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處於創新和監管十字路口的加密中心

avatar
golem
16小時前
本文約4090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為考慮將新加坡作為加密基地的企業家、投資者和參與者,提供全面的監管指南。

原文來自Presto Research

編譯| Odaily星球日報 Golem( @web3_golem

新加坡:處於創新和監管十字路口的加密中心

總結

  • 雖然Web3 的監管環境在世界大部分地區仍然模糊不清,但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被視為為Web3行業內各種企業和資產管理者提供清晰監管框架的領導者。

  • 在本期Presto Research 的聚焦亞洲系列中,我們透過研究新加坡監管環境的各個組成部分,探索新加坡為何對加密業務如此有吸引力的原因。

  • 在文章結尾,新加坡Web3 公司Nansen 和Laevitas 的執行長Alex Svanevik 和Hassen Naas 分享了他們為什麼認為新加坡仍然是加密公司最有吸引力的基地的原因

新加坡:處於創新和監管十字路口的加密中心

圖1 :MAS 總部,來源:Presto Research

概述

隨著數位資產格局的不斷發展,新加坡已成為想要在亞洲立足的加密企業和專案的燈塔。這個國家獨特的監管清晰度、技術基礎設施和戰略位置使其成為對各種Web3 實體(從加密貨幣交易所和代幣發行商到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 協議)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本報告為考慮將新加坡作為營運基地的加密企業家、投資者和成熟參與者提供了全面的指南。我們的分析深入探討了新加坡加密生態系統的關鍵方面,研究了監管格局和在其中運作的企業的真實經驗。

新加坡加密監管方法的特點是在促進創新和降低風險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作為主要金融監管機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建立了一個框架,在提供監管清晰度的同時,仍能適應區塊鏈技術和數位資產的快速變化特徵。本報告概述了包括MAS 和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在內的主要機構的作用,以及它們對加密產業各個領域的影響。

本報告探討了一系列加密相關業務的許可要求和監管考慮因素,包括交易所、支付服務提供商、代幣發行商、加密基金、託管人、OTC 交易櫃檯、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DeFi協議、NFT 平台和穩定幣發行商。新加坡監管機構採取了細緻入微的方法,解決瞭如何在《支付服務法》(PSA)和《證券和期貨法》(SFA)等現有框架下對不同類型的數位資產和服務進行分類和監管的問題。

為了全面了解新加坡的加密生態系統,本報告最後整合了新加坡知名加密參與者的見解和經驗。透過訪談和案例研究,我們探討了在新加坡經營加密業務的實際方面,包括獲取必要許可證的過程、滿足合規要求、獲取銀行服務以及利用新加坡作為通往更廣闊的亞洲市場的門戶地位。

透過將監管分析與現實世界的觀點相結合,本報告旨在為讀者提供必要的知識和見解,以便做出是否在新加坡建立或擴展加密貨幣業務的明智決策。隨著全球加密貨幣格局的不斷變化,了解新加坡作為創新與監管交匯處的加密貨幣中心的獨特地位,對於任何希望利用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所帶來的機會的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新加坡監管機構及其作用

新加坡強大且持續進步的監管框架在吸引Web3 創辦人、協議、對沖基金和創投公司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國家對數位資產和區塊鏈技術的態度以在創新與風險管理之間取得平衡為特徵。主要有兩個監管機構監督加密貨幣和區塊鏈領域: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MAS 是新加坡的中央銀行和綜合金融監理機構。其管轄範圍包括:

  • 根據《支付服務法》(PSA) 對數位支付代幣(DPT) 服務進行許可和監管;

  • 監督在獲準交易所交易的加密衍生性商品;

  • 加密貨幣業務的反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AML/CFT) 合規性;

  • 發布有關數位代幣發行和數位支付代幣服務的指南。

MAS 一直積極與業界合作,定期更新其監管框架,以應對Web3 領域出現的風險和機會。

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

ACRA 雖然不專門針對Web3,但監管範圍與實體組成和企業合規性相關:

  • 監督新加坡商業實體的註冊和監管;

  • 確保遵守公司治理標準;

  • 維護公司註冊,包括Web3 領域的公司。

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

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雖然不是監管機構,但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 充當產業與監管機構之間的橋樑;

