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Odaily星球日報( @OdailyChina )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
近日,Layer 1 IP 區塊鏈Story官宣項目白皮書正式發布,其中提到:「Story 致力於構建一個可編程的知識與創意市場,讓所有知識產權資產能在具有可自定義參數的通用賬本上註冊。這一資產都配備了可組合接口,可被任何軟體應用程序或人工智能模型調用,實現在互聯網上在互聯網上的使用和分配貨幣。
憑藉約1.4 億美元融資與a16z、Polychain、Hashed、 DAO5等一眾明星資本的站台支持,Story 再次將“IP+Crypto”的賽道天花板大幅抬升,也為創作者經濟、知識產權鏈上生態打開了想像空間。
正值Story TGE 前夕,Odaily星球日報將於本文對此計畫進行系統性分析,以期為讀者認識此計畫提供更為全面的視角。註:本文僅為觀點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DYOR。
暢想未來:一個IP 吞噬一切的世界
隨著AI 的快速發展,內容以一種超乎所有人想像的速度爆發式增長——因為,這是一種完全超越過往歷史規律的增長範式,在LLM 大語言模型越發成熟的現在,AI 可以在短短幾分鐘乃至數十秒內生成數千乃至數萬字體量的對應內容,形式涵蓋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媒介載體。
換言之,我們即將進入的,是一個內容高度豐富的媒介世界。
但同時,隨著AI 對人類資訊社會的逐步滲透,假新聞、抄襲、洗稿、模仿式內容等等問題也將越發嚴重,而IP(智慧財產權)的概念以及價值反而越發重要。畢竟,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能夠達到IP 的高度,就像不是所有人寫的書,都能成為傳世經典。
屆時,IP 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文化價值:IP 承載不同範圍內的共識
一個好的故事是 IP,一個優秀的應用是 IP,一部廣受歡迎的電影是 IP。可以說,IP 就是不同範圍、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系統的文化共識載體。包括超人、蜘蛛人、漫威宇宙等在內的一系列超級英雄相關題材的IP 之所以受到世界範圍內的熱捧,正是由於其凝結了普世價值中對未來的想像、對希望的期待、對善良的追求以及對邪惡的抗爭。一個好的IP 不僅能夠激發人們心中的共識,而且能夠將這種共識傳播到更廣範圍內。毫不誇張地說,IP 的共識感染力可以成長到無限大。
經濟價值:IP 直接創造經濟效益
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 相關數據,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貢獻了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 GDP。以美國為例,智慧財產權密集型產業在 2019 年貢獻了7.8 兆美元的經濟產出,佔其 GDP 的41% ,產業人員超6,300 萬人,占美國總就業人數的38.2% ;2022 年,中國專利權產業增加價值為14.3 百萬元人民幣,根據 GDP 重幣 1.9億元;和歐盟智慧財產局(EUIPO) 的聯合研究報告,智慧財產權密集產業在2017-2019 年間為歐盟貢獻了超過47% 的GDP,價值6.4 兆歐元。未來,IP 相關的直接經濟價值將進一步成長。直觀來看,IP 相關產業是社會經濟的潤滑劑,在社會創新、就業機會、國際貿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政治價值:IP 或將塑造政治格局
隨著AI 浪潮的逐步推進,IP 的價值也將進一步擴散至政治領域。無論是先前的Tiktok 禁令風波,或是近期Deepseek 引發美國政治、商業領域的恐慌,甚至出具最新法案「將下載 DeepSeek 定為犯罪,最高判監 20 年併罰款 100 萬美元」。 IP 的背後,往往代表著技術智慧財產權、資本交易、政治標準等多重話語權的競爭。正如二戰時期的那句經典發言:「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未來,IP 或許沒有國界,但創造IP、交易IP、創新IP 的人卻有不同的政治立場以及國籍,而這往往會對政治局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綜上所述,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技術的發展,IP 的價值以及影響力將有增無減,由此,一個「IP 吞噬一切的世界」正在逐漸成型,Story 瞄準的方向正是如此。
