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密帝國背後:監管、道德與金融風險的三重博弈

avatar
链捕手
11小時前
本文約490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7分鐘
白宮新玩:政策和加密幣雙向奔赴,誰來踩煞車?

原文標題: Trumps newest grift: Building a cryptocurrency empire while destroying its regulators

原文作者:Molly White

原文編譯:Daisy,ChainCatcher

在川普重新掌權的背景下,加密貨幣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監管鬆動。以此為契機,川普家族迅速佈局相關產業,打造出一個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加密帝國,涵蓋平台建設、代幣發行、基礎建設掌控乃至市場操控,權力與資本緊密交織。

這個過程不僅帶來巨額收益,也引發嚴重利益衝突與濫權質疑。從平台控股到政策幹預,從迷因幣炒作到潛在的內線交易,川普家族正在將國家監管體系轉化為自身謀利的工具。

本文將整理家族加密業務的運作路徑,揭示其如何在監管真空中獲利,並探討這場「加密帝國擴張」背後所引發的製度風險。

金主輸血,規則鬆脫:加密資本如何快速打通政商頻道

川普重新掌權後,迅速獲得來自加密產業金主的至少 2,000 萬美元政治捐款。其中,瑞波(Ripple)和Andreessen Horowitz 各出資 500 萬美元,Coinbase、Gemini、Kraken、Circle 等巨頭也提供了數百萬美元支援。

這些金主隨即獲得政策回報:至少八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針對加密企業的執法案件被撤銷或暫緩處理。不少企業也被納入新規制定程序,藉機在缺乏監管、合規要求低、消費者保護薄弱的環境下,為自身量身訂做市場規則。

政策鬆動不僅讓捐款企業大幅獲利,也為川普家族的加密擴張掃清了製度障礙,奠定了整套商業運作的前提條件。

川普加密帝國背後:監管、道德與金融風險的三重博弈

來源: Follow the Crypto

World Liberty Financial:川普加密帝國的核心資產

2024 年 8 月,川普與合夥人創立加密公司World Liberty Financial。計畫共同創辦人扎克·維特科夫之父史蒂文·維特科夫是川普的長期盟友,現任中東問題特別代表,近期也被任命為其出訪普丁的私人特使,也是促成該計畫關係牽線的關鍵人物。

儘管平台從宣傳到定位幾乎圍繞川普本人展開,官網還將其兒子列為“DeFi 遠見者”“Web3大使”,並承諾 75% 的協議收益歸其所有,但初期家族仍試圖營造“保持距離”的姿態。直到川普再次上任,他正式控股 60% ,成為實際控制人。

川普加密帝國背後:監管、道德與金融風險的三重博弈

來源: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網站首頁

儘管尚未推出任何交易平台,World Liberty 已募集資金高達 5.5 億美元,按分成比例,川普個人預計可獲利近 4 億美元。公司宣稱將打造「金融民主化」平台,並發行穩定幣USD 1 ,這與川普過往將穩定幣稱為「政府控制金融工具」的立場形成強烈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中有 7,500 萬美元來自孫宇晨——一位因涉嫌詐欺而遭SEC 和司法部調查的外籍加密企業家,無法直接向川普捐款。隨後,孫被任命為World Liberty 顧問,而在川普上任後,SEC 對其訴訟被擱置。

World Liberty 發行的$WLFI 被定義為“治理代幣”,理論上應賦予持有人投票權,但平台團隊在未進行任何表決的情況下,單方面推進包括發行穩定幣等重大事項。該代幣還設置了多項規避監管的條款,僅限非美國公民或「合格投資者」購買,且目前不可交易。部分投資者押注,一旦SEC 監管進一步削弱,相關限制將解除,代幣或可進入二級市場帶來回報。

同時,該項目也因涉嫌內線交易遭廣泛質疑。媒體披露,World Liberty 曾以約 200 萬美元收購Movement Labs 的代幣,恰逢後者被傳與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洽談區塊鏈合作。雙方雖予否認,但市場反應激烈。

