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加密市場,Meme 資產已從邊緣走向舞台中央。從 DOGE 在戲謔中誕生,到 SHIB 建構「狗狗幣殺手」的敘事,再到政治符號 TRUMP 成為市場焦點,Meme 資產的演變不僅是市場情緒的晴雨表,更是注意力經濟的終極體現。如今,隨著流動性趨緊、「日拋型」Memecoin 計畫氾濫,這一領域正從「群體狂歡」邁向更抽象、更情感化的新階段。以近期爆火的 RFC(Retard Finder Coin)為例,其透過諷刺的社群共識重塑了 Meme 資產的價值邏輯。
草根覺醒時代(2013 年-2024 年):從戲謔到金融實驗
Meme 資產起源於網路次文化對傳統金融的戲謔挑戰。 2013 年,DOGE 靠著柴犬表情與 Reddit 社群狂歡走紅,無需白皮書或 VC,僅憑文化共鳴就創造了百億美元市值,首次驗證了共識可轉化為金融價值。 2020 年後,SHIB 透過銷毀+生態完成價值躍遷,PEPE 喚起復古梗圖記憶,Solana 上的 BONK 與 WIF 則以簡單「狗幣」敘事結合上幣預期引爆流動性,共同構築出 Meme 資產的底層邏輯:文化共鳴即流動性,社區共識是護城河。
此階段的 Meme 幣呈現兩大特徵:文化共識的民主化與社區金融化。使用者無需懂技術,只需與一個梗產生情感連結即可參與。從 DOGE 贊助雪橇隊到 SHIB 燃燒競賽,Meme 實現「虛熱→現實→價值」的躍遷。然而, 2024 年大選期間,$TRUMP 幣因選舉熱度暴漲至 820 億美元 FDV,隨後因競品出現一周暴跌 72% ,暴露政治 Meme 本質:巨鯨製造 FOMO、散戶接盤、流動性迅速抽離。泡沫破裂後,賽道淪為投機機場,只剩下枯竭的資金與透支的信任。
新周期:抽象、反諷與情緒驅動
進入 2025 年 3 月,市場對氾濫成災的「動物幣」美學疲勞,Meme 資產的敘事開始轉向更深層的文化認同。投資人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視覺梗,而是尋求更具思想性和社群歸屬感的新典範。這一階段的代表項目,如 RFC(Retard Finder Coin)和 PHIL(Binance Mascot),標誌著 Meme 資產進入「情感價值驅動」的新周期。
RFC 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解構加密市場的投機狂熱,項目自稱能在混亂市場中“嗅出傻瓜”,藉此諷刺了歐洲語境下的政治正確和加密投機者的盲目性。其傻瓜發現機制不僅是對 degens 文化的精準捕捉,更是對市場非理性的辛辣嘲諷。充滿戲謔意味的 RFC 登陸 LBank 後引發市場狂熱,價格在短時間內飆升 50 倍,完美詮釋了 Meme 幣用荒誕解構荒誕的反轉與情緒注意力經濟的現實價值。
PHIL(Binance Mascot)則展現了另一種文化解構路徑。作為幣安官方吉祥物PHIL the Bulldog的社群自治版本,PHIL 代幣本質上是一場針對中心化交易所的文化起義。社群透過《去中心化狗糧宣言》白皮書,戲謔地宣稱要讓吉祥物真正屬於人民,並設計了狗鏈治理機制——持幣者可投票決定 PHIL 虛擬形象的演變。從監管獠牙版到牛市狂歡版,每個變體都是對加密行業現狀的隱喻式吐槽。
更諷刺的是,PHIL 流動性池特意採用 BNB/PHIL 交易對,將幣安原生代幣轉化為餵養吉祥物的狗糧,這種設計在 BNB Chain 上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現象:既依賴 CEX 生態,又解構 CEX 權威。
流量爭奪:Meme 資產正成為公鏈、CEX 核心指標之一
儘管最近兩個月加密市場整體經歷深度回調,Meme 資產賽道卻展現出驚人的韌性——全球總市值仍維持在 450 億美元規模。
隨著 Meme 資產價值邏輯的演化,其產業地位(加密生態中)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Meme 資產已從單純投機工具升級為衡量公鏈生態吸引力的核心指標。近期多個公鏈湧現大量熱門 meme 資產:
Solana:DEFIANT、TIME、FUR、FIGURE 等,Solana 因低成本和高效率仍是 Meme 主戰場。
BNB Chain:BIAO、PHIL、RecycleX 等,依托幣安生態吸引流量。
Base:BASEISFOREYERY 1、Wayfinder 等,借 Coinbase 背書崛起。
SUI:DeepBook 等,憑藉新興公鏈敘事分一杯羹。