團隊揭秘:一個IP 改變世界、拯救創作者的念頭
時間指針回撥到2013 年,Story 這個如今炙手可熱的“IP 故事”,離不開一個名為“蓋茨比”的男人的貢獻。
Story 起源:一個蓋茲比式的創業故事
彼時,Story 聯創SY Lee 創立了一個名為 Byline,其同窗好友蓋茲比(Seung Soo,中文譯為成秀)也加入其中,擔任首席營運官,這是一個旨在拯救被谷歌和Facebook 等巨頭吞噬的廣告驅動型新聞行業的新聞眾籌平台,但隨著網絡廣告的項目很快就陷入困境,該項目很快陷入困境。不得已,SY Lee 採用類似模式,於 2015 年創立了Radish,旨在為創作者的 IP 作品保駕護航,為費盡心血創作故事的作者們提供可持續收入。但一開始,市場同樣並不看好這一平台。在Radish 距離重蹈Byline 覆轍僅剩幾週時間的時候,蓋茲比挺身而出,拿出了憑藉個人信用貸款得到的 20 萬美元支持計畫繼續運作。
蓋茲比本比與SY Lee
就這樣,Radish 得以支撐到 2017 年,拿到了一筆3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且投資方包括Greylock、Lowercase Capital、軟銀集團旗下媒體創新基金Next Media Innovation Fund、聯合藝人經紀公司(UTA)、貝塔斯曼數位媒體投資公司(貝塔斯曼集團母公司擁有企鵝蘭登集團總有企鵝科蘭登鎮)、首爾人、東西全雅伯格國王 Berg平均 Berg, BergBen,公司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Matt Humphrey、BDA China 創辦人Duncan Clark、Jeremy Yap 以及美籍華裔知名作家譚恩美等人。而 Radish 建立的「讀者免費試讀、付費閱讀,作者獲得收入的同時還保留內容版權」的模式也逐漸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在實現平台、讀者和作者三方共贏的基礎上,在隨後收穫了巨大的商業成功,一度被譽為「網路小說界的Netflix」。
2021 年,韓國行動社交巨頭 Kakao 旗下娛樂子公司 Kakao Entertainment 以4.4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29 億元,約合韓元 5000 億元)造價收購Radish,當時其擁有超 1 萬個網絡小說 IP,月用戶數量超過 100 萬人,年銷售額約為 230 億韓元。
就這樣,SY Lee、蓋茲比累積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桶金”,而他們的目標,也放到了更宏大的願景之上。
Story 發展:將目標瞄準AI 內容世界
在結束Radish 的創業之旅後,SY Lee 與谷歌Deepmind 實驗室最年輕的產品經理Jason Zhao 於 2021 年相識,在經歷了一系列溝通之後,二者一拍即合,決定“將IP 的生意進行到底”,而這次,他們選擇的領域既熟悉又陌生技術鏈——處於人文科學與技術交叉地帶的區塊”,而這次,他們選擇的領域既熟悉又陌生技術鏈——處於人文科學與世界交叉地帶的區塊”。
在經歷了處處碰壁的初期不順之後,SY Lee 與Jason Zhao 終於憑藉自己的實力、人脈以及其他敲開了風投巨頭a16z 的大門。 SY Lee 彼時揚言:“我想要徹底改變存在了400 年的、沒有復雜的法律文件和專業律師就無法運作的整個版權系統”,此外,由於此前曾被a16z 合夥人Andrew Chen 評價 Radish 平台缺乏網絡效應,Lee 還對領導此次投資的a16z 合夥人Chris Dixon 表示網絡效應:網絡效應。
而他們提出的解法是:借助區塊鏈網路及協議,搭建屬於內容產業的“IP 樂高”,直至將其建設成為一個“IP 宇宙”。
Story Protocol 團隊成員合照(是的,他們那時還只是Protocol)
