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以太坊瘋人院

avatar
深潮TechFlow
5小時前
本文約4447字,閱讀全文需要約6分鐘
至暗時刻,信心比黃金還重要。

原文作者:Yanz Liam

原文編輯:Liam

飛躍以太坊瘋人院

「這次我是真的賣了!」

4 月22 日,ETH/BTC 匯率短時跌至0.01766 ,續創2020 年以來新低。

持續定投、堅定持有4 年以太坊的林風再也熬不住了,在朋友圈發出了心碎宣言。與簡單的割肉相比,這更像是一場信仰的崩塌,一場夢想的告別。

同樣在這天,機構投資人也紛紛行動。

Galaxy Digital 將ETH 換倉為SOL,加密VC Paradigm 也將5, 500 枚ETH(約866 萬美元)轉入經紀平台Anchorage,疑似為出售準備。

最諷刺的是,加入賣幣大軍的還有一個機構──以太坊基金會。一個與以太坊基金會關聯的錢包向Kraken 存入了1, 000 枚ETH(約158 萬美元)。

以太坊,這個曾經被視為區塊鏈革命旗手的項目,似乎來到了至暗時刻。

這場集體出逃的背後,是個被迫與理想告別的故事,也是次信仰與利益的艱難抉擇。

而這一切,都在那個名為「以太坊瘋人院」的群組聊天中,被記錄、被見證、被記住。

以太坊瘋人院

「我們一開始的群名其實不是『以太坊瘋人院』,而是『我錯了,我後悔買了以太坊』」。

2025 年2 月3 日,加密貨幣市場集體下跌,以太幣一度暴跌25% ,最低觸及2080.19 美元/ 枚,讓許多以太坊Holder 措手不及,其中就包括橘子。

早前任職於創投機構(VC)的橘子, 2021 年進入加密市場,對以太坊技術的研究奠定了他進圈的信念。

然而,以太坊價格下跌至3300 美元讓橘子頓覺不妙,反覆犯嘀咕,群聊「我錯了,我後悔買了以太坊」應運而生。

2 月3 日這天,橘子更是一下子就慌了——「我都跑不掉,那兄弟們怎麼辦?」。

為了尋求心理安慰,也為了抱團取暖,這個原本只有6 個好友的小群開始迎來更多「犯錯的人」:有大橘子、杜均這樣的超級大戶,也有VC 高層,大家齊聚於此,相互療傷、尋求心理安慰。

隨著以太坊持續下跌,「病友」的數量與日俱增,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逐漸擴大並穩定至250 人——橘子說:「買以太坊就是『二百五』」,這個刻意控制的數字帶著些自嘲的意味。

「起初有人在3, 000 美元的時候喊抄底,後來跌到2, 500 美元、 2, 100 美元,抄底的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後,大家都開始調侃,說要抄底的人請楊永信老師來電一電。於是我們就把群名院說了「以太坊瘋人院」,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已經瘋了。 」

飛躍以太坊瘋人院

圖源:大橘子@0x VeryBigOrange

身為群主,橘子目睹了這一切。他是觀察者,也是被牢牢關在瘋人院中的一員。但他無可奈何,甚至可以說,大多數留在群組裡的人都無可奈何。

橘子不禁懷念起2020 年的夏天。

那年夏天,Uniswap 的交易量超過了Coinbase,Compound 帶火的流動性挖礦讓無數人一夜暴富,去中心化金融DeFi 的概念席捲整個加密貨幣世界。

DeFi Summer,像是一場狂熱的科技盛宴,以太坊作為這場盛宴的主角,吸引了無數投資者和開發者的目光。

對於橘子這樣的傳統Web2 VC 從業者而言,這不僅是一個賺錢的機會,更是一場思想的啟蒙和洗禮。

「我們當時真的做了非常多的研究,」橘子回憶道,「Vitalik 和以太坊基金會(EF)畫了很多『大餅』,比如分片技術(Sharding)、零知識證明(zk)...當時覺得這就是未來。」

同樣的,林風也在2020 那年盛夏買進以太坊,彼時的他滿懷希望與期待,為以太坊「世界電腦」的願景激動不已。

「那時作為以太坊持有者,我很自豪,這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人類文明等級的創新。」

除了橘子、林風這樣的個人,大量的傳統VC 也在那個夏天帶著對新大陸的好奇與憧憬進入了Web3 這塊新興之地。

身為以太坊創辦人和精神領袖,Vitalik 的一言一行廣受關注,大家紛紛追隨著Vitalik 的指引投資版面。大量VC 重金押注以太坊生態基礎設施,Vitalik 看好的ZK 與Layer 2 賽道估值暴漲,Scroll 估值18 億美元、zkSync 估值20 億美元、Starknet 估值80 億美元…… 各類資本紛紛入場,押注以太坊的擴容夢想。

