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意外到新生:Sign如何助攻Web3基建未來?

avatar
叮当
12小時前
本文約1885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空投不只是“點擊領取”,信任是Web3的稀缺貨幣。

原文| Odaily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作者| 叮噹( @XiaMiPP

從意外到新生:Sign如何助攻Web3基建未來?

Web3的理想是去中心化的信任,但在現實中,信任往往脆弱。 Sign ,一個以鏈上身份驗證和代幣分發為核心的協議,承諾為Web3生態帶來透明與安全。然而, 4 月初,其代幣分發平台 TokenTable 因 Wayfinder 計畫($PROMPT)分發事故引發爭議——一個旨在建立信任的協議,卻因社交行為漏洞而被外部參與者利用。這場風波將 Sign 推上風口浪尖,也成為其技術與責任的試煉場。

4 月 24 日,Sign 宣布即將進行快照,原生代幣 SIGN 的 TGE(代幣生成事件)進入倒數計時。 TokenTable 透過透明的補救措施與全面補償重建了社區信任,Sign 則以更穩健的步伐邁向Web3基礎設施的前沿。從鏈上簽署工具到全鏈驗證協議,Sign 如何在挑戰中成長?能否在信任的賽道上重塑規則?

從 EthSign 到 Sign:鏈上信任的起點

Sign 的故事始於 2021 年的 EthSign,一個鏈上文件簽署平台。透過 EthSign,用戶能在區塊鏈上驗證文件一致性並完成簽署,為智慧合約、資產歸屬等場景提供可信任支援。 2024 年,團隊推出 Sign Protocol,將願景擴展到更廣闊的鏈上身分驗證與代幣分發基礎設施。

Sign Protocol 透過聚合鏈上憑證,為代幣空投、DAO 治理、身分認證等場景提供透明、可追溯的機制。例如,它能確保 DAO 投票的身份合法性或空投分配的公平性,並精準解決Web3的信任痛點。截至 2024 年,Sign 已服務於 Movement、Starknet、ZetaChain 等 200 多個項目,年收入達 1500 萬美元,展現了其商業潛力與廣泛適用性。 Sign 的目標是為Web2使用者進入Web3鋪路,打造標準化的信任基建。

資本背書:產業信心的基石

Sign 的雄心壯志獲得了頂級資本的青睞。 2022 年,EthSign 完成 1,2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 Sequoia Capital India(紅杉資本印度)和 Mirana Ventures 領投,Amber Group、Circle Ventures、HashKey Group 等機構參投。 2025 年 1 月,Sign 再獲 YZi Labs 領投的 1,600 萬美元融資,Altos Ventures、HackVC 等機構跟投。

幣安創辦人 CZ 曾在郵件中表示,驗證與分送機制是Web3信任的關鍵。這項評價不僅凸顯了 Sign 的產業價值,也為其贏得了權威背書。新資金將協助 Sign 深化與交易所、政府機構的合作,探索 AI 驅動的驗證應用,並推動 SIGN 代幣生態建設。資本的持續加持,反映了市場對 Sign 作為Web3基建的信心。

產品與挑戰:事故中的技術淬煉

Sign 的生態由兩大支柱支撐:TokenTable,一個高效的代幣分發平台,以及 Sign Protocol,一個強大的鏈上驗證框架。 TokenTable 已為近 100 個項目分發超 20 億美元的代幣,以應對當前空投的複雜需求。空投遠非簡單的“點擊領取”,它需要跨多鏈無縫操作,處理百萬級地址,驗證鏈上錢包與社交身份的複合身份,並滿足 KYC、OFAC 等合規要求。

為因應這些挑戰,TokenTable 整合了一系列技術解決方案。它透過離鏈運算與鏈上 Merkle 證明優化 Gas 成本,利用分散式任務管道和多層快取實現高並發處理,並為 EVM、Solana、TON 等鏈定制策略,如 TON 的同分片交易優化。委託領取機制則允許專案方代付 Gas 費,提升使用者體驗,同時多層防護確保抵禦重播攻擊等威脅,合規功能如 KYC 與地理限制進一步保障全球適用性。

即便如此, 4 月 10 日的 Wayfinder ($PROMPT )空投仍遭遇波折。事故源自於與 Kaito 合作的 Twitter 身分簽名驗證系統。一名外部參與者利用可預測的社交行為和公開 rollout 模式,結合 MEV(礦工可提取價值)策略,提前互動申領流程,導致系統暫停。事故影響 1781 名用戶,其中 249 人因交易失敗受損, 1532 人因合約暫停無法申領。

慶幸的是,TokenTable 的回應迅速而果斷,並及時啟動了索賠流程。雖然Wayfinder 事件是一個挑戰,但是 TokenTable 正在透過反搶跑機制、諮詢MEV 專家和承諾透明的審計披露來增強其彈性,將事件轉化為改進的催化劑。

Sign Protocol 則代表 Sign 的核心創新。它透過全鏈憑證驗證,確保代幣分發與治理的透明性,例如驗證 DAO 投票身分或空投規則執行。其多鏈相容性與高安全性使其在Web3基建中獨具優勢。

SIGN 代幣:點燃生態的引擎

SIGN 代幣的推出標誌著 Sign 生態的新階段。總供應量 100 億枚,初始流通 12% ,代幣將在以太坊主網鑄造,透過 BNB Chain、Base 等鏈跨鏈分發。分配方案兼顧社區與長期發展: 40% 用於社區激勵, 20% 分配給早期支持者, 10% 歸屬團隊, 20% 由基金會持有, 10% 用於生態拓展與公益。這種設計透過社區導向的激勵為生態注入活力。

SIGN 將於 4 月 28 日在幣安上線,涵蓋 USDT、USDC、BNB 等交易對。 TokenTable 將負責 SIGN 的空投分發,透過基於 SBT(靈魂綁定代幣)的機制獎勵社區早期貢獻者,篩選標準包括互動品質、Orange Dynasty 活動參與、內容創作及技術貢獻。為回應社群建議,Sign 取消了空投遞減機制,增加分配頻率與總量,展現了對使用者的重視。

幣安 Alpha 和 HODLer 計劃進一步擴大空投覆蓋,代幣將在交易前分發。

未來與挑戰:信任基建的旅程

Sign 的願景是將全鏈驗證應用於更廣泛場景,如鏈上數位身分系統或公共投票機制,為政府提供可信賴認證或為 DeFi 專案設計合規空投。然而,Wayfinder 事故揭示了複雜系統在行為漏洞上的挑戰。 TokenTable 的收費模式(固定費用+分級定價)也引發社群討論,團隊計畫透過公開定價提升透明度。隨著 SIGN 代幣的上線,Sign 站在新的起點。在Web3的信任賽道上,它能否成為連結Web2與Web3的基石?這場征途的答案,取決於科技、社區與時間的共同見證。

原創文章,作者:叮当。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