整體來看,solana 依舊是 Meme 主戰場。 Base、SUI 等新興公鏈也因 Meme 熱潮成為市場焦點。資金和用戶在公鏈間動態遷移,Solana 和 Base 尤為突出。 Meme 熱潮不僅推動公鏈競爭,也為交易所提供了文化與流量的交會點。
交易所「從流量入口到生態建構」的 Meme 策略演進
在加密生態中,交易所作為連結專案方與投資者的關鍵樞紐,對 Meme 資產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過去兩年,不同交易所基於自身定位和策略考量,形成了差異化的 Meme 資產營運策略。
從吉普力風,到 FIGURE 的 AI 捏人,再到毛茸茸的 FUR 的風靡,從散戶個性,到機構或加密先鋒人物的試水,再到官方的集體嘗試,Meme 已成為把握流量的市場風向。
其中,Binance 展現出典型的矛盾性。儘管 CZ 曾公開質疑 Meme 資產的價值,但在 2025 年市場熱潮下也不得不調整策略,上線 Binance Alpha 進行試水,同時因投票上幣出現做票、內定等深陷輿論陷阱。
到 2025 年 4 月,主流交易所的Web3策略呈現明顯分野。 MEXC、Bitget、Gate 等平台紛紛在聚合型產品下功夫,MEXC 上線的 DEX+、Bitget 推出的Onchain、Gate Web3錢包,透過整合多鏈流動性池打造超級錢包功能。這種大而全的路徑雖提升了資金效率,卻將專案篩選和甄別責任交還給了用戶,又面臨同質化競爭的內卷困境。
其中,LBank 憑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達到了快速上幣、深度第一的交易成就。其成功源自於三個關鍵決策:首先,在 2024 年產業觀望期就率先佈局,上線 GOAT、MOODENG 等潛力項目,搶佔市場先機;其次,創新性地推出盤前交易+包賠機制,2015 年Q1的 PAIN、IPBank、KAITO 等項目中,用戶都因參與最新的工具的超級週期,建構了從文化價值發現到交易變現的完整閉環。這種全方位的生態賦能模式,使 LBank 成為 Meme 專案方首選的上市平台。
過去一個月,LBank 堅持現貨為王的差異化策略優勢愈發明顯。潛力 Memecoin 上幣最早,上幣速度較競爭對手快 2 ~ 3 天。精準發現潛力 Meme, 4 月上線專案中首周漲幅超 200% 佔相當比例,形成類似 DEX 中 Moonshot 的擊穿效應。盤前交易包賠活動,解除用戶早期投入顧慮。這種輕型狙擊手模式正在重塑交易所價值定位。當多數平台沉迷於基礎設施軍備競賽時,LBank 證明:在 MemeCoin 生態中,速度與精準度比功能完整性更具殺傷力。
從近一週的市場數據來看,LBank 上線的新晉 Meme 資產掀起新一輪財富效應。 MemeCOIN 1 (+ 231% )、FUR(+ 261% )、TIME(+ 285% )、DEFIANT(+ 221% )等項目在首周均實現兩倍以上漲幅,而 Solana 鏈上的 Action Figure(FIGURE)更是以 2, 42% 的驚人騎乘。
Meme 資產的終極悖論-在消解與重構中尋找永恆
如今,Meme 資產完成了一次驚人的自我解構與重構。這場始於戲謔表情包、歷經投機狂潮的文化實驗,最終在 2025 年展現出其最深刻的矛盾性——它既是對傳統金融體系的徹底消解,又意外成為了加密世界最堅韌的價值載體。
Meme 資產的進化史揭示了一個殘酷而詩意的市場真理:最無意義的創造往往能承載最豐沛的時代情緒。 DOGE 以柴犬表情包解構了金融的嚴肅性,SHIB 以燃燒機制重建了價值儲存邏輯,RFC 則透過元敘事的反思式表達,將 Meme 昇華為數位部落的共識儀式。這種從解構到重構的螺旋上升,正好印證了尼采的哲學預言──你必須先摧毀,才能創造。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資本遊戲,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數位文化演進史。當政治 Meme 曇花一現、動物幣集體退潮時,真正留存下來的,是那些將文化基因深植於代幣機制中的項目——它們用戲謔對抗虛偽,用共識消解權威,最終在泡沫的廢墟上建立起新的價值聖殿。
同時,從市場格局演變可以看出,交易所在 Meme 生態中的角色正在發生本質變化:從簡單的交易撮合者,升級為價值發現者和生態共建者。 LBank 的成功證明,唯有將文化洞察、風險控制與技術創新融合,才能讓使用者真正抓住 Meme 資產的歷史性機會。
當市場最終找到投機衝動與文化沉澱的平衡點,這些誕生於玩笑的數位符號,反而可能成為區塊鏈世界最持久的文明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