然而,DeFi Summer 熱潮退去後,在新的周期中,技術敘事被投資者拋棄,取而代之是技術的反面,MEME,彷彿是一種嘲諷。

「我們當時很堅定地認為Solana 不會成為『以太坊殺手』,但現在看來,市場根本不在乎隱私性和安全性這些核心問題。」這種背離讓橘子感到無奈,但真正讓他陷入困境的,是他對以太坊的深厚感情。

作為一個忠實的信徒,他不僅在牛市中大量持有以太坊,還選擇了將ETH 質押以換取長期收益。然而,當市場進入寒冬,ETH 的價格暴跌,質押的資產又無法取出時,橘子和許多瘋人院的成員一樣,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事實上,這些被困住的人,大多不是抱著「一夜致富」心態的投機者,反而是經歷過多輪市場波動,對以太坊有一定認知的長期持有者,俗稱老韭菜。

這週期的吊詭之處在此體現得淋漓盡致——紙手PVP 被獎勵,鑽石手則受到了懲罰,且不斷經歷著現實與認知的雙重折磨。

對他們來說,以太坊既是希望的象徵,也是無法擺脫的枷鎖。

他們愛以太坊,因為它代表了技術的創新和未來的可能性;他們也恨以太坊,因為價格下跌帶來的痛苦和困境是真實的。

對林風而言,賣掉以太坊的痛苦,一方面來自真實的財務損失,但更多的是「道心受損」。他因以太坊進入加密世界,自詡價值投資者。曾經的他為投資以太坊而自豪過,如今現實卻讓他否定曾經的自己。更讓他羞愧的是,他發現自己曾經對外吹噓的信仰並不堅定,在持續下跌的K 線面前,根本做不到不看價格,最終還是選擇了割肉放棄。

林風賣掉了以太坊,也賣掉了曾經的夢想。

然而,大部分病友依然在「病房」等待。不只是渴望回本出院,他們在三年前的故事中種下的夢想,也在等另一個炙熱的夏天。

以太坊沒有新故事

「今年以太坊沒有出現範式創新!」

知名KOL 大橘子也是以太坊瘋人院中的一員,在推特上,他是眾人眼中的「E 衛兵頭子」。

2024 年3 月21 日,大橘子發推表示,從今天開始我是以太坊死多頭,五月之前以太坊不歷史新高,我吃屎。

儘管愛得熱烈,大橘子也承認目前以太坊缺乏創新。

「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東西,」公鏈Conflux 聯合創始人元傑自稱「 Web3 招商主任」,曾立志打造「以太坊殺手」,也見證了以太坊生態的崛起和衰退。

上個週期DeFi、NFT、GameFi 的熱潮仍然讓他難忘,「那時每天都有大量新東西可以學習,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參與也能獲得不錯的財富回報。」

「黃金時期」,以太坊有過最好的故事。那年鏈上生態爆發式增長,以太坊「神教」被推上高潮,資本、開發者和用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於某些特定方向(如Layer 2、DeFi、ZK 技術等)並一度盲目擴張,投資者來來往往、熙熙攘攘。

三年前的敘事滋養了上一個週期的繁榮,但現在,這樣的故事結束了。

就像土地因過度耕種而失去肥力一樣,談到當下,元傑表示,「Vitalik 以個人魅力過於深度地參與到行業方向的引導和路線製定中,導致以太坊的資源配置失效」。

無論是技術層面的突破,還是生態上的新應用,以太坊都未能提供足夠的新鮮感來吸引市場的目光。

溫水煮青蛙,以太坊主鏈正面臨一片「逐漸貧瘠的土地」的困境。

「鏈上交易量和活躍度都很低,整個生態變涼,導從而致以太坊的通縮機制(EIP-1559) 沒有很好地運作起來」,在大橙子看來,EIP-1559 的通縮機制就像一條設計精美的灌溉系統,但在缺乏足夠「水源」(以太流動性)的情況下,這條系統只能為徒坊提供其真正的生態料。

更複雜的是,這樣貧瘠的土地上卻開出了「吸血的花朵」。

Layer 2 ,承載了以太坊的擴容夢想,天下共主,各Layer 2 奉以太為正統,卻又各自封邦建國,吸血以太坊主網價值,不斷削弱了以太坊對自身生態的掌控力。

「大家都在爭著把以太坊的資產跨到自己的鏈上,因為跨得多,積分高,到時候拿到空投代幣就多,」元傑顯得有些激動,他把這些在短期逐利心態驅使下產生的「吸血之花」和當下的生態同質化結果歸於人性的「囚徒困境」。

元傑認為這可能並非Vitalik 本意,但他在計劃用Layer 2 擴展以太坊生態邊界的過程中,忽略了「每個人都希望快速發財,爭奪同一份家產的人性」,最終「陷入了一個內捲、自我消亡的循環」。