2023 年 5 月,Story Protocol(後續品牌升級為IP 鏈Story )完成 2,93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a16z Crypto 領投,參投者包括Hashed、Foresight Ventures、Samsung Next Fund、Two Small Fish Ventures、DAO 5、Berggruen 和 Holdingsir、MirVC、Mil CorpM. 等。
2023 年 9 月,Story Protocol (後續品牌升級為IP 鏈Story )已累計完成 5,400 萬美元融資,a16z領投,Hashed、Endeavor、Samsung Next、dao 5、Insignia Venture Partners 等參投。
2024 年 8 月,智慧財產權區塊鏈Story 核心貢獻者團隊PIP Labs 完成由a16z crypto 領投的8,000 萬美元B 輪融資,Polychain 作為策略投資者參投,其他投資者包括Stability AI 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成員Scott Trowbridge、K 11 11 個人創辦人參投,其他投資者包括Stability AI 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成員Scott Trowbridge、K 11 AdrianAdrian Capital 以及數位藝術收藏家。新一輪融資使PIP Labs 的總融資額達1.43 億美元,估值也來到了22.5 億美元,躋身獨角獸企業行列。
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時,Story 開發者生態系統已有超過200 個團隊,為超過2,000 萬個IP 開發服務,涉及IPFi(IP 金融)、人工智慧和消費市場等多個領域。 (如 2024 年 12 月完成 31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的Sekai 、時尚領域生成式AI 平台Ablo 等)。彼時,Story 聯創Jason Zhao 表示:“Story 將追求創作者和AI 產業的雙贏,我們試圖在AI 歷史上創造轉折點。”
Story 高潮:TCP/IP 與白皮書發布
2024 年 2 月,Story 發布可程式IP 層。
2024 年 8 月,Story 第一個公共測試網Iliad 正式上線;
2024 年 11 月,Story 最終測試網Odyssey 上線,近100 個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參與建置。
2024 年 12 月,Story 正式發布「讓Agent 能夠相互交易IP 的實驗性框架」 Agent TCP/IP。透過這個框架,Agent 將可以交易它們的訓練資料、創意風格、投資策略等,以開啟智慧經濟的新時代。
2025 年 1 月,Story開發者主網上線,開啟公共主網上線前最後階段;基於 Story 的 IP RWA 協議Aria Premiere Launch在 9 分鐘內達 700 萬美元購買上限。
2025 年 2 月,Layer 1 IP 區塊鏈Story 正式發佈白皮書,白皮書題為《Story:一個點對點的智慧財產權網路》,發表人署名為Story Foundation。
正如SY Lee 在先前推文中提到的那樣:「為內容創作者對抗大科技公司提供解決方案迫在眉睫,AI 的出現正將整個互聯網文化置於危險境地。互聯網背後的經濟契約——內容創作者提供供應和內容分發商提供需求——正被AI 的普及所顛覆,Story 作為可望編程IP 基礎設施有望做出這一挑戰,以分享資格的創作者形式保護者 主權條款。
在不遠的未來,一個基於AIGC 的UGC MMORPG 世界已經初現端倪。
當然,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而這正是Story 計畫白皮書中致力於解決的問題。
IP 之難:一座由IP 連接 UGC 與 AIGC 的橋樑
身為前智慧財產權產業從業者,不得不說,在筆者個人看來,Story 選擇的賽道充滿了許多挑戰。除了前文中提到的AI 產生內容、資料以及科技公司的 IP 專制等等以外,IP 本身就面臨許多現實挑戰。
現實困境:鏈上與鏈下的囚徒法則
以往的IP 之難,主要難在「確權」二字。
如何證明一部作品、一個應用、一套技術的著作權是你的?