2025 年 4 月 8 日,一份由副司法部長托德·布蘭奇發布的備忘錄顯示,司法部根據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正式解散加密貨幣調查小組,終止所有相關執法行動。這項舉措幾乎切斷了對川普家族加密業務的聯邦調查路徑。

USD 1 的發佈時間也引發關注: 3 月 25 日,World Liberty 宣布將發行該穩定幣,僅十天后,SEC 表示「特定類型」穩定幣不屬於其監管範圍,企業可無需註冊發行。同時,國會正由親川普派推動相關立法,放寬對穩定幣的監管限制。這背後,是加密產業在上一個選舉週期投入的逾 1.3 億美元遊說資金。

此外,World Liberty 正與幣安(Binance)協商,將USD 1 上架至其平台。一旦達成,該項目將連接到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的用戶體系,收益潛力巨大。而此時,幣安正與美國財政部就合規事務進行談判,試圖解除先前因反洗錢違規而設立的監管協議,該協議源於其支付超 40 億美元罰金後達成的司法和解。

Truth Social 與Truth.Fi:社群平台轉向加密投資

川普旗下「川普媒體與科技集團」(Trump Media Technology Group, TMTG),也就是Truth Social 的母公司,近年來也開始進軍加密領域。公司已在公開市場上市,估值約 20 億美元,川普持股約 53% 。近期,TMTG 也申請允許由小唐納德·川普掌控的信託基金出售所持股份。

2024 年 1 月,TMTG 宣布以「Truth.Fi」為品牌切入金融科技領域,推出所謂「美國優先」的投資產品。 3 月 24 日,公司宣布與新加坡交易所Crypto.com 合作。值得注意的是,該平台先前正接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調查,並於同年 8 月收到“威爾斯通知”,預示將面臨執法行動。然而,僅三天后,Crypto.com 宣布SEC 已終止調查。

同時,TMTG 表示將動用最多 2.5 億美元現金儲備,投資比特幣等加密資產。透過此舉,公司——實為川普本人——有望藉著自身推動市場上漲的言行,從中直接獲利。包括他提出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推動政府資金購買比特幣等政策,都可能對市場造成實質影響。

區塊鏈遊戲計畫與監管鬆動:從「大富翁」到現實套利

根據《財富》雜誌報導,川普正籌備推出一款區塊鏈房地產主題遊戲,玩法類似“大富翁”,但建立在加密貨幣體系之上,主打“邊玩邊賺”(Play-to-Earn),吸引玩家透過遊戲獲取實際收益。

這類遊戲在過往屢遭詬病,問題集中於經濟結構失衡和道德風險。富有玩家可“氪金取勝”,而經濟條件較差者甚至難以入場,系統高度依賴新玩家流入維持代幣價值,一旦增速放緩即陷崩盤風險。

2021 年爆紅的Axie Infinity 曾引發「數位佃農」模式:富人租賃遊戲資產給低收入國家玩家,承諾其透過遊戲獲得高於本地工資的收入。這類玩法最終引發廣泛倫理爭議,涉及未成年人參與類博彩機制、玩家投入真錢後血本無歸等議題。 2022 年 3 月,遊戲還遭北韓駭客攻擊,損失約 6.25 億美元,代幣價格至今仍未恢復。

近年來,美國監管機構開始加強對此類項目的審查。 SEC 在起訴Coinbase 和幣安時,指控其上線未註冊證券,包括Axie Infinity 的$AXS、The Sandbox 的$SAND 以及Decentraland 的$MANA 等遊戲代幣。同時,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也關注遊戲幣變現環節的剝削行為,尤其涉及未成年玩家。

然而,川普重新執政後,這些監管障礙正被快速拆除。他推動放寬對加密企業的限制,包括取消註冊、合規、追責與博彩機制監管等關鍵環節。 SEC 近期「加速」撤銷多項針對幣安、Coinbase 及相關遊戲代幣的執法行動,並宣布大部分加密資產不再歸其監管範圍,同時邀請業內高層參與制定新規。

