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億質押背後的真相:為何以太坊攻擊成本遠超過Solana?

本文約1139字,閱讀全文需要約2分鐘
不過,儘管資金賭注已經來到了同一級別,但安全性上,依然是ETH略勝一籌。

原文作者:0x Todd,Nothing Research 合夥人(X:@0x_Todd

前幾天看到一個貼文說:「現在Solana 質押量已經超過ETH 質押量了,是否意味著Solana 鏈的安全性已經超過ETH 了?」這個說法太有迷惑性了,以至於很多人真的相信。

其實不然。先看一些數據:

ETH 的質押資料是34 M ETH,價值610 億美金左右;Sol 的質押資料是388 M SOL,價值587 億美金左右。

SOL 確實和ETH 達到了同一級別,如果是前幾天ETH 反彈之前,甚至略低於SOL。 (資料來源:Beaconcha Solana Beach)。考慮到兩者的PoS 機制攻擊門檻都是33% 左右,看似理論攻擊難度一致。

33% 可以阻撓出塊, 51% 可以弄出新的最長鏈, 67% 可以直接雙花。但實操難度上,攻擊ETH 的難度大幅超過Solana。

PS:當然了,假設攻擊SOL 的成功率是0.001% ,攻擊ETH 的難度可能是0.0001% ,雖然相差很多,但是需要注意兩者依然都屬於極小機率事件。原因在於(1)節點集中度(2)Staking 基建成熟度。

一、節點集中度

先來假設一個情況:有個神奇的駭客,利用0 day 漏洞,成功黑掉亞馬遜和主流雲端服務商的機房。

那麼,控制Solana > 50% 需要同時拿到前43 名的節點。很難,但並非不可能。

587億質押背後的真相:為何以太坊攻擊成本遠超過Solana?

而ETH 的話,單節點最多質押32 ETH,因此需要拿到1, 187, 000 個節點,聽起來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當然了,這樣算對Sol 不公平,因為本質上ETH 也是由眾多節點運營商跑的,一個實體可能擁有上萬個節點,那麼,目前從Rated 上收錄的運營商來看…

你會發現,所有登記在冊的ETH 節點運營商加一起也才47.5% ,甚至都摸不到50% 的門檻。依然是不可能的任務。

587億質押背後的真相:為何以太坊攻擊成本遠超過Solana?

原因是,ETH 作為古代公鏈,它是真的見過遠古時代真的PoS 攻擊,對於防範這個潛在危險確實做了很多準備,例如鼓勵散戶參與質押。以太坊的32 ETH 門檻並不高,而Solana 對伺服器要求很高,每月成本是ETH 的5-10 倍,而且這只是入門。所以,如果散戶要盈虧平衡的話,至少要質押10K SOL 以上,而且收益率還比Jito 更低。

二、基建成熟度

包括@LidoFinance@Obol_Collective 在內的眾多ETH 的Staking 基建,也同樣做了很多功課。

例如,Lido 要求節點們少用亞馬遜的機房,多用小眾機房。少使用主流客戶端,多支援小眾客戶端。另外Lido 還特別拿出4% ETH 給DVT 基建例如Obol 和SSV。

Obol 的話,它是DVT 技術。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你的節點由一個叢集共同管理,而非單一實體。

例如4 個人共管節點,你可以要求它是一個3/4 ,這樣一旦某節點斷線,其他節點可以立刻頂上。如果你設為10 ,那麼你可以設7/10 ,最多容忍三個節點掉線。

587億質押背後的真相:為何以太坊攻擊成本遠超過Solana?


注意:在ETH 以及大部分PoS 鏈上,斷線也是【作惡】形式之一。如果33% 節點掉線,鏈就會癱瘓。

而且,Obol 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透過一個客戶端來實現叢集的,因此你的私鑰(碎片)不會上傳到鏈上,更加安全,這是透過DKG 實現的(以後有空可以分享DKG)。

最近Obol 剛上主網,有興趣的也可以去挖一下,@ebunker_eth 就可以。

587億質押背後的真相:為何以太坊攻擊成本遠超過Solana?


所以,像Obol 這些ETH 專門為Staking 準備的基建,是目前Solana 不具備的。

當然了,不是踩一捧一,兩條鏈都非常安全。不過,儘管資金賭注已經來到了同一級別,但安全性上,由於節點集中度和基建成熟度,依然是ETH 略勝一籌。

原文連結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Odaily立場。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