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對於人類具有獨特思想或專利技術的思想結晶及理論成功的所有權、原創權的認定逐漸聚焦於殊途同歸的一種方法——即,一致性證明。
一條路線是公信力路線,即將IP 的確權環節轉化為依賴個人、組織或政府機構的公信力認證。無論是私人之間的擔保,亦或公證處的公證,本質上都是依賴信用、信譽作為IP 認定的權威力量,存在諸多「人為隱患」。
另外一條路線,則是技術路線,即透過技術手段對IP 進行確權,以明確歸屬、證明效力。無論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時間戳技術,本質上都是透過文件記錄產生的一串 Hash 值的不可篡改,以實現一個IP 文件的最初記錄,藉此完成確權。
而區塊鏈上的IP 的確權,還需要進行鏈下的主體對照、權利履行等流程,才能相互聯繫,完成現實世界中的權利認定與資產歸屬明確。目前來看,正如RWA 需要現實資產的介入與現實監管機構的接觸一樣,IP 產業也很難繞過這一步。
現狀是,IP 產業中的原創作者與 IP 作品猶如 2 個居於鏈上空間和鏈下空間的「囚徒」一般,鏈上確權還需鏈下驗證。
Story 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囚徒困境並彌合鏈上鏈下之間的鴻溝而生。
匿名經濟:一套由IPFi 支撐的生態系統
在Story 專案白皮書中,我們可以看到,Story 網路總體分為執行層、儲存層和共識層三層。
其中,執行層包括主執行核心與專屬執行核心:前者主要處理所有交易及智能合約,並激活後者;後者則包括現有的IP 核心、預言機核心(鏈下同步核心)與橋接核心(跨鏈通信核心)以及未來的AI 核心、ZK 核心及更多專業核心組件。
IP 核心主要功能在於,借助IP 圖譜追蹤原始資產和衍生資產的權利、授權和貨幣化;
預言機核心主要功能在於,驗證IP 資產和許可的真實性,包括驗證創作者的社會身份,接收鏈下支付,並為鏈下使用產生法律合約;
橋接核心主要功能在於,實現跨鏈訊息傳遞,允許IP 資產在不同的區塊鏈上使用,變相拓展IP 資產流動範圍。
儲存層則借鑒了NAND Flash 轉換層(FTL)的設計理念,對效能、可擴充性、成本、證明大小和冗餘性進行了有效平衡,主要為執行層及其核心提供儲存 API。同時,也整合了鏈上和鏈下儲存解決方案,如IPFS。
共識層則採用了PoS 機制與Tendermint 的現代高效能實現CometBFT,具備容錯性、活性保證、即時最終性和模組化設計等特點,借助直接的經濟激勵,保證節點驗證者維護區塊鏈安全性和完整性,進而為網絡的高效穩定運營提供保障。
基於此,Story 網路可望成為集IP 管理、授權、交易、收益回報於一身的一站式IPFi 生態。而藉助先前的AI Agent TCP/IP 框架,Story 將AI 內容也納入了自己的“生態宇宙”,極大地豐富了IP 內容版圖與可交易標的的同時,使得AI Agent 融於Story 生態而又自成一派。
由此,一套匿名經濟系統可望在Story 網路上逐漸建立,越繁榮。
未來預期:一個名為IP 的代幣參與價值流動
在Deepseek 借助演算法刺穿 AI 產業的算力泡沫之際,數據、內容的價值越發重要,由此,IP 的價值也得以凸顯。
基於這個背景,Story 生態代幣IP 也將成為其生態內價值流動至關重要的一環。
一方面,IP 既是Story 生態的gas 費代幣、質押代幣及效用代幣,也是網路交易中介;
另一方面,IP 也是Story 基於POS 機制運作的激勵載體與回報表現;
此外,IP 還將用於包括版稅分配、許可費支付和以及使用補償等場景;也將成為AI Agent 交易過程中的貨幣。
2 月 7 日晚上 9 點,IP 代幣即將登入Bybit 盤前市場,屆時可提前關注市場對該代幣的價值判斷與價格預期。
結論:數十兆美元市場規模的 IP 產業迎來變局
可以肯定的是,在Story 生態逐漸豐富的現在,市場規模在數十億美元的 RWA 賽道與IP 產業,即將迎來新一輪變局。
至於Story 能否透過IPFi 體系與AI 框架帶動更多的IP 產業發展,為全球範圍內的創作者帶來新的「IP 交易、管理」新範式,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https://x.com/storysylee/status/182881217367584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