Layer 2 網路高度分散化,割裂了使用者體驗與鏈上流動性,DeFi Summer 中以太坊主網曾經引以為傲的可組合性優勢蕩然無存,反而是Solana 憑藉“快”這一簡單特性成為眾多消費者應用的棲息地。

「現在的ETH,我想到了ATOM,真害怕ETH 重蹈ATOM 的覆轍」。

林風認為,ETH 的困境與ATOM 困境類似,都在經歷「價值向上游轉移」。

在Cosmos 生態中,各個主權應用鏈( 如OSMO、JUNO 等) 透過IBC 協定互聯,但它們捕捉自身生態的價值,而ATOM 作為中心樞紐未能有效從這些鏈上捕獲價值。

各類以太坊L2 興起後,依靠排序器,它們獲得了大量MEV 和交易手續費收入,使回流至以太坊主網的價值大幅減少,ETH 的價值捕獲能力變弱。

「如果以太坊主鏈升級成功,承載能力大幅提升,那以太坊可能才會真正迎來新的發展高峰」,大橙子如此認為。

何以重塑偉大?

4 月22 日,在眾多機構拋售ETH 之時,F2Pool 聯創WangChun 再次將50 枚WBTC 換倉為2794 枚ETH,價值約436 萬美元,給至今仍持有ETH 的人帶來了一絲念想。

以太坊,這片曾經孕育無數創新果實的土地,似乎需要一場漫長的「休耕期」。

休耕之時,有人割肉,有人堅守。

大橙子選擇堅守。 2021 年的多頭市場讓大橘子收穫頗豐,他對以太坊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投資關係。對他而言,ETH 不僅僅是一種資產,更像一種信仰。

在至今依然存留的「E 衛兵」中,大家紛紛化身以太坊基金會編外顧問,為以太坊建言獻策,根據各自的「改革措施」,可以大致分為兩派陣營。

一派為右,推崇大刀闊斧進行改革,認為以太坊應該更追求「實用性」且應該合規,「親近權威」。

例如橘子認為,以太坊需要「停止裝死」,主動擁抱合規化。

「從人類誕生開始,有些事情就已經註定了。你無法和國家機器抗衡。如果你想好好生存,或者展現自己的功能,就不應該和整個國家機器對抗。」

在理想和麵包之間,以太坊基金會需要平衡。元傑不否認以太坊基金會專注於學術討論和技術革新的純粹,但一個務實的商業部門是必要的。

「如果川普當權,我們需要川普接受以太坊,那麼就需要有不討厭川普的人去搞定他。Vitalik 如果自己做不到,那就可以讓別人去做。一個好的基金會,作為一個非營利的組織,應該能夠包容各種決策。」

林風甚至認為,以太坊基金會過去過於注重意識形態,忽略了真正的創造與建設,且過於「軟弱」,以太坊基金會需要一個川普式的改革人物,徹底革新風氣。

另一派為左,認為以太坊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去中心化,是加密世界中除比特幣之外,最後的」理想主義之地「。

知名KOL 藍狐筆記表示,他關注以太坊只看一點,」未來會不會繼續保持去中心化、安全以及無須信任這些核心價值。如果保持,繼續支持,如果改變,價格再高也直接走人。

「加密世界需要一個國際主義戰士,除了消失掉的中本聰,其他人沒人比得上Vitalik」,投資者Jacob 在以太坊投資,儘管面臨著巨大的財務虧損,但他依然認可以太坊不向權威妥協的價值觀。

「SOL 和其他新興高性能公鏈,本質還是資本驅動的公司股邏輯,效率高自然也更容易引起市場熱度,但以太坊是人類文明的新形態。」

這場左右之爭的背後,是對區塊鏈優先順序的不同理解──是務實,追求效率與商業成功,還是堅守去中心化與自由精神?

至暗時刻,信心比黃金還重要。

IOSG 創辦人Jocy 呼籲,「以太坊不會消亡,它是Web3 行業最成功的去中心化組織。展望未來,請珍惜手中的以太坊,用十年維度看待其價值與創新。」

回到那間「以太坊瘋人院」,那個起初因恐慌而生的避難所,如今已成為一個見證歷史的角落。

無論是林風按下賣出鍵的那一刻,或是大橘子堅定持有的每一天,亦或是橘子在瘋人院裡看到的每一次情緒波動,他們都在記錄、塑造著以太坊的歷史。

無論未來如何,不計當下的離開或是堅守,那些曾經為以太坊瘋狂的人們,都將永遠記得那個炙熱的夏天,以及那個曾經讓他們相信未來的以太坊。

原創文章,作者:深潮TechFlow。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導請聯系 report@odaily.email;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ODAILY提醒,請廣大讀者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理性看待區塊鏈,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推薦閱讀
星球精選