  • 宣傳新加坡作為金融科技中心並促進創新;

  • 為傳統金融和Web3 公司之間的合作提供平台;

  • 為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新創公司提供教育資源和交流機會。

這些實體之間的互動創造了一個全面的生態系統,支持Web3 創新,同時保持新加坡在監管透明度和財務穩定性方面的聲譽。這種平衡的方法有助於使新加坡成為Web3 創辦人和企業的首選司法管轄區。

各種加密業務所需的規則和許可證類型

涉及Web3/加密貨幣行業的實體有各種許可要求- 以下我們探討一些類型的企業及其相關許可。

支付服務提供者(包括數位支付代幣交易所):

這些屬於《支付服務法》(PSA),需要獲得MAS 的許可。有兩個相關許可證:

  • 標準支付機構許可證(SPI):適用於較小的業務;

  • 主要支付機構許可證(MPI):適用於處理更高交易量的較大業務。目前有28 個實體在數位支付代幣服務業務類型下擁有MPI,包括Blockchain.com、Circle、Coinbase 等。

兩種許可證都要求遵守 AML/CFT 法規、風險管理實務和客戶保護措施。

代幣發行商

監管方法取決於代幣類型:

  • 證券型代幣:屬於《證券和期貨法》(SFA)管轄,需要資本市場服務(CMS)許可證;

  • 「實用」代幣:可能不需要特定許可,但發行人應考慮他們是否有其他義務,例如,如果他們的代幣相當於數位支付代幣,則需要根據PSA 承擔相關義務。

加密基金

  • 根據其結構和活動,他們可能需要CMS 許可證才能進行基金管理。

加密貨幣託管商

  • 需要PSA 許可證才能提供數位支付代幣的託管服務。 ;

  • 必須遵守MAS 有關保護數位資產的準則。

OTC 交易櫃檯

  • 根據交易的產品,可能需要CMS 許可證才能交易資本市場產品和/或PSA 許可證才能提供數位支付代幣服務;

  • 必須遵守 AML/CFT 法規。

區塊鏈基礎設施供應商

  • 除非從事受監管的活動,否則通常不需要特定許可證;

  • 必須遵守一般商業法。

DeFi 協定

  • 目前在監管灰色地帶運作。

NFT 平台

  • 可能需要許可證,具體取決於交易的NFT 的性質(例如,如果NFT 被視為證券)或平台是否有法定或 DPT 進出匝道。

  • 如果促進金融交易,必須遵守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法規。

穩定幣發行商

  • 受MAS 於2023 年8 月實施的穩定幣監管架構的約束。

  • 在新加坡發行的與新加坡法定貨幣或G 10 貨幣掛鉤的單一貨幣穩定幣(SCS) 將受 MAS 穩定幣監管制度的約束。其他穩定幣將繼續受PSA 下現有監管制度的約束。

  • 在 MAS 穩定幣監管制度下,SCS 發行商必須遵守特定的儲備支援、贖回和揭露要求。

其他關鍵考慮因素

  • 所有實體都必須在ACRA 註冊並遵守一般公司法規;

  • 所有類別都必須遵守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規定;

  • 外國實體可能需要在當地建立分支機構才能獲得許可;

  • 監管格局正在不斷發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定期更新指南並引入新框架。

本概述提供了當前監管環境的快照,但它不構成法律建議。鑑於加密貨幣領域的快速發展,企業必須直接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接觸或尋求法律顧問,以確保完全遵守最新要求。

超越監管:新加坡為何在Web3 領域仍具有吸引力

如上文所述,新加坡監管情況是全面的,並為廣泛的加密貨幣行業參與者提供了清晰的資訊。但新加坡的優勢不止於此:在外籍人士中具有長期良好聲譽、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國家安全和家庭友好型基礎設施以及戰略位置都是非加密特定因素,但這些因素也是新加坡吸引加密創始人們的原因。我們從兩位創辦人那裡了解到了他們決定將公司設在新加坡的原因。

Nansen 創辦人 Alex Svanevik:政府出手的領導力,對外國人才開放

Nansen 是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鏈上分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Alex Svanevik 談到了他決定將公司設在新加坡的原因:

「新加坡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之地,是私營部門與公共部門的交匯之地,也是金融與科技的交匯之地。它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十年來(直到最近)以「創始人模式」執政的國家之一——由李光耀執政。它仍然由世界上最有能力的政府管理。出於這些原因,我認為這是經營企業的好地方。”

Svanevik 提到李光耀的領導力,凸顯了新加坡成功的關鍵面向:對外國人才的開放態度。李光耀本人也強調了這個策略,他表示:「如果新加坡依賴從300 萬人中培養出來的人才,那麼它就無法實現超水平發揮……新加坡經濟充滿活力,這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南亞、東北亞、中國、印度等地的人才,這遠遠超出了300 萬新加坡人所能培養出來的人才所能達到的水平。

這種擁抱全球人才的理念一直是新加坡經濟策略的基石,大大增強了新加坡對企業家和企業的吸引力,包括Web3 領域的企業家和企業。

新加坡作為商業中心的吸引力並非只是傳聞。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 的資料顯示,新加坡公司註冊數量持續呈現上升趨勢(圖 2)。而人力部(MoM) 的數據顯示,就業證(EP) 成長在後新冠疫情時代出現反彈(圖3):

新加坡:處於創新和監管十字路口的加密中心

圖2 :新加坡註冊企業數量一直在成長,資料來源:ACRA via data.gov.sg

新加坡:處於創新和監管十字路口的加密中心

圖3 :儘管在疫情期間EP 數量有所下降,但反彈勢頭強勁,來源:人力部(MoM)

Laevitas 創辦人 Hassen Naas:自從搬遷到新加坡以來,體驗到了超乎預期的好處

Laevitas 是一家專注於加密衍生性商品的量化資料分析公司。 Hassen 作為將總部遷至新加坡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也提供了對新加坡的獨特視角。

「決定搬遷公司總部並不容易,尤其是對於Web3 中的公司而言,因為該行業在許多司法管轄區都受到一些懷疑。我認為新加坡存在著這種自我實現的動力,繼續加強新加坡作為創業科技(現在是Web3)中心的地位:企業遷至新加坡是因為其優點,例如法規明確、生活便利、金融和技術部門蓬勃發展、人才儲備充足和稅收優惠等,這鼓勵監管機構和政府提供更明確的監管和商業框架。

新加坡擁有龐大的企業和基金網絡,包括加密貨幣和非加密貨幣,自從我們遷至新加坡以來,我們體驗到了我們預期的所有好處,甚至更多。我們有許多更新也即將推出,例如市場結構變化、訂單簿失衡和TWAP 變化的警報系統,我們很高興能夠自豪地繼續在新加坡開展業務。 」

Hassen 提到的支持性監管環境導致了加密貨幣的高採用率。正如投資移民顧問公司Henley Partner 最近發布的那樣,新加坡在加密貨幣採用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圖4)。 Henley 強調,強大的監管環境、創新和技術是推動該國家登上2024 年榜單榜首的關鍵因素。

新加坡:處於創新和監管十字路口的加密中心

圖4 :新加坡在整體加密貨幣採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來源:Henley Partners

結語

新加坡成為亞洲領先的加密貨幣中心並非偶然。這個國家精心培育了一個平衡創新與監管的環境,為Web3 業務的蓬勃發展創造了肥沃的土壤。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提供的明確監管框架,加上新加坡的戰略位置、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和親商政策,繼續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創始人和公司。

隨著加密產業的發展,新加坡適應性強的監管方式使其能夠保持競爭優勢。 Alex Svanevik 和Hassen Naas 等的評估強調了在這個生態系統中運作的實際好處。儘管挑戰仍然存在,特別是在DeFi 等新興領域,但新加坡的過往記錄表明,它將繼續改進其方法,在創新與審慎的風險管理之間取得平衡。

對於創業家和老牌企業來說,新加坡融合了東西方文化、金融敏銳度和技術實力。隨著全球加密貨幣格局的不斷變化,新加坡作為Web3 領域穩定和創新燈塔的角色似乎將變得更加強大。

本文翻譯自 https://www.prestolabs.io/research/singapore-a-crypto-hub-at-the-crossroads-of-innovation-and-regulation原文連結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