一點。

FC(Twitter@@FC_0X 0)

剛才提到 Farcaster 調整策略,可以展開說一下嗎?

Liang(Twitter@QiaoLiang 3)

這就是我剛才提到的 Farcaster 內部的這個矛盾點,就是他創辦人一開始把社群建構成了一個極度清真的社群。所有的 Degen 的、Onchain 的這些玩法,這些 Memecoin 在他看來其實都是比較邊緣化的,比較次文化的、比較小眾的社區。他個人其實是非常抗拒的,包括 Degen。但其實沒有 Degen,他根本最近融不了 1.5 億,Degen 幫他拉流量,拉了 20 倍的用戶或 30 倍的月活日活。他內心或事實層面上,一定要感謝這個產品。

你做產品,吭哧吭哧做了兩年半,日活只有 1000 到 2000 ,然後突然有一個生態開發者莫名其妙搞了一個 token,幫你把用戶拉了 50 倍。但是他拉的這個方向,是你之前並不是特別擁抱的一個方向和場景。所以你莫名其妙被一個新的場景增長了50 倍之後,你調整了自己的戰略,你說ok 那我現在發現了,我現在承認了,我還是要做這個10 億級的社交客戶端,社交協議,但我認識到這個加密原生用戶肯定是我第一波的種子用戶,我要先提供他們喜歡的玩法和場景,比如說ponzi 和memecoin 的東西,是他不得不去接受的一些場景。

原創文章,作者:FC Talk。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