川普政府也推動徹底關閉CFPB,該提案已獲加密企業高層公開支持。國會方面也在配合行動,眾議院與參議院已通過廢除CFPB 針對加密遊戲設立的監管規則,該規則原旨在強化對未成年用戶及非遊戲型加密資產投資者的保護。

這項廢除案呈現明顯黨派分裂:民主黨與無黨派議員一致反對,除一位象徵性反對的共和黨參議員外,其餘共和黨議員全數支持。目前,該法案正等待川普簽署。一旦落筆,不僅將徹底終結相關行為的監管屏障,也將為其本人及其所涉加密項目帶來直接利益。

川普家族進軍比特幣挖礦,利益輸送疑雲再起

2025 年 3 月底,川普的兩個兒子——艾瑞克·川普和小唐納德·川普宣布投資比特幣挖礦公司American Bitcoin,艾瑞克擔任首席策略長。

該公司由挖礦企業Hut 8 協助設立,後者將「幾乎全部」挖礦設備轉讓至新公司,引發產業質疑。 VanEck 分析師Matthew Sigel 評論稱:「我實在無法理解他們為何以 6.1 萬台礦機的代價,僅換回此前 100% 控股子公司剩下的 80% 股份。」不少觀察人士認為,這更像是一次「政治換股」——Hut 8 向川普家族讓出 20% 股權,以換取潛在回報。

艾瑞克川普表示,該公司計劃未來上市,並將與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展開合作。他也透露,將保留部分挖出的比特幣,押注川普再次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從中獲取資產增值收益。

大舉推出迷因幣,川普家族套現數億美元

就在川普再次就任總統前夕,他推出名為$TRUMP 的迷因幣,甚至令部分加密圈支持者震驚。有業內人士直言其行為是“赤裸裸的圈錢”,並批評其“荒謬至極,刷新愚蠢新下限”。

不久後,家族又推出$MELANIA 迷因幣,進一步引發爭議。 《金融時報》估算,截至 3 月初,川普團隊已透過這兩款代幣套現至少 3.5 億美元。 4 月 15 日,川普控制的錢包地址再次疑似套現 460 萬美元。

同時,$MELANIA 團隊在 3 月下旬至 4 月初疑似拋售約 450 萬美元代幣。 4 月 7 日,鏈上分析平台Bubblemaps 披露,專案內部人士從標註為「社群分發」的錢包中轉出價值約 3000 萬美元的代幣並大規模出售。更值得關注的是,該團隊先前也被指涉及操控與阿根廷總統米萊有關的$LIBRA 代幣,以及多個基於Solana 的迷因幣內幕交易。

$TRUMP 代幣初始分配中,川普及其關聯方掌握高達 80% 的控制權,設有三年線性解鎖機制。第一輪解鎖即將啟動,川普可出售最多 4,000 萬個代幣,以當前價格估值約 3.1 億美元。同時,大量早期投資者已遭重創,幣價從峰值 75 美元跌至不到 5 美元。

儘管這些交易行為涉嫌操縱市場或內線交易,監管幾乎缺席。 2 月 27 日,SEC 明確表示迷因幣不在其監管範圍內。依照常規,此類潛在刑事行為應由司法部介入,但該部門已被指示將資源優先用於「移民與政府採購詐欺」等領域,加密市場則被擱置。

換言之,川普家族正藉助監管真空,在迷因幣市場以低風險換取高額回報。

NFT 操作再出招:從自購“冷門作”到販賣“嫌犯卡牌”

除了加密貨幣和迷因幣,川普家族也積極涉足NFT(非同質化代幣)市場。早在 2021 年 12 月,梅蘭妮亞·川普推出首個NFT 系列,但市場反應冷淡。起拍價約 25 萬美元的作品無人競拍,最後疑似由她本人以約 17 萬美元價格購入。

