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宣布新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為什麼L2還要談擴容?

本文約197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3分鐘
依照當前L2的成長趨勢,以太坊L2生態或在今年5月面臨崩潰危機。

2 月20 日,以太坊基金會宣布推出宣布推出Open Intents Framework,由以太坊生態各領域的30 多個團隊推動,以實現全生態互通性加速發展。根據EF 官方表示,這是一個模組化、開放的框架,旨在讓任何鏈都能無縫將意圖傳遞給用戶,並提升跨鏈用戶體驗。

顯然,EF 的這個新框架旨在推動其L2 生態之間更進一步的流動性整合及費用降低。而近幾個月來,關於「L2 反哺育L1 能力」的討論十分頻繁。由於ETH 價格表現持續疲軟,市場上關於以太坊生態經濟格局的不滿情緒愈發強烈,許多人認為L2 作為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也無法完成對ETH 本身的價值捕獲。

L2 危機,不止於「反哺」

L2 反哺L1,幫助ETH 實現價值捕獲,這是加密產業在過去幾年對以太坊生態未來幾年的主導想像。然而過去一年以太坊L1 的「收租狀況」卻與大家最初的願景相差甚遠。

以Arbitrum 為例,其向生態內的Layer 3 平台收取10% 的手續費,而其本身作為Layer 2 平台卻只向以太坊支付2% 的費用。而在Blob 機制上線後,L2 的平均營運費用更是一落千丈。

同時,受到Solana 生態的強勁衝擊,整個以太坊生態的疲軟表現更是直接地體現在了整個L2 板塊。根據L2 BEAT 數據,L2 總TVL 自去年底開始便持續下跌,其中僅在2 月初的一周時間裡,OP、ZKsync 及Starknet 等頭部L2 TVL 便下跌了約5% 左右,L2 板塊的臉上活躍度與Gas 消耗也跌至冰點。

以太坊宣布新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為什麼L2還要談擴容?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EF 仍然在近幾個月堅持推行L2 的擴容路線與升級。在近日的官方部落格中,EF 宣布以太坊Pectra 網路硬分叉升級計畫將於北京時間2 月25 日05: 55 在以太坊測試網Holesky 上線。 Pectra 也是繼去年Dencun 後的另一個重大升級,主要目標是改善L2 生態的擴容能力。

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即便是在blob 的助力下,L2 仍然面臨著費用爭奪的問題。去年10 月,Scroll 開啟SCR 空頭認領,以太坊網路blob 費用瞬間被推高至4.52 美元,達到數月以來的高點,而隨著L2 活動放緩,blob 費用又迅速回落至接近零的成本。

在此之前,blob 費用大幅上漲的情況已經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在去年7 月L2 活動激增期間,另一次則是在更早的3 月,Blobscriptions 銘文潮火熱期間。

有研究員分析指出,blob 費用增加對以太坊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更昂貴的blob 會導致向網路支付更多的blob gas,但同時它們也在推高用戶在L2 上執行交易和轉帳的成本。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每當以太坊生態活躍度較高時,blob 這項擴容機制幾乎是形同虛設。

以太坊宣布新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為什麼L2還要談擴容?

另一方面,blob 空間的爭奪戰也讓L2 龍頭、「以太坊唯一希望」的Base 感受到巨大壓力。

今年1 月,Base 聯創Jesse 在推文中表示,L2 的成長已受到blob 費用限制的嚴重影響,一些由日常需求驅動的壓力使得網路費用出現週期性價格飆升。值得注意的是,Jesse 自去年9 中旬起便一直在強調解決擴容問題是Base 當下的工作重點,而解決問題的方式並非依靠以太坊網路的原生機制。

以太坊宣布新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為什麼L2還要談擴容?

今年1 月,polynomialfi 聯合創始人gauthamzzz 在部落格文章中提到,以太坊L2 正面臨嚴重瓶頸,目前55% 的blob 空間被少數幾條L2 完全消耗掉,按照當前L2 的成長趨勢,以太坊L2 生態將在2025 年5 月達到最大容量,屆時若該坊問題還面臨最大容量,屆時若將以太坊生態問題還面臨最大容量,屆時若該坊生態問題還面臨最大容量。

Blob 空間不足,以太坊L2 也在崩潰邊緣?

以太坊宣布新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為什麼L2還要談擴容?

目前,以太坊每個區塊僅有3 個blob,而現實情況則是數十個L2 在爭奪這3 個寶貴的儲存位置,這就好比數十個不斷發展的城市在爭用一條僅有三車道的高速公路。

目前,blob 的平均使用率已接近100% ,而這些blob 儲存的使用量高度集中在Base 等極少數頭部L2 中。更多L2 要嘛沒有人用,要嘛就是在有熱度時呈現出超高的交易成本。許多社群成員認為,即便在Pectra 升級後,每個區塊的blob 數量由3 個增加到6 個,也很難挽救目前的L2 困境。

以太坊宣布新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為什麼L2還要談擴容?

「L2 互通」能解決問題嗎?

在這樣的背景下,「L2 互通」就成了解決緩解危機的重要途徑。一方面,這可以解決以太坊生態流動性割裂的現實情況,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將頭部L2 的儲存需求均攤出來,分給其他有需求的L2。

去年5 月Vitalik 就曾表示:「我們需要一個開放的去中心化(無操作員、無管理)協議,用於將資產從一個L2 快速轉移到另一個L2,並將其集成到錢包的默認發送界面中。但在對任何花哨的玩具過於執著之前,先做好基礎工作。」以太坊說,當前最大的用戶體驗不夠。

以太坊宣布新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為什麼L2還要談擴容?

今年1 月,Vitalik 再次在部落格文章強調L2 之間強化互通性的必要性。他表示,L2 面臨兩個主要挑戰:規模、異質性挑戰,除了提升L1 和L2 的硬體擴容實力外,各Layer 2 和錢包之間還需要加速改進並標準化互通性,使以太坊更像個「單一的生態系統,而不是34 個不同的區塊鏈」。

然而現實情況或許並沒有那麼簡單,在眾多已經上線的L2 中,大多數L2 已發行了自己的原生代幣,這意味著這部分L2 在經濟層面已經與ETH 以及以太坊生態間接脫鉤。換句話說,目前大部分的L2 獲利模式仍以「賣幣」為主,而非像Base 這樣單純依靠排序器費用創造收益。

這使得大多數L2 在未來的「經濟利益對齊」問題上,會優先選擇考慮自身代幣的價值捕獲,更趨近於與其他L2 保持競爭而非共享關係,對ETH 本身的「朝貢」則更是趨於表面文章。在實現「大一統政權」的道路上,以太坊這個分封王朝似乎沒有太多強勁的籌碼,「L2 互通」的實際成果還需要等待時間驗證。

原創文章,作者:区块律动BlockBeats。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