2023 年 7 月,她推出第二個系列,再度引發爭議。此次專案使用了NASA 影像,涉嫌違反其禁止商業用途的規定。該系列同樣銷量慘淡,一週僅售出 55 枚,銷售額不到 5,000 美元。

相較之下,川普本人在NFT 計畫上的表現更具商業回報。他於 2022 年 12 月推出首批「數位交易卡」(Trump Cards),有意淡化「NFT」標籤。這組卡牌透過插畫形式塑造出理想化形象——肌肉發達、年輕英俊,穿著超人或牛仔服飾,風格誇張、脫離現實。

川普加密帝國背後:監管、道德與金融風險的三重博弈

川普的「數位交易卡」之一(來自 OpenSea)

後續系列更進一步,直接以川普的嫌犯登記照為主題,並為購買者設置「升級獎勵」機制,包括登記照所穿西裝的碎片,甚至在他紐約刑事審判期間與其共進晚餐的機會。

持幣未明、言行連動:川普家族加密資產持有狀況引發關注

儘管川普家族的加密資產持有情況尚不透明,但公開財務申報與鏈上記錄提供了部分線索。 2024 年 8 月,川普申報持有價值在 100 萬至 500 萬美元之間的以太坊(ETH),與其錢包中當時約 228 萬美元的餘額基本吻合。自當年 12 月起,該錢包開始大規模出售ETH,目前已拋售大部分持股。

家族其他成員的持幣情況尚未披露,但顯然具備從政策影響下的市場波動中直接獲利的機會。部分人甚至主動「影響市場」。例如,艾瑞克川普今年 2 月發文表示:「現在是增持$ETH 的好時機,記得以後感謝我。」幾乎同期,川普家族主導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大額轉入ETH 至Coinbase,引發外界對「喊單配合」行為的質疑。

川普加密帝國背後:監管、道德與金融風險的三重博弈

更令人擔憂的是川普親信圈可能存在內線交易風險。他們對川普的行事風格了然於心,亦可能掌握非公開訊息,而川普多次突發政策決定對市場造成劇烈衝擊。

近期一則例證特別典型:在川普宣布「解放日」關稅政策、導致股市大跌後,有跡象顯示部分知情人士低位買入,在政策暫停消息發布後借市場反彈獲利離場。類似操作在加密市場也可能發生。比特幣等資產價格波動劇烈,若事先掌握政策走向,極易借資訊差獲取可觀利潤。

權力變現的終極形式:從監管崩解到系統性風險

川普家族在加密領域的利益衝突,早已遠超首任期內的「薪酬條款」爭議。透過佈置多個項目,川普建構了一整套權力牟利路徑:直接從代幣與企業中獲利、推動有利於自身投資的監管政策、涉入疑似內幕交易,以及為外部勢力提供透過「投資」換取政治影響的通道——若轉化為競選捐款,這些行為將構成違法。

與此同時,監管體係正被系統性地拆除。川普持續削弱對加密市場的約束,使一般投資人暴露於詐欺與操控風險中,而他本人及其金主幾乎不受實質審查。

儘管權力濫用跡象愈發明顯,目前的製衡機制仍形同虛設。部分民主黨議員雖已致函SEC 監察長、司法部高層及多位州檢察長,呼籲調查川普及其團隊的利益衝突,但迄今無實質進展公開。

更令人警惕的是,監管的持續塌陷正導致總統個人財務利益與國家政策權力高度重合,加密市場也逐步淪為權貴套利場:高風險借貸項目披著“金融民主化”的外衣,欺詐性行為被包裝為技術創新,迷因幣則演變為“拉高出貨”的工具。

在這過程中,普通投資者被邊緣化,維權無門。而這場去監理實驗的風險,正向傳統金融體系蔓延。隨著銀行曝險擴大、退休金和退休基金紛紛涉入,整個社會正悄悄承擔可能由極少數人獲利、卻由全民買單的系統性成本。一旦泡沫破裂,受害的不僅是投機者,更是那些從未參與的一般民眾。

原創文章,作者